第160頁
「雖然不知道你為何沒了先前的記憶,但接下來的話你要聽好。」
鍾毓神色一滯。
他剛剛說自己失憶了?
可丞相仿佛根本沒有看見她臉上的神色,完全不給她消化方才那段話的機會。
他沉眼看著床上的人,臉上的神情十分嚴肅。
緊隨其後說出口的話,卻是話音一轉,說起了另外一樁舊事來。
「先帝與先皇后曾誕有一女二子。」
「成安十八年,大皇子程璟堯尚且還在襁褓之中,就被先帝立為太子給予厚望。成安十九年,先皇后再孕,先帝得知後大喜,當即便寫了一道冊封長公主的誥命,言此胎若是男,聖旨不作數,若為女,她便是天下最尊貴的公主。」
「成安二十年,長公主程羨今與二皇子程乾同胞誕下,先帝兒女雙全喜不自勝,遂大赦天下。成安二十一年,太子染病夭折,二十二年,長公主葬身火海。」
話音落下,鍾毓忽然想起從連山往峮州來的路上,岑鳶給她看過一半本染了血的手札。
雖說已經過去了好些日子,可那日說過的事情卻歷歷在目,就連手札上的字句她也記得清清楚楚。
因為她和岑鳶都猜測過,這位死於成安二十二年那場大火里的長公主,很可能並沒有死。
可岑鳶追查這件事是因為先帝於他有恩,那眼前的這位丞相呢?
他又為何會比岑鳶知道的還要多,鍾毓看著丞相的面色,心中竟陡然升起一個猜測——
他是不是已經知道這位長公主如今身在何處了。
可即便是心中這般想,她也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任何探究之色,只是有些驚訝地看著丞相,仿佛是頭一次聽到這樁皇室舊事。
「兩年之間接連折了兩位皇子公主?」她驚奇道,「難道是有人故意謀害皇嗣?」
「是,有人故意謀害皇嗣。」
丞相深深看了她一眼,對她臉上的驚奇視而不見,接著自己方才的話繼續說道:「但是,長公主並沒有死,而是被人趁亂救了出去。」
「先皇后身邊自幼跟著一位柳嬤嬤,這位嬤嬤在皇后宮中失火的時候連同一個小侍衛拼死把公主帶出了寢宮,然後趁著全皇宮混亂之際,而嬤嬤在那位小侍衛的幫助下,順著密道逃出了宮。」
鍾毓眸底微震,放在被子上的手無意識地抓緊。
果然,那日在車上,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岑鳶說過,宮中所存卷宗上記載的屍骨數目很奇怪。
連同守門的侍衛算上一共是二十位宮人,除了唯一逃出去的那位報信宮女之外,火場之中原本應該能找到十九具齊全的屍骨。
可撲滅火之後大理寺來來回回清查了數十次,十九顆人頭俱在,可偏偏就少了幾根腿骨和臂骨。
大理寺的人認為,雖然少了幾根骨頭,可十九顆頭顱卻是真真切切能證明十九位宮人都葬身於火海的鐵證。
所以他們才會在卷宗還留有疑點的時候將那次的失火定為天災,而後潦草結案。
可鍾毓知道,這場大火里死了的宮人,一定不是十九個。
「後來有人查到,那幾日恰逢上元節,宮中大擺宴席,而就在上元節的當日,朝臣落座開宴之時,御膳房的一位宮女卻在前往御花園的途中失足墜湖身隕其中。」
聽見丞相忽然提到的這位失足宮女,鍾毓心間的迷霧瞬間被驅散。
如果那日宮裡還死了一個人,那麼一切就都能對上了。
兩根腿骨與兩根大臂骨才能湊出一個人來,所以大理石的卷宗上所記消失的三根臂骨之中的其中兩根,一定昭示著有人從火海里逃了出去。
而方才丞相說,那日救了公主的人除了嬤嬤還有一位小侍衛。
如果當時逃出去的宮人只有那位嬤嬤的話......
火場之中原本應該只少兩根腿骨和兩根臂骨的。
可如果那位送走公主與嬤嬤的侍衛,原本就只有一條胳膊。
那麼大理寺在火場之中找到的臂骨才會是五根。
鍾毓的腦海里忽然閃過這個猜測,她猛地睜大眼睛仰頭看向丞相,震驚到險些失聲:「逃出去的那個侍衛是不是獨臂?!」
聽到她這樣問,丞相的神色如先前一樣,仿佛絲毫不驚訝鍾毓所察覺到的一切。
他沒有說話,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鍾毓根本顧不上丞相為何會將如此秘辛悉數告知於她,先前被燒得昏昏沉沉的腦袋好似一瞬間清明起來。
她滿心滿眼都是自己根據丞相之口推測出來的事情。
她將丞相方才說的話連同那日車上岑鳶說過的話放在一起,一點一點拼湊出了那樁皇室秘辛的真相——
侍衛在拼死將公主和嬤嬤送進了密道之後,然後選擇了將那位宮女的屍首搬到長春宮中以充人頭。
因為他知道,開宴之前墜湖身亡,就算是宮裡人的動作十分迅速,也不可能因為此事當著朝臣之面稟報給皇帝與皇后,更何況死了的人只是小小一個宮女。
所以在皇后宮中失火的時候,那位宮女的屍首一定被打撈起來停放在宮中某個地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鍾毓神色一滯。
他剛剛說自己失憶了?
可丞相仿佛根本沒有看見她臉上的神色,完全不給她消化方才那段話的機會。
他沉眼看著床上的人,臉上的神情十分嚴肅。
緊隨其後說出口的話,卻是話音一轉,說起了另外一樁舊事來。
「先帝與先皇后曾誕有一女二子。」
「成安十八年,大皇子程璟堯尚且還在襁褓之中,就被先帝立為太子給予厚望。成安十九年,先皇后再孕,先帝得知後大喜,當即便寫了一道冊封長公主的誥命,言此胎若是男,聖旨不作數,若為女,她便是天下最尊貴的公主。」
「成安二十年,長公主程羨今與二皇子程乾同胞誕下,先帝兒女雙全喜不自勝,遂大赦天下。成安二十一年,太子染病夭折,二十二年,長公主葬身火海。」
話音落下,鍾毓忽然想起從連山往峮州來的路上,岑鳶給她看過一半本染了血的手札。
雖說已經過去了好些日子,可那日說過的事情卻歷歷在目,就連手札上的字句她也記得清清楚楚。
因為她和岑鳶都猜測過,這位死於成安二十二年那場大火里的長公主,很可能並沒有死。
可岑鳶追查這件事是因為先帝於他有恩,那眼前的這位丞相呢?
他又為何會比岑鳶知道的還要多,鍾毓看著丞相的面色,心中竟陡然升起一個猜測——
他是不是已經知道這位長公主如今身在何處了。
可即便是心中這般想,她也並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任何探究之色,只是有些驚訝地看著丞相,仿佛是頭一次聽到這樁皇室舊事。
「兩年之間接連折了兩位皇子公主?」她驚奇道,「難道是有人故意謀害皇嗣?」
「是,有人故意謀害皇嗣。」
丞相深深看了她一眼,對她臉上的驚奇視而不見,接著自己方才的話繼續說道:「但是,長公主並沒有死,而是被人趁亂救了出去。」
「先皇后身邊自幼跟著一位柳嬤嬤,這位嬤嬤在皇后宮中失火的時候連同一個小侍衛拼死把公主帶出了寢宮,然後趁著全皇宮混亂之際,而嬤嬤在那位小侍衛的幫助下,順著密道逃出了宮。」
鍾毓眸底微震,放在被子上的手無意識地抓緊。
果然,那日在車上,自己的猜測是對的。
岑鳶說過,宮中所存卷宗上記載的屍骨數目很奇怪。
連同守門的侍衛算上一共是二十位宮人,除了唯一逃出去的那位報信宮女之外,火場之中原本應該能找到十九具齊全的屍骨。
可撲滅火之後大理寺來來回回清查了數十次,十九顆人頭俱在,可偏偏就少了幾根腿骨和臂骨。
大理寺的人認為,雖然少了幾根骨頭,可十九顆頭顱卻是真真切切能證明十九位宮人都葬身於火海的鐵證。
所以他們才會在卷宗還留有疑點的時候將那次的失火定為天災,而後潦草結案。
可鍾毓知道,這場大火里死了的宮人,一定不是十九個。
「後來有人查到,那幾日恰逢上元節,宮中大擺宴席,而就在上元節的當日,朝臣落座開宴之時,御膳房的一位宮女卻在前往御花園的途中失足墜湖身隕其中。」
聽見丞相忽然提到的這位失足宮女,鍾毓心間的迷霧瞬間被驅散。
如果那日宮裡還死了一個人,那麼一切就都能對上了。
兩根腿骨與兩根大臂骨才能湊出一個人來,所以大理石的卷宗上所記消失的三根臂骨之中的其中兩根,一定昭示著有人從火海里逃了出去。
而方才丞相說,那日救了公主的人除了嬤嬤還有一位小侍衛。
如果當時逃出去的宮人只有那位嬤嬤的話......
火場之中原本應該只少兩根腿骨和兩根臂骨的。
可如果那位送走公主與嬤嬤的侍衛,原本就只有一條胳膊。
那麼大理寺在火場之中找到的臂骨才會是五根。
鍾毓的腦海里忽然閃過這個猜測,她猛地睜大眼睛仰頭看向丞相,震驚到險些失聲:「逃出去的那個侍衛是不是獨臂?!」
聽到她這樣問,丞相的神色如先前一樣,仿佛絲毫不驚訝鍾毓所察覺到的一切。
他沒有說話,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鍾毓根本顧不上丞相為何會將如此秘辛悉數告知於她,先前被燒得昏昏沉沉的腦袋好似一瞬間清明起來。
她滿心滿眼都是自己根據丞相之口推測出來的事情。
她將丞相方才說的話連同那日車上岑鳶說過的話放在一起,一點一點拼湊出了那樁皇室秘辛的真相——
侍衛在拼死將公主和嬤嬤送進了密道之後,然後選擇了將那位宮女的屍首搬到長春宮中以充人頭。
因為他知道,開宴之前墜湖身亡,就算是宮裡人的動作十分迅速,也不可能因為此事當著朝臣之面稟報給皇帝與皇后,更何況死了的人只是小小一個宮女。
所以在皇后宮中失火的時候,那位宮女的屍首一定被打撈起來停放在宮中某個地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