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院子裡堆滿了秦川帶來的山貨臘肉之類的東西,廚娘正在一件一件吃力地往廚房裡提,東俊看見她興奮地朝她跑過來:“娘!”霍時英一把摟過他,帶著他的肩膀轉身,站好,笑問秦川:“來了?路上可好走?”
秦川拽過房檐下掛著的一條布巾“噼噼噗噗”地撣身上的灰土,大聲地道:“好走啥啊,快到蘭城的時候差點遇上馬賊,幸虧那地方的邊軍還行,一路護著商隊過來的。”
霍時英摟著東俊走過去,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忍不住勸他:“你這也是有兒子的人了,這一來一去路上多兇險,你以後還是少走些吧。”
秦川笑呵呵的,也不接話,扔了布巾走過去,從地上撿起一個包裹給東俊:“小子,給你帶的,京城文芳齋最好的文房四寶。”
東俊也不客氣,接過來當場就在石桌上打開擺弄起來,霍時英見秦川不接話,她也就沒再提,倒了一碗茶遞給他,秦川接過去“咕咚咕咚”兩大口就喝了。
兩個大人看著孩子撅著屁股趴在桌子上玩兒,一時都沒有話說,東俊玩了一會,扭頭對霍時英說:“娘,我回屋去了。”
霍時英點點頭,東俊把桌子上的東西一收都抱進懷裡,回房去了,他似乎就對這些東西感興趣,霍時英一直看著他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大包回了屋,轉回來看見秦川也正看著東俊方向,就問道:“怎麼?”
秦川收回因光,看著她道:“這孩子怕將來也不簡單。”
霍時英笑,不置可否,道:“當初我遇見他的時候,他一人守著他爹娘的屍首,不哭不鬧的。”秦川笑著搖頭,也沒再說什麼。
中飯廚娘早就預備好了,殺雞宰羊的,做了一大桌,秦川胡吃海塞了一頓,就去西屋睡覺去了。
晚上他起來大家又吃了一頓,東俊回屋做功課,兩個大人在堂屋點著油燈對帳。
說是對帳,其實也就是秦川單方面在對,霍時英當年給了他一筆銀子,他回鄉以後置辦了一大片土地,說起來有上百畝,這些年他年年都把收成折成銀子給霍時英帶來。其實霍家每年都給霍時英送錢來,霍時英並不缺錢用,但這可能是秦川單方面地認為這是他們之間唯一維繫感情的方式,也是他年年來看她的藉口,所以她也不攔著他。
秦川不識字,他記的帳只有他自己能看得懂,霍時英看著他守著油燈舉著個破本子一字一句困難地念著,心裡笑著,臉上卻要裝著認真地聽著,她看他那認真的樣子,感覺有一天就是他死了,只要她還活著,他也會讓他的兒子接著來送,不忍心打擊他的那份執著。
好不容易對到半夜,東俊房裡早就都黑了燈,霍時英才得以脫身,兩人都被那本帳本折磨得夠嗆,誰也不願多說,都洗洗就睡了。
秦川一直在這兒住了半個月,這半個月他把霍時英院子裡的房頂修整了一遍,有漏的地方給補上,舊了的瓦片換上新的,院牆也被他多砌出去半截,院子裡這兒修修那兒補補,凡是家裡男人該乾的活計都被他幹完了,一刻都不閒著,臨了還編了十幾個籮筐,讓廚娘留著慢慢用。
半個月後春天的沙塵暴過去,院子裡也煥然一新,他才趕著馬車上路了,霍時英帶著東俊,一直把他送到鎮子口。
秦川來時一輛板車裝得滿滿當當的,回去的時候就剩下一個光板,他說:“時英,我明年還來。”
霍時英朝他點頭:“行!”
秦川揚鞭而去,他單人獨臂此去又是一年,霍時英一直看著他遠去,一條黃土漫天的土路上獨有他一輛孤單的馬車漸行漸遠,遠處一片戈壁,滿眼的荒涼。
六月京城來信,焦閣老過世了,霍時英把自己關在房裡一天,夜裡出來在院子裡設了香案,面朝南方的京城跪了一夜。
東俊清晨起來,香案上依然燃著線香,他問霍時英:“娘,你拜的是誰?”
霍時英把他拉到香案跟前告訴他:“是我的老師。”
東俊疑惑地問她:“他怎麼了?”
霍時英沉默了一會,還是告訴他:“他去世了。”
霍時英點燃一根線香遞給他:“你也去給他老人家上炷香吧。”
東俊聽話地往香爐里插上香,又埋頭拜了三拜,回頭懵懂無知地問霍時英:“娘,以後學堂里的薛先生死了,我是不是也要設香案拜祭他?”
霍時英―下被問住了,停了一會才道:“這個,隨你自己的心吧。”
東俊沒有完全明白霍時英說的話,但他還沒到知道憂愁的年紀,吃了早飯照樣出去上學了。
霍時英消沉了好幾天,一入六月,戈壁灘上最炎熱的季節來了。
六月中的一天,中午太陽毒辣地掛在天上,整個東營口鎮寂靜無聲,街上了無人煙,一對車馬忽然大張旗鼓地闖進東營口鎮,這支隊伍的中間是一輛巨大的馬車,前後由高頭大馬一身戎裝的彪悍騎士簇擁著,隊伍到了鎮子口忽然變隊成兩排,中間馬車的車速不減,在這條簡陋的土街上掀起巨大的煙塵,一路霸道地向著霍時英家的院子開來。
廚娘早就聽見動靜,驚慌地開門去査看,今天東俊的學堂放假,他聽見動靜從屋裡跑出來找霍時英,霍時英從房裡出來摟過他的肩膀,一路帶著他到了門口。
門外一輛四駒並駕的馬車橫行霸道地停在巷子裡,車廂前後圍攏大批護衛,一陣馬嘶人仰,霍時英家門口一片混亂,東俊張著嘴看傻了眼。
那被裡外圍了幾層的車廂,半晌後忽然“咣當” 一聲,車門從裡面彈開,似乎是從裡面被人一腳踹開的,一隻腳從裡面伸出來,東俊的下巴差點沒掉地上去,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從車裡下來的竟然是個還沒有他高的小孩。
霍時英一眼就認出了那個一臉暴躁的孩子,他是四年不見的承嗣,承嗣長高了,臉還沒長開,還是一張肉嘟嘟的包子臉,看見他的那一刻霍時英就知道討債的終於來了,所以當愁眉苦臉的福康向她走過來的時候,她臉上還是笑得相當的自然。
從巷子裡到霍時英家門口的這幾步,承嗣背著手,走得龍行虎步頗有帝王之氣,就是走近了也看清了他眼睫毛上還掛著眼屎,霍時英敢肯定這孩子一定是睡著過來的,到了跟前才被叫醒,一臉的暴躁。
承嗣一路走過來,目不斜視,眼角都沒斜一下,就那麼大搖大擺地穿門而過,走進了院子。
福康彎腰塌背地走過來,那模樣就跟東俊小時候放學,霍時英去學堂接他,碰見那調皮搗蛋的學生家長見到先生時的窩囊樣子一模一樣,他朝著霍時英一彎腰:“都虞侯。”
霍時英趕緊摟著東俊往旁邊一讓:“福大人,我可不是什麼都虞侯了。”
福康直起腰來嘆氣:“嗨!我倆這還爭這個幹嗎?”
福康其實人不錯,霍時英也不想為難他,問道:“您這是?”
福康口氣悽苦:“您就別跟我打哈哈啦,當年先皇后病故的時候,您在她床頭許的諾可是有一屋子的聽著,這不,”福康往裡面抬抬下巴,“人我可給您送來了。”
事關重大,霍時英不敢跟他含糊,說道:“人,你是能送來,當年的事我也認,可你要說清楚了,裡面那孩子可不是一般人,隨便往我這破院子裡一送,招來禍事怎麼辦?還有這孩子出了什麼事,是誰開口讓你送來的,你也得讓我心裡有數,最後這孩子要在我這裡住多久,後面怎麼安排你也得告訴我吧。”
福康聽她的意思是應承下來了,人也輕鬆了下來,他說:“這些你大可放心,蘭城那邊的邊軍昨晚上就調了兩萬過來,現在就駐紮在關仁山軍營里,這裡好歹是他舅舅家的地盤,沒有萬全,宮裡能鬆口把他送來?還有,開金口讓把孩子送過來的可是太后,懿旨現在就揣我懷裡吶。”說到這裡福康忽然拉低身子,聲音壓得低得不能再低道,“說句誅心的話,沒娘的孩子實在是管不了啦,大上個月不知怎麼惹著他了,他把睿王家的小兒子給推湖裡了,撈上來差一點就沒氣了。太后這是實在沒招了,和皇上商量一晚上才開了口說送你這兒來讓你管教。太后讓我跟你說,當年她娘可是在你懷裡咽的氣,這孩子將來要是長歪了,出了大事,你也跑不了。”
福康鬼鬼祟祟地說完,又把腰板直了起來,一本正經地道:“至於說住到什麼時候,你就更不用操心了,到時候自然有人來接。”說完,他從懷裡掏出懿旨塞給霍時英,“畢竟不是走明面上來的,孩子的身份也不能露出去,懿旨你收好就行,我就不進去了。”
霍時英看著他一會三變的表情,心裡覺得好笑,估計他這一路肯定被那孩子折磨得夠嗆,也不再為難他,笑著跟他拱拱手,看著他帶著一幫狼虎之兵落荒而逃。
秦川拽過房檐下掛著的一條布巾“噼噼噗噗”地撣身上的灰土,大聲地道:“好走啥啊,快到蘭城的時候差點遇上馬賊,幸虧那地方的邊軍還行,一路護著商隊過來的。”
霍時英摟著東俊走過去,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忍不住勸他:“你這也是有兒子的人了,這一來一去路上多兇險,你以後還是少走些吧。”
秦川笑呵呵的,也不接話,扔了布巾走過去,從地上撿起一個包裹給東俊:“小子,給你帶的,京城文芳齋最好的文房四寶。”
東俊也不客氣,接過來當場就在石桌上打開擺弄起來,霍時英見秦川不接話,她也就沒再提,倒了一碗茶遞給他,秦川接過去“咕咚咕咚”兩大口就喝了。
兩個大人看著孩子撅著屁股趴在桌子上玩兒,一時都沒有話說,東俊玩了一會,扭頭對霍時英說:“娘,我回屋去了。”
霍時英點點頭,東俊把桌子上的東西一收都抱進懷裡,回房去了,他似乎就對這些東西感興趣,霍時英一直看著他小心翼翼地抱著一大包回了屋,轉回來看見秦川也正看著東俊方向,就問道:“怎麼?”
秦川收回因光,看著她道:“這孩子怕將來也不簡單。”
霍時英笑,不置可否,道:“當初我遇見他的時候,他一人守著他爹娘的屍首,不哭不鬧的。”秦川笑著搖頭,也沒再說什麼。
中飯廚娘早就預備好了,殺雞宰羊的,做了一大桌,秦川胡吃海塞了一頓,就去西屋睡覺去了。
晚上他起來大家又吃了一頓,東俊回屋做功課,兩個大人在堂屋點著油燈對帳。
說是對帳,其實也就是秦川單方面在對,霍時英當年給了他一筆銀子,他回鄉以後置辦了一大片土地,說起來有上百畝,這些年他年年都把收成折成銀子給霍時英帶來。其實霍家每年都給霍時英送錢來,霍時英並不缺錢用,但這可能是秦川單方面地認為這是他們之間唯一維繫感情的方式,也是他年年來看她的藉口,所以她也不攔著他。
秦川不識字,他記的帳只有他自己能看得懂,霍時英看著他守著油燈舉著個破本子一字一句困難地念著,心裡笑著,臉上卻要裝著認真地聽著,她看他那認真的樣子,感覺有一天就是他死了,只要她還活著,他也會讓他的兒子接著來送,不忍心打擊他的那份執著。
好不容易對到半夜,東俊房裡早就都黑了燈,霍時英才得以脫身,兩人都被那本帳本折磨得夠嗆,誰也不願多說,都洗洗就睡了。
秦川一直在這兒住了半個月,這半個月他把霍時英院子裡的房頂修整了一遍,有漏的地方給補上,舊了的瓦片換上新的,院牆也被他多砌出去半截,院子裡這兒修修那兒補補,凡是家裡男人該乾的活計都被他幹完了,一刻都不閒著,臨了還編了十幾個籮筐,讓廚娘留著慢慢用。
半個月後春天的沙塵暴過去,院子裡也煥然一新,他才趕著馬車上路了,霍時英帶著東俊,一直把他送到鎮子口。
秦川來時一輛板車裝得滿滿當當的,回去的時候就剩下一個光板,他說:“時英,我明年還來。”
霍時英朝他點頭:“行!”
秦川揚鞭而去,他單人獨臂此去又是一年,霍時英一直看著他遠去,一條黃土漫天的土路上獨有他一輛孤單的馬車漸行漸遠,遠處一片戈壁,滿眼的荒涼。
六月京城來信,焦閣老過世了,霍時英把自己關在房裡一天,夜裡出來在院子裡設了香案,面朝南方的京城跪了一夜。
東俊清晨起來,香案上依然燃著線香,他問霍時英:“娘,你拜的是誰?”
霍時英把他拉到香案跟前告訴他:“是我的老師。”
東俊疑惑地問她:“他怎麼了?”
霍時英沉默了一會,還是告訴他:“他去世了。”
霍時英點燃一根線香遞給他:“你也去給他老人家上炷香吧。”
東俊聽話地往香爐里插上香,又埋頭拜了三拜,回頭懵懂無知地問霍時英:“娘,以後學堂里的薛先生死了,我是不是也要設香案拜祭他?”
霍時英―下被問住了,停了一會才道:“這個,隨你自己的心吧。”
東俊沒有完全明白霍時英說的話,但他還沒到知道憂愁的年紀,吃了早飯照樣出去上學了。
霍時英消沉了好幾天,一入六月,戈壁灘上最炎熱的季節來了。
六月中的一天,中午太陽毒辣地掛在天上,整個東營口鎮寂靜無聲,街上了無人煙,一對車馬忽然大張旗鼓地闖進東營口鎮,這支隊伍的中間是一輛巨大的馬車,前後由高頭大馬一身戎裝的彪悍騎士簇擁著,隊伍到了鎮子口忽然變隊成兩排,中間馬車的車速不減,在這條簡陋的土街上掀起巨大的煙塵,一路霸道地向著霍時英家的院子開來。
廚娘早就聽見動靜,驚慌地開門去査看,今天東俊的學堂放假,他聽見動靜從屋裡跑出來找霍時英,霍時英從房裡出來摟過他的肩膀,一路帶著他到了門口。
門外一輛四駒並駕的馬車橫行霸道地停在巷子裡,車廂前後圍攏大批護衛,一陣馬嘶人仰,霍時英家門口一片混亂,東俊張著嘴看傻了眼。
那被裡外圍了幾層的車廂,半晌後忽然“咣當” 一聲,車門從裡面彈開,似乎是從裡面被人一腳踹開的,一隻腳從裡面伸出來,東俊的下巴差點沒掉地上去,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從車裡下來的竟然是個還沒有他高的小孩。
霍時英一眼就認出了那個一臉暴躁的孩子,他是四年不見的承嗣,承嗣長高了,臉還沒長開,還是一張肉嘟嘟的包子臉,看見他的那一刻霍時英就知道討債的終於來了,所以當愁眉苦臉的福康向她走過來的時候,她臉上還是笑得相當的自然。
從巷子裡到霍時英家門口的這幾步,承嗣背著手,走得龍行虎步頗有帝王之氣,就是走近了也看清了他眼睫毛上還掛著眼屎,霍時英敢肯定這孩子一定是睡著過來的,到了跟前才被叫醒,一臉的暴躁。
承嗣一路走過來,目不斜視,眼角都沒斜一下,就那麼大搖大擺地穿門而過,走進了院子。
福康彎腰塌背地走過來,那模樣就跟東俊小時候放學,霍時英去學堂接他,碰見那調皮搗蛋的學生家長見到先生時的窩囊樣子一模一樣,他朝著霍時英一彎腰:“都虞侯。”
霍時英趕緊摟著東俊往旁邊一讓:“福大人,我可不是什麼都虞侯了。”
福康直起腰來嘆氣:“嗨!我倆這還爭這個幹嗎?”
福康其實人不錯,霍時英也不想為難他,問道:“您這是?”
福康口氣悽苦:“您就別跟我打哈哈啦,當年先皇后病故的時候,您在她床頭許的諾可是有一屋子的聽著,這不,”福康往裡面抬抬下巴,“人我可給您送來了。”
事關重大,霍時英不敢跟他含糊,說道:“人,你是能送來,當年的事我也認,可你要說清楚了,裡面那孩子可不是一般人,隨便往我這破院子裡一送,招來禍事怎麼辦?還有這孩子出了什麼事,是誰開口讓你送來的,你也得讓我心裡有數,最後這孩子要在我這裡住多久,後面怎麼安排你也得告訴我吧。”
福康聽她的意思是應承下來了,人也輕鬆了下來,他說:“這些你大可放心,蘭城那邊的邊軍昨晚上就調了兩萬過來,現在就駐紮在關仁山軍營里,這裡好歹是他舅舅家的地盤,沒有萬全,宮裡能鬆口把他送來?還有,開金口讓把孩子送過來的可是太后,懿旨現在就揣我懷裡吶。”說到這裡福康忽然拉低身子,聲音壓得低得不能再低道,“說句誅心的話,沒娘的孩子實在是管不了啦,大上個月不知怎麼惹著他了,他把睿王家的小兒子給推湖裡了,撈上來差一點就沒氣了。太后這是實在沒招了,和皇上商量一晚上才開了口說送你這兒來讓你管教。太后讓我跟你說,當年她娘可是在你懷裡咽的氣,這孩子將來要是長歪了,出了大事,你也跑不了。”
福康鬼鬼祟祟地說完,又把腰板直了起來,一本正經地道:“至於說住到什麼時候,你就更不用操心了,到時候自然有人來接。”說完,他從懷裡掏出懿旨塞給霍時英,“畢竟不是走明面上來的,孩子的身份也不能露出去,懿旨你收好就行,我就不進去了。”
霍時英看著他一會三變的表情,心裡覺得好笑,估計他這一路肯定被那孩子折磨得夠嗆,也不再為難他,笑著跟他拱拱手,看著他帶著一幫狼虎之兵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