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長寧心裡一股冷意久久散不去,以後還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日子,她寧願七叔永遠別知道。

  ——

  沒過幾天,朱明熾就頒了旨意。封三皇子朱明睿為郢王,封地於湖廣安陸府。封四皇子朱明熙為岷王,建藩國於湖廣武岡府。封五皇子朱明謙為裕王,因年齡太小,便還沒有封藩,等長到二十歲再放出去。

  朱明熙被從宗人府接出來的時候,人已經瘦了許多,衣裳掛在身上也是空落落的,他抬頭看了看陽光。許久沒有看到過這樣廣闊的天際了。

  他被從宗人府出來後,也不許再回東宮收拾了,即刻就要動身前往湖廣安陸。朱明熙知道自己能出來,背後已經有人幫了大忙了。這些對他好的,對他不好的人他都會記住的,要是有朝一日能夠回來……

  朱明熙眼裡閃過一絲冰冷。

  兩個小廝牽著馬在等他上車,後面只簡單收拾了些行李,見他久久地不動,便低聲道:“王爺,再晚就出不了城了。”

  岷王朱明熙,如今他不過是個王爺。

  “知道了。”朱明熙的嗓音微微沙啞,侍衛扶他上了馬車,上馬車前他又看了眼乾清宮的方向。

  原來父皇的教導,朝臣的恭賀還歷歷在目。那時候他一心想,他要做個賢明的君主。所以才落得今天這個下場。

  那個朱明熙,已經死了。

  朱明熙垂下眼,回頭上了馬車。

  他總會回來的,無論是哪一天。

  夏日炎炎,河池裡的白蓮陸續盛開,朱明謙的書房窗扇打開,他在畫蓮池。

  趙長寧穿著一身官服,背手在他後面指導。“王爺這朵荷葉畫得妙……只是運筆不得當。”

  朱明謙因年紀小,怕出宮養著壓不住人,就暫由淑太妃養著。住崇仁殿。朱明熾對這個最小的弟弟不苛待倒也不怎麼在意,趙長寧便仍然做他的老師。

  趙長寧接過他的筆,示範給他看應該怎麼畫,朱明謙看了會兒,卻突然問:“趙大人,你去看四哥了嗎。”

  趙長寧淡淡道:“沒有。”

  她怎麼會去看朱明熙,要是被旁人知道了,反倒徒惹麻煩。何況朱明熙從宗人府出來後,也未曾給她帶過話。

  朱明謙聽了點點頭,說:“趙大人沒去,我也沒去……趙大人,你看我的這朵荷花畫的如何?”孩子舉紙給她看,一派天真笑容。

  還是他最聰明了。

  趙長寧伸手摸了摸他的發:“王爺的這朵荷花便極妙。”

  朱明謙其實沒告訴趙長寧,趙大人每次摸他頭他都很敏感,這再怎麼也是王爺的頭啊!但又怕說了趙長寧便不再摸他頭了,每次生生受著。打小沒母妃,如今被寄養在太妃這裡,巴不得趙長寧跟他親密些。

  趙長寧見時辰差不多了,打算回去。她得趕在申時之前出宮,不然朱明熾就會傳召她過去吃晚飯了。

  他那兒的晚飯,趙長寧一點也不想吃。

  第66章

  長路漫漫, 夏風襲人, 曲折的石徑小路向前延伸。石徑旁種滿了玉簪花, 在已經是黃昏的光景里,一簇簇盛開的玉簪花散發出濃烈的香味。風攜裹著熱氣和香氣向他撲過來。朱明謙望著趙長寧走遠。

  只是那一瞬間的目光,倒不像個少年。

  他想起許多年前, 他第一次看到趙大人的時候。

  好像也是這樣一個夏天, 這麼好的黃昏。趙大人穿著朝服, 背手站在明黃色的琉璃瓦、紅朱牆下, 風吹起他的衣袍, 袍角上有精緻的刺繡。不過那個時候, 他已經是大理寺少卿了。

  滄海桑田, 瞬息萬變, 一切的故事都還在起點。彼時的大理寺少卿,終將會一日日地走向高位。縱然會有許多的艱難險阻, 大廈傾頹。

  他的嘴角, 帶著一絲淡淡的微笑。

  與朱明謙告辭後, 趙長寧便從崇仁宮出來, 剛走到門口,就與一位面熟的少女擦肩而過。趙長寧倒是沒察覺到,徑直往前走, 那少女卻停了下來,輕聲道:“可是趙大人?”

  誰把他認出來了?

  趙長寧回頭, 見那少女含笑道:“趙大人怕是不記得我,當初我們見過一面的。我是岷王爺的表妹。”

  趙長寧記起來了, 當初的確在東宮見過一次,這位便是朱明熙的表妹章若瑾了。章若瑾生得溫和柔婉,倒是格外的讓人舒心。

  “姑娘可是有事?”趙長寧對這位姑娘的印象還不錯,聲音便柔和了一些。

  卻不想章若瑾臉微微一紅,輕聲道:“只是久仰趙大人的名聲,沒什麼事,是若瑾唐突大人了。”

  趙長寧清瘦俊雅,面龐如玉。微風拂起他的衣襟,只是靜靜站著就有股逼人的神采。

  趙長寧知道自己在京城還有些名聲,人家認識他倒也正常,就道:“宮門快要下鑰了,姑娘若無事,趙某就告辭了。”

  章若瑾屈身讓趙長寧先走了。待趙長寧清瘦的身影消失之後,一貫自持的她有些反應不過來,好半天才對旁邊的丫頭低聲道:“木袖,方才那可是趙大人啊……”

  察覺到姑娘方才是又緊張又忐忑的,丫頭笑道:“奴婢聽說趙大人在給裕王爺講學,您能碰上他倒也不奇怪。”

  小姐十分仰慕趙大人,今天這番見到可不是要激動了。

  章若瑾又看了看趙長寧遠去的方向。

  他金榜題名的時候騎馬遊街,她便一眼看到了騎在馬上的探花郎,當時便覺得這位探花郎清秀俊逸,那時候卻還沒有如今的仰慕。只是這些年來,趙青天的名號在坊間流傳,她時常聽戲文里他的故事。竟越來越傾慕了,

  方才驚鴻一瞥,越發覺得趙大人言語溫純,謙遜有禮,而且……是長得真的非常俊啊。

  章若瑾回過神,拉了丫頭的手,徑直往淑太妃那裡走去。

  倒是趙長寧剛走出宮就遇到了幾個同科的進士,同科見了總要相互寒暄一番,更何況趙長寧又是升官最快的一個。既是當初一起中進士的,長寧不能抽身走人,也只能淡笑著寒暄。這樣一來就耽誤了出宮的時辰,等到她準備走的時候,劉胡已經領著兩個小太監,立在夾道的廡廊下面等她了。

  “趙大人,皇上有請您過去。”看得出他已經站了很久了,額頭上全是汗,脖子那塊的衣裳都濕了。

  趙長寧心裡轉過萬千的念頭。拳頭在袖中緊握,趙長寧淡淡道:“那煩請公公前面帶路吧。”

  御書房裡滴漏聲聲,朱明熾還在見大臣。手裡轉著一串奇楠沉香珠子不語。

  陳昭站在旁邊,見了便道:“皇上可是有煩憂之處?可要微臣替您排解?”

  朱明熾輕輕地嘖了聲:“……朕剛登基不久,雖然現在沒有人說三道四了,但文官卻多有不服。便以章程為首的不服於朕,這麼多棟樑大臣,也不能一一去殺。”

  陳昭是錦衣衛指揮使,是武官。對朝政上爾虞我詐的事並不擅長,左不過是說不過就殺的事,當然這套不能完全地用到朝廷上來。於是只說:“這些事由皇上定奪,不過哪日皇上需要微臣下手……無聲無息的除去,倒也不是難事!”

  防人之口是不能靠殺的。當年太祖皇帝為了一個案子就能殺上萬人,以至於無人敢做官,朝廷窮困國庫空虛。他又不是這樣的暴君,怎麼可能做到如此地步。但那些臣子也不是吃軟飯的,一旦發現你有所示弱,便一股腦的捲土重來,要踩到你頭上了。

  朱明熾也覺得頭疼。

  他手指微扣桌面,章程此人原就幫過朱明熙做事,覺得太子是溫和賢德的明君,自然不太擁護他。但章程身為內閣首輔,一呼百應,無故動他會動搖朝廷根基,真的要動他也得一步步來。幸好次輔宋宜誠還是他的人,內閣也能制衡一二。

  帝王之術終究不過是制衡之術,他便要抬舉宋宜誠來壓制章程。

  朱明熾很快就從思索中回過神來,問陳昭:“交代你做的事做了嗎?”

  陳昭拱手道:“微臣已經派人於路上下手了,料想來……活不到湖廣。到時候只能說是遇到了山賊,沒有人會懷疑。”

  朱明熾便是平靜的嗯了聲:“此事交給你,好生做好。”陳昭看不出朱明熾有很大的表情波動。

  陳昭應了喏。這時候劉胡進來通傳,說趙長寧已經在外面等著了。

  陳昭本來要退下了。聽到趙長寧的名字卻抬頭道:“皇上,微臣多嘴說一句。趙長寧此人原是忠於太子殿下的,皇上因周大人留他一命就可,怎的還任他在朝廷之上得勢!這豈不是讓跟著您的人寒心麼。”

  陳昭亦是助他得勢的功臣,即便說幾句僭越的話,朱明熾也不會說什麼。

  他表情仍然不變,只看了陳昭一眼,才慢慢道:“……朕知道分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