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冶鐵技術發展而產量大幅度提升的高車煉鐵法終於現出人世,人人都以得到高車人手中的兵器而為目標,甚至連狄葉飛和北涼軍隊對抗時都有些頭痛,由於名聲傳出去了,還是有不少亡命之徒不為了殺人,就為了搶兵器的,簡直是防不勝防。

  一旦一個高車軍在戰場上落到馬下,立刻有無數人攻上前來,就為了先搶下死人身上的鎖甲和武器。

  為了保護煉鐵的技術,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族人,狄葉飛不得不下令高車虎賁出手不可留情,如果有同伴受傷必須立刻支援。

  他新造的雙戟本來就鋒銳,武藝又高強,和賀穆蘭專挑強者對敵,擒賊先擒王不同,狄葉飛沒有這種無謂的“自尊”,一旦出手力求克敵,殺起北涼的普通士卒也毫不留情,漸漸在信佛的北涼落了個“血腥修羅”的稱號。

  素和君則是真正的笑面狐狸,他安排白鷺官和隨著源破羌回來的盧水胡人混入北涼各州縣的城中,要麼暗中結盟,要麼挑撥離間,或是引發城中譁變,使得不少北涼原本忠於沮渠牧犍或者不願淪為亡國之人的忠臣談之色變。

  除此之外,這位白鷺官的身邊又出現了一個謀士叫做“鬼面”,其陰險狡詐直讓人恨的牙痒痒。就是這位鬼面炮製了無數可怕的謠言,有沮渠牧犍如何強迫寡嫂的、有沮渠牧犍如何專好人妻,一知道朝中大臣的妻子美貌就召入宮中的,還有沮渠興國和沮渠政德如何會英年早逝,然後沮渠牧犍趁此發跡的云云。

  他和性格還算正派的素和君不一樣,這些謠言都是十分香艷而通俗易懂的黃段子,又找了許多投靠了魏國以保命或保護貨物的商隊傳播,說的是有鼻子有眼,北涼王室原本就荒/yín,姑臧城中許多人都知道,這一下更是捅了馬蜂窩,弄的好像沮渠牧犍手下的大臣妻妾都給沮渠牧犍睡了一輪似得,連城下罵陣都是這些東西,士氣陡然大跌。

  沮渠菩提因為年紀小,孟王后控制自己的宮中又嚴,沮渠牧犍也想找人反擊,竟找不出理由,只能污衊沮渠菩提並非沮渠蒙遜之子,是孟王后在後宮中與侍衛亂/性生下的孽子。

  然而這種事幾乎是無稽的污衊,沮渠菩提雖然年幼,但卻是沮渠蒙遜幾個兒子裡長得最像他的一個,完全找不到孟王后剛毅輪廓的影子,也只能罵罵口水戰,讓外人笑話北涼王室亂的可以而已。

  可惜劉宋大軍陳兵布防,還等著魏國一動兵馬就趁機收復河南地區,誰知道魏國幾乎沒在國中調動兵馬入涼,靠著手中掌握的王后和世子就攪動的北涼一片腥風血雨?

  北涼要求沮渠牧犍退位讓沮渠菩提登基平息戰亂的呼聲越來越高,沮渠牧犍的位子也越坐越燙,姑臧城卻被守得紋絲不動,哪怕姑臧外打成一片,也沒有任何更加多的進展。

  而此時,魏國對北燕的戰事也陷入了可怕的局面。

  拓跋燾率領大軍北上,先揮軍去解救被困在昌黎郡的庫莫提,高麗人果然聞風而逃,直接調轉人馬和龍城裡的北燕大軍里外夾攻圍城的樂平王拓跋丕。

  拓跋丕考慮到拓跋燾的大軍已經北上,此時不宜損失太多人馬,而是應該儘早和昌黎郡的羽林軍匯合,所以下令撤軍。

  昌黎郡的治縣昌黎縣是龍城附近較大的城池,一直負責拱衛龍城,若不是庫莫提占據了這裡,也不可能憑著幾千鷹揚軍苦守這麼久。

  拓跋燾率領羽林軍解了庫莫提之圍,大軍剛剛進了昌黎郡,正在整軍之際,卻遇見渝水潰壩,水淹昌黎,使得魏軍遭受突然的打擊,拓跋燾和庫莫提下落不明,同樣下落不明的,還有上千名羽林軍和宿衛軍。

  出了這樣的事,還是在並非洪水泛濫的秋季,樂安王拓跋丕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去渝水上游打探,又在渝水流進的地方散出無數人馬查找拓跋燾的下落。

  等到了渝水上游,魏人們才發現燕國早就已經設下了重重的圈套,先是用世子引誘庫莫提率精兵追擊,又派出高麗人驅趕庫莫提到昌黎郡,迫使這位能征善戰的潁川王困守昌黎,而後趁著夏天雨水充沛,將昌黎上游築起了河壩,蓄起了大量河水。

  待拓跋燾大軍到了昌黎,河水已經蓄到了可以淹沒整個昌黎縣周邊的地步,北燕的工匠們挖開河壩,使得渝水沿岸決堤,大水突然湧向了昌黎城,使得並不善水的魏軍遭到了災難性的打擊。

  在此之前,因為兵者是凶事,無差別打擊的戰役很少,屠城有、殺人有,但是用決堤的河水毀滅城池,包括其中的平民和牲畜,實在是慘無人道到令人髮指。

  魏軍人數眾多,又有大量的馬匹和器械,即使發生洪水,依然能夠依靠逃亡高處和會游泳的馬等脫離險境。可是原本就住在昌黎縣的百姓卻真的是遭了秧,大量的房屋被衝垮,糧食和家畜毀於一旦,被淹死的人飄在水裡,到處是一片人間地獄的景象。

  等到再過一陣子,死者如果不得到處理,河中有浮屍的地方還可能爆發瘟疫,使得沿岸的百姓全部受到影響。

  但這種方法簡單又可怕,許多城池都建在水系旁邊,或者乾脆有水系貫穿而過,一旦這種野蠻又滅絕人性的攻城方法紛紛為世人效仿,可以預見未來的戰爭將會變成何等殘酷。

  未蔓延開而夭折的瘟疫、風城中漫天的風暴,再加上一場長達三個月,從夏天一直到秋天的布局,徹底給魏國之前“戰無不勝”的囂張氣焰潑了一盆涼水。

  這世上,並不是人人都是傻子,哪怕不能力敵,也依舊有無數聰明人為了自己國家的存亡而拼命,哪怕是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

  於是剛剛回到平城的賀穆蘭,接到的卻是拓跋燾和庫莫提雙雙失蹤,而漠南投降的柔然人又開始蠢蠢欲動的消息,頓時大吃一驚。

  “那麼多羽林軍和宿衛軍保護,到底是怎麼讓陛下被水沖走的!”

  ☆、第445章 太子召見

  那羅渾再見花木蘭的時候,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明明離開了才個把月,可是卻像是他離開了很久。

  最近被盜文欺負的厲害,聊以自保,還請見諒,等十幾分鐘再刷新此章,會多送五百字。

  那個強大、溫柔、偶爾會有些小迷糊的火長,漸漸去了一個讓人觸摸不到的地方。就像是鷹揚軍的旗幟一般,鷹總是要高飛於九天之上,不與地上奔跑的走獸為伍。

  阿單志奇經常說“老虎和老虎在一起,獅子要和獅子在一起,若是我們依賴慣了,以後該怎麼辦呢”,可那羅渾卻不認為自己不是獅子,不是老虎。

  他輸給花木蘭,甘願放棄中軍的招攬來到右軍,到最後,花木蘭去了中軍,他還在右軍里蹉跎。

  若干人有家世,有靠山,能說去中軍就去了中軍,留下他們一群火伴,只能期冀著她自己回來。

  這實在讓人十分憋屈。

  那羅渾是當上了百夫長以後,才知道花木蘭這樣的人有多麼的少見,而他們是如此幸運,才會遇見了這樣的火長。

  武藝高強,心志堅毅,還能理解別人。

  哪怕他自己,也絕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場上去救若干人那種移動的吸引敵人的目標。也不會自找麻煩,為了保護他們而放棄到手的軍功。

  他明明只是一個小兵,做著的卻是將軍的胸懷和氣概才做的事情。

  他當了百夫長以後,每每看見手下的兵卒拋棄火伴、哄搶首級、甚至排擠新人時,就想到當初他們在黑一的日子。即使經常有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他們從來都親如一人,不分彼此。

  那羅渾覺得那樣才是對的,但他沒有花木蘭感染人心的本事,也沒有阿單志奇的好人緣,所以他做不到讓自己的部卒也如他們當時那般,只能用重重的責罰限制他們不准這樣,不准那樣。

  每到這個時候,他就開始想起花木蘭,想起阿單志奇,想起狄葉飛,想起同火的所有人,然後無比的憎恨左軍帶來功曹的那位將軍。

  某一段時間,那羅渾甚至理解了蠻古對犧牲的那些同火深沉的感情,他能明白為什麼蠻古為什麼情願冒著被貶為門卒的風險,也要把左軍的撫軍將軍教訓的連他媽都認不出來。

  若是花木蘭今日裡不是親來,而是傳來死在鷹揚軍里的噩耗,他們這群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對左軍和鷹揚軍再有任何好感了吧。

  “為什麼這麼看我?”賀穆蘭摸了摸臉。“我是對你始亂終棄了,還是因為狄葉飛也走了,所以你才……”

  “花木蘭!”那羅渾惱羞成怒,“你那腦子沒有被門夾過吧?”

  “啊,好好好,不開玩笑。”賀穆蘭咳嗽了聲。“對了,最近有沒有人在你身邊探頭探腦?有沒有人送你吃食?”

  “你走了,狄葉飛走了,我就是右軍第一,每天都有人探頭探腦。”那羅渾嗤笑了一聲。“當年討好你的那些手段,現在也有人做,不過我可不是你,那些來歷不明的東西,上次就害我們拉了肚子,這次我哪裡還敢吃!”

  賀穆蘭鬆了口氣。

  “沒有吃就好。最近……你自己多注意點。”

  她不能說的太詳盡,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那羅渾眸光一寒,“你是說,有人為了贏,已經不擇手段了?我聽老兵們說,去年的大比,馬戰時還死了人,說是誤傷,其實和故意的也差不多……”

  賀穆蘭不知道還有這件事,但她希望那羅渾能明白事情的重要性,所以點了點頭。

  “知道是哪些人嗎?”

  他追問。

  “我要知道是那些人,還來提醒你做什麼,我自己就把他們揍到不能參加大比了……”賀穆蘭笑了笑。“我出來一次不容易,等會還要回去,你自己萬事小心,照顧好自己。”

  “……花木蘭,他們說你還要回右軍,是嗎?”

  那羅渾眼睛盯住花木蘭:“是別人以訛傳訛,還是你也確實要這麼做?”

  “我以為我參加大比,表達的已經夠清楚了。”賀穆蘭拍了拍那羅渾的肩膀,就像以前經常做的那樣。

  “我要回右軍,我要去虎賁騎,我還欠右軍好多人情要還呢。”

  “那大比結束,我們哪兒都不去,我們就在右軍等你。”

  那羅渾看著露出意外神色的賀穆蘭,伸出一隻拳頭。“大比之時,除了我們以外,你就把其他人揍到爬不起來吧……”

  “咦?”

  “哪怕給你再好吃的東西,哪怕和你關係如何好,都不要姑息,把他們揍到無法動彈,我知道你可以的。”那羅渾想起別人告訴他的故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