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平城周圍二十四座軍殿裡,一下子只剩了不到一萬的精兵,這次拓跋燾為了速戰速決,可以說是舉平城之力,城中的武將們為了給家中子侄爭取戰功,一個個也披掛上陣,帶著私軍和糧糙隨駕前往。

  這是鮮卑部落制的殘留,大可汗親征,各地部落主和族長都隨著大可汗一起撿便宜,雖然糧糙和自己的部隊自己養活,可得到的戰利品和好處也是實打實的,一旦家中有子侄十分勇武,迅速就能通過這種辦法晉身。

  崔浩被留下來輔助監國的太子,赫連明珠因為拓跋燾臨走之前定下的婚約而住進了後宮,只等著“問名”,赫連定帶著三百羽林軍和三百親兵秘密出城,急行軍直奔西秦而去。

  人人都以為才五歲的太子拓跋晃,肯定是坐在御座上沒一會兒就打瞌睡,誰料他雖然才五歲,性格卻十分沉穩,在御座上一坐就是一上午,聽下面的百官議政也是有模有樣,有時候百官為了什麼事爭議起來,太子甚至能藉口“我要歇息一會兒”立刻中止朝議,然後等百官冷靜後再繼續。

  拓跋燾十二歲才當上太子,之前只是個武勇點的王子,五歲時肯定都沒有拓跋晃表現好。

  而俗話說“三歲看終身”,這位太子方才五歲,就已經有了為人君的風範,連之前對拓跋晃並沒有太高看的崔浩都驚為天人,開始盡心盡力的教導他,誇他有“其父之風”。

  人人都知道這位太子是拓跋燾和竇太后親自教導的,又有琅琊王家出身的女官近身伺候,再見他的氣度如此不凡,就忍不住有了“名師出高徒”之感,以至於原本無人問津的王慕雲家都有了不少人提親,想要提前定下婚事,等她一到二十五歲放出宮就成親。

  此時世人重視女子的德行,最大的還是看重教導後代的能力。

  竇太后之所以那麼讓人尊敬,便是因為她以女子之身教導出了拓跋燾這樣豁達有為的君主。

  一旦王慕雲訂了親,哪怕拓跋燾回了平城也不可能將她立為保母,許多人家有著自己的想法,也都去王家求親。

  這樣的情況導致宇文家直接派兵封了王家在京外的宅子,才避免了王慕雲的父母被絡繹不絕的求親之人以及不懷好意之人煩死。

  就在拓跋燾走後的第七天,一封來自欽汗城的信函震驚了朝野。

  使團在沙漠裡誤入風城,遭遇極大的風暴,北涼世子沮渠菩提、和親公主興平公主,以及使團的主使花木蘭全部在風暴中失去了蹤影。

  除此之外,送嫁將軍孟玉龍身受重傷,虎賁軍五千人有一千人左右下落不明,六百多人確定已死,魏國使團四十六人失蹤十二人,死了十九人,可謂傷亡慘重,北涼使團送嫁的大臣或死或傷了一大半,活下來的幾乎都是無足輕重之人。

  剩下來的人在花木蘭的左衛率那羅渾和主簿袁放的帶領下,總算是活著找到了最近的綠洲,但因為失去了大量補給,又有許多珍貴的財物被風沙掩埋,所以全軍不敢離開風城太遠,如今被困綠洲。

  只有一小部分人突破沙漠,到了欽汗城報訊。

  綠洲有水,虎賁軍的糧糙和麥粉大概能支撐他們一個月左右,如果半個月後欽汗城的補給不到,他們只能放棄綠洲,停止搜索興平公主、菩提世子和花木蘭,丟棄掉被埋葬在風城的財物,前往欽汗城。

  消息走的是軍中的急報,但即使如此,這封信至少也是一個月前寄來的了。從沙漠裡到欽汗城需要好多天,欽汗城到平城的驛站也並沒有修通,胡夏剛剛打下來沒幾年,驛道的修整缺乏人手。北涼那邊的局勢如何,魏國使團有沒有等到欽汗城的救援,失蹤的人到底是生是死,已經成謎。

  這件事攸關內政和接下來的“平涼策”,監國的太子立刻下令侯官令素和君帶領白鷺官前往北涼徹查此事,狄葉飛率領高車虎賁護送前往,就在接到欽汗城信函的第二天,大軍離開了平城。

  僅有五歲的太子拓跋晃剛剛監國,就遇見外患連連,一時之間,舉國內外都感慨萬千,等著看拓跋晃能如何應變。

  而這個時候,狄葉飛和素和君的人馬完全拋棄輜重,星夜兼程的朝著欽汗城急行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在九點半左右。

  狄葉飛上場了!

  ☆、第425章 三方出馬

  高車虎賁軍前往欽汗城的速度,快的猶如風一般。

  這並非是某種修辭手法,而是真的快的猶如乘風而行,因為隊伍里跟了一個開了掛的存在——寇謙之。

  寇謙之是拓跋燾和素和君在收到袁放的信之後從泰山召來的,這個時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賀穆蘭的影響,寇謙之根本沒有受到前世那般的重用,只是在平城傳道授業,被封了一個“天師”的名分,算是朝廷正式承認的道家魁首。

  但寇謙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確實是最好的軍中嚮導,所以拓跋燾之前西征胡夏,就帶著寇謙之,後者也準確的預測到了黃河要結冰,讓大軍渡河直下統萬,拿下了胡夏國。

  寇逸之不當賀穆蘭的病症是一回事,是因為他以為賀穆蘭是個男人,陰陽調和是敦倫之道,每個成年男人都懂,即使賀穆蘭陽氣太足,一個女人無法承受,在這個時代,三妻四妾也是很正常的,誰能想到危險?

  寇謙之卻是在柔然救過賀穆蘭命的,知道她是女人,也知道另一個世界的自己一直在幫她肯定有什麼原因,如今再見她陽氣過盛,頓時大驚失色。

  一個女人陽氣過盛,還能如何泄掉?這簡直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於是這次高車虎賁前往欽汗城,拓跋燾以往萬一,還是請了寇謙之和道門中人隨軍,一來他們都是高明的醫生,二來寇謙之能占星卜路,又走南闖北,可謂是老人精,有他跟著,所有人都放心。

  寇謙之之所以被稱為“國師”,當然有自己過人的本事,道門之人又不是傻子,憑你三言兩語就會聽你的,此人確實精通各種道術,而天師道的人都會“請神授籙”,所謂授籙,便是暫時以符籙的手法借取某種力量,泰山上的道士們便是其中的翹楚。

  此次跟隨的道士們所用的符篆叫做“強體”,雖然不能讓人速度變快,但卻可以作用在馬身上,而且比人的效果更明顯。

  這些馬匹因為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幫助,跑起來身輕如燕,三匹馬輪換幾乎可以不眠不休。

  高車人們都是昔日的遊牧部落出身,早幾年在大糙原上那是吃喝拉撒在馬上都行,褲/襠和大腿早就飽經磨練,這般日夜行軍,速度快到讓人咂舌。

  恐怕拓跋燾要知道寇謙之有這種本事,回京就要把寇謙之封為“國師”,好生供奉了。

  曇無讖會種植和水利的本事算什麼!這種讓部隊日行千里的本事才是鮮卑騎兵最需要的!

  正因為高車虎賁日夜兼程,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到達了欽汗城,他們到達欽汗城的時候,赫連定還在半路上,連西秦的影子都看不到呢,更無法聯絡上對方。

  一到欽汗城,狄葉飛跟著劉元宗直奔城守府,高車虎賁軍各個都累成了狗,好不容易到了地方,立刻橫七豎八倒了一片,連吃飯都顧不上了。

  “使團如今下落如何?”

  狄葉飛也不繞圈子,一見劉元宗就直接說道:“怎麼沒在欽汗城看到使團的人?你們沒有去接他們嗎?”

  狄葉飛說話時殺氣騰騰,單手按著劍,大有劉元宗一個部隊就直接出手的意思。

  這兩個月劉元宗過的也不比狄葉飛好到哪裡去,眼見著現在已經是深秋了,沙漠裡鼻子都能凍掉,馮恆帶著一群人一走就是兩個月,若不是一直有消息回來,他早就也去了。

  “傷者和文臣早就送進了麗子園,狄將軍如果想要知道詳細,可以去麗子園裡打聽。馮都尉一個多月前帶著補給進了沙漠,迎到了使團,可虎賁軍不願意離開那裡,非要繼續查找花將軍的行蹤。加之風城的風沙並未漏光,興平公主的陪嫁全部被陷落在那裡,還需要人手將它們挖出來,這一耽擱就耽擱了這麼久。”

  劉元宗冷著臉說:“北涼比我們還著急,沮渠菩提出事,孟王后直接瘋了,帶著女兒領著宮中侍衛衝出了宮城,去沙漠裡尋找兒子,到如今都沒有消息。沮渠國主派出上萬人馬在沙漠裡搜尋倖存的虎賁軍下落,凡是有人的綠洲都被搜尋了個遍,也沒有找到沮渠菩提等人的下落。”

  “北涼派出上萬人馬?那是殺人滅口還是真的在找人!”狄葉飛黑著臉掉頭就要走。

  “狄將軍?你去哪兒?”

  劉元宗見狄葉飛抽身而出,連忙追出去問。

  “去麗子園!”

  素和君帶著一群白鷺官來,自然就是為了查明此事的,狄葉飛去了城守府,他卻是早從欽汗城的探子那裡知道了麗子園住了不少使團的倖存者,直接就去了麗子園,向倖存者盤問。

  可惜風沙起的太急,所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有幾個離得近的看到了一些情況。

  “當時盧水胡人里的嚮導老桑頭告訴我們只有晚上才能趕路,媽的,那天晚上我就覺得不對,哪有趕路趕得跟走鬼道一樣,黑的什麼都看不見,還有鬼叫鬼叫的聲音……”

  一個斷了胳膊的士卒罵道:“然後我們累的半死,到了‘風城’就睡了。風城也是後來綠洲里的旅人告訴我們的,那地方是個沒人願意去的地方,有沙盜不說,經常還莫名其妙颳風,當地人都說那裡有個‘風眼’,所以風從那裡出現,也必須從那裡出去……”

  他絮絮叨叨說了半天,直到素和君已經不耐煩了,才又繼續說道:“起風之前出現了許多怪事,團里的嚮導和老桑頭讓我們把所有的駱駝和馬擺成圈子跪下,叫我們進圈裡躲風,結果起風的時候,那風大的能把馬吹起來,沒有跪倒的駱駝一下子都不見了,馬又不是下跪的動物,許多馬也遭了秧,沒進圈子的人都吹飛了。”

  “花將軍沒進去?興平公主和菩提世子也沒人護衛嗎?”素和君不可思議地說道:“花將軍怎麼可能沒進去!”

  “花將軍當然進去了,可是興平公主被吹飛了,他出去救她,也飛了。”

  那士卒想起此事還心有餘悸,“菩提世子在風起時就不見了,他的營帳整個都被卷到了天上,那些沮渠國主派去的貼身死士丟了世子,一從沙子裡爬出來就自盡了,鐵衛營也傷亡慘重,孟將軍肋骨受傷,插穿了肺部,到了綠洲的第二天就咳血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