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鮮卑軍中一切以軍功說話,哪怕是將軍,若在某場戰鬥中功績沒有下面的人大,下面的人也可以優先選走最好的戰利品,這是軍戶制能一直維持的根本。

  大紅就像是一張名片,昭顯了自己主人的武勇和地位。

  賀穆蘭並沒有直接參與胡夏和魏國的戰鬥,只知道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期間有不少夏人和鮮卑人戰死,至於後來她跟隨庫莫提千里救援的時候,那都已經是接近尾聲了。

  但如今戰爭已經過去一年,還有夏**中的士卒在被販賣,賀穆蘭不由得有些吃驚。

  若是戰爭的俘虜,當年應該在大勝還朝的時候早就或被贖回去,或被賜予功臣了。

  “夏國的士卒?你在開玩笑吧?”賀穆蘭露出受到欺騙的表情,“這仗都完了一年多了,夏國的士卒不都已經成了平夏戶回了各地耕種了嗎?”

  跪在地上頭上插標的男人們都聽不懂鮮卑話,又或者聽得懂卻不願意理睬,依舊麻木的像是羊羔一般只低著頭看地。

  “一看您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貴人。”那人販子看賀穆蘭並沒有走反倒問起詳細的事情,心中大喊‘生意來了’,一邊對她露出歉意的微笑一邊說:“您稍等等,我把手中的生意忙完就來招呼您。”

  儼然一派老練商人的派頭。

  那人販子和面前幾個男人商議好了價格,其中一個男人就抱著兩匹絲交給了這個人販子,從人群里拉出一個已經看好的奴隸。

  為了確保奴隸的身體強壯,所有的男人都只裹著可以遮蔽□□的布條,此時被人一把拉起,立刻露出整個正面來。

  賀穆蘭這才明白原來這些男人跪在那裡低著頭不是因為沮喪和麻木,而是因為只要弓著身子就只能看見背部,無論是頭臉、正面還是下肢都只是個模糊的影子。

  沒有人會樂意就這麼赤身露體的暴露在大眾廣庭之下,要賣身的人也是如此。

  賀穆蘭看著那個男人用兩匹絲綢換走了一個非常強壯的男人,那男人的身材和蠻古不相伯仲,而且年紀並不是很輕,而是正當壯年的二十幾歲的樣子。

  這樣的體格和年紀,再加上渾身像是勳章一樣的傷疤,即使在虎賁軍里也是一條好漢,可在這裡,也只能麻木的按下文書,然後被主人牽到官府去做“契”,從此打上“奴隸”的烙印。

  這並不是字面下的意思,而是真正的“打上烙印”,鮮卑人和匈奴人還帶著很深的部落制度遺留,對於健壯的男奴,通常會用烙鐵烙上屬於自己的痕跡。所以很多奴隸即使擺脫了奴隸的身份,也一輩子都要背著這個恥辱的印記生活,除非是實在活不下去了,好兒郎都不會選擇賣身為奴這一條路。

  人販子送走了一個“主顧”,吩咐一個手下“接待”不停來問情況的“顧客”,然後親自接待賀穆蘭。

  “讓您久等了。您買人是要做什麼?打仗?看家護院?種田?”

  他一邊說一邊介紹自己的“貨源”,“這些都是夏國的久戰之士,我建議您買回去看家護院或者去做私兵。像是這樣的人才去種田是暴殄天物,要種田有許多便宜的貨可以選擇。只要給他們武器和鎧甲就能上陣,當然,價格是貴了點,但貴有貴的好處。”

  “他們怎麼淪為奴隸的?”

  賀穆蘭抬了抬眼。

  “貨源你絕對放心,我是官府有過報備的人牙,並不是什麼搜掠人口的歹人。這些原本都是胡夏的士卒,在軍中糧餉自然不愁,打仗也能發財,雖然敗了,不過許多人還是沒有死,跑了回家。”

  他指了指身後。

  “但胡夏會種地的人都被官府遷到了魏境,這些漢子回了家,家裡人都沒了,家中的田地又被我國收歸了國有,就沒辦法過日子。這位陛下對胡夏的宗主很嚴,當地不甘收留這些士卒出身的漢子,他們就只能賣身了。”

  “那倒是可惜,都是好漢……”

  賀穆蘭露出遺憾的表情。

  “誰說不是呢!不過我國打仗向來是軍戶的事情,他們也只會打仗,只會打仗的人若沒有打勝,一般是活不下去的。他們還好,至少有些本事,自賣自身也能活下去,就苦了那些斷手殘腳的……”

  人販子故意說得可憐些,“我們這也是做善事,要不幫著他們找到一個好主家,指不定他們會過上什麼日子。時間久了,變成強盜也不一定。”

  “只會打仗的人若沒有打勝,一般是活不下去的嗎……”

  賀穆蘭默然地看了跪在那裡的夏國士卒。

  所以,他們是在戰爭結束一年後發現自己無法過普通人的生活,所以才想賣了自己去當護院家丁之流?

  贏了的人還有賜田和封賞、戰利品,輸了的人如何,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弱肉強食,此乃天理。

  “這位貴人,你看中了哪幾個?”

  人販子訕笑著對她露出了一口黃牙。

  “買的多可以便宜點。”

  “我出門急,沒有帶錢。”

  賀穆蘭嘆了口氣,準備轉身離開。

  “我可以把人送到您府上!拿東西抵押也可以!您可以拿這匹馬抵押,等拿來錢就換給您!您別走啊!再看看啊!”

  那人販子見賀穆蘭像是誰追著一樣越走越遠,連忙上前想要追趕,誰料賀穆蘭腳下生風,一下子就沒了影子。

  “你要想買隨時找我!我姓陸,就在這個集市做人牙!”

  人販子吼了一聲,這才轉過身連連跺腳。

  幾個跪著的男人抬起頭來看他,只見姓陸的那個露出一絲苦笑,搖了搖頭用漢話說道:“看起來是個和善的,又是軍中出身,應該不會糟蹋你們的本事。就是出來沒帶錢,好像也不是很缺人,抱歉,我已經盡力了。”

  這些男人賣身之前姓陸的是先付了錢的,若賣不掉就要砸在自己手裡。如今流民多如狗,人還沒有會耕地的牛賺錢,這種先付後賣的生意一不小心就會賠的血本無歸,陸“老闆”願意先付錢讓他們的家庭度過難關,已經是很大的仁慈。

  但人口買賣就是血淚的生意,有時候哪裡有那麼多盡善盡美,沒過一會兒,又有幾個奴隸被人挑了去,但看起來並不是會善待奴隸的樣子。

  只要有主顧就不能推,陸牙再怎麼同情,也只能留下一聲嘆息而已。

  ***

  接下來的時間,賀穆蘭在市集裡隨便走了走,發現即使是還算繁華的小縣城,老人和孩子的數量還是很少。

  平城轉個彎都可能遇見小孩撞到你,但在這處魏夏交界的地方,簡直就像是有什麼奇異的力量篩掉了許多人,只剩下成年的男女。

  市集裡販賣的都是牛羊、辱製品、自家產的雞蛋、棉布之類,貨品的種類實在是乏味可陳,價格也是亂七八糟。

  下雨像是提前讓賀穆蘭見到“天災”之下社會的狀態,哪怕這只是單純的“下雨”而不是真正的天災,但其中蘊含的意味就足以讓她不寒而慄。

  因為下雨,地上很少有乾的地方,買賣東西的人就必須尋找“適合”的地點,否則貨物和人都會被弄髒弄濕。

  賀穆蘭見到體弱的被身體強壯的人擠走,渾身泥濘的在集市最不顯眼的位置販物。而身體強壯的人則得意洋洋,並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是錯的,直到被更強壯的如此對待。

  百姓之間也瀰漫著“強者”的風氣,強壯的人橫行霸道、得享一切好的資源,而身體羸弱的只能飽受欺凌,忍辱負重。

  整個社會的狀態讓人為之作嘔,更別提還有持著棍棒不時來勒索的官差。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然而倉廩實了就一定“知禮節”嗎?衣食足就一定“知榮辱”?

  至少她看到了許多穿著整齊的人去蹂/躪那些衣衫襤褸之人,樂此不疲。

  賀穆蘭價值觀讓她阻止了一次又一次的恃強凌弱,然而在被一次又一次當成神經病之後,她幾乎是落荒而逃的又跑回了門洞下,沉默無語地等待著慈心大師找回這裡。

  次數實在太多,多到了讓她害怕的地步,而這只是在短短的一個時辰里發生的事情而已。

  賀穆蘭回到門洞的時候早就過了一個時辰,可慈心大師還是無影無蹤。

  一個時辰過去了,又一個時辰過去了,慈心大師也沒有回來。

  若不是賀穆蘭堅信他的人品,現在恐怕以為他已經攜款潛逃了。

  直到傍晚時分,天色漸黑,城門已經開始關閉落鎖,賀穆蘭依然沒有等到慈心大師,這讓賀穆蘭實在坐不住了。

  若不是慈心大師出了事,那就一定是發生了什麼。

  “請問你看到一個長這麼高,頜下有須,穿戴著蓑衣斗笠的和尚經過這裡嗎?”賀穆蘭離開門洞,開始問沿路的路人。

  “沒有。”

  “我為什麼要告訴你?”

  “找和尚去廟裡啊!”

  “中午的時候好像看過,在前面化緣了來著……”

  賀穆蘭問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終於問到了一個知道的。

  “在哪兒化緣?”

  “在前面那條橫街上……不過馬上天要黑了,你是不是明天再找比較好?”說話的年輕人好奇地打量了她一眼。

  “你需要投宿嗎?我認識一家不錯的客店,我帶你去?”

  賀穆蘭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腰囊,搖了搖頭。

  “我要先找到大師。謝謝你。”

  那年輕人失望地離開了,臨走指給她慈心化緣的那條街。

  這個時代的僧人和道士通常都身負好多種職業,除了僧人和道人是他們的本職外,他們還是心理醫生、赤腳醫生、翻譯……

  以及要飯的。

  大部分有寺廟的和尚自然不會經常出去化緣,但對於慈心大師來說,化緣似乎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按他的話來說,每次出去化緣都能化到東西,讓他對這個世界就更加充滿希望和敬意。

  當“化緣”都化不到“緣分”的時候,這個世界離完蛋也就不遠了。

  雖然賀穆蘭覺得這個說法很扯淡,但想想又似乎有些道理。

  這大概就是宗教經久不衰的原因,因為許多道理被這些“高人”用另一種方式說出來之後,確實讓這個世界沒有經歷過心靈雞湯摧殘的人們得到很多領悟和激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