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薛安都是一地都護,名義上和賀穆蘭的品級相同,但賀穆蘭的軍功遠高於他,又是京中皇帝直屬虎賁軍的左司馬,按理應當薛安都這地方守官先來拜見,如今卻只派了一個副將來,整個虎賁軍都露出忿色。

  劉元見情況不好,趕忙急著解釋:“花將軍,並非薛都護怠慢,而是我們豫州境內近一年來屢屢有平民百姓和流浪子失蹤,薛都護已經為此探查了大半年的時間,今日好不容易找到了線索,正好又碰到虎賁軍入境,我們都護是個……是個……”

  他抓耳撓腮,他身後一同前來的一個武官陰陽怪氣都說了一句:“是個任俠脾氣。”

  劉元臉色一僵,點了點頭。

  “是……所以……”

  他原以為花木蘭會勃然大怒,卻沒想到賀穆蘭聞言卻只是點了點頭,竟一副理所應當的表情說道:“那確實是該先去查探線索。我們虎賁軍有手有腳,沒人來接又不會走丟,竟然有人來迎就行了,你們上前帶路吧。”

  這一番話說的豫州武官各個又驚又疑,有幾個不夠老成的乾脆就抬頭去看賀穆蘭的臉色,看看是不是說反話在諷刺。

  無奈賀穆蘭大部分時候是個面部表情極其匱乏之人,一干人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麼不對,一個個只能在心裡感慨果然陛下重用的年輕人城府都深的可怕,涵養也養的驚人,擔驚受怕的在前面開路。

  直至賀穆蘭的虎賁軍已經安營紮寨,開始休整,這些武官們也不敢離開,倒讓賀穆蘭有些過意不去了。

  營帳中,賀穆蘭摸了摸自己的臉。

  難道在她不知道的時候,她長成了一副可怕的模樣?

  怎麼一個個武官看了她,都是誠惶誠恐的模樣?

  她明明是個很隨和的人才是啊。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只是這麼多年沒有雕過了,再上手就沒有那麼容易。

  蓋吳他爹:(淚目)兒啊,不是在上手沒有那麼容易,而是你根本就沒上過手好嗎?

  ☆、第346章 失蹤人口

  賀穆蘭不知道自己氣勢如今有多可怕,豫州地界跟著薛安都一起上任的武官都是剛剛上任才一年多,乍然碰到這種事,即使賀穆蘭說不在意,也一個個把前因後果倒了個乾淨。

  原來這位薛安都薛都護今年並不大,剛剛才滿二十歲,在這個人均壽命就三十歲的年代,已經算是個成人,但二十歲混到都護的位置,還真不是全靠他的才能,而是他過人的人格魅力。

  薛安都是河東大族薛家的幼子,從少時就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家中長輩對其抱有期待,花費了無數心血延請名師,教導他騎she和武藝,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名揚河東。

  無奈此子天生好鬥,經常結交遊俠,後來乾脆自己混起了“幫派”,名為“安門”,家中遊俠地痞、三教九流往來不休,他的幾個哥哥經常擔心因此而引起禍事,經常愁眉不展。

  薛安都從小受兄長照顧,顧及嫂嫂們的情緒,便搬離了河東薛家,與兄弟們分家,帶著“安門”在河東闖蕩。

  他離家時分文未取,出行全靠各地有交情的遊俠兒和義氣之士饋贈財物、借他住地。薛安都也從不扭捏,給就拿了,有忙就幫,漸漸在豫州和秦州闖下了較大的名頭。

  魏國和夏國交戰之時,秦州有一支白龍胡趁機作亂,在秦州四處搶掠,甚至敢去偷襲魏國的糧糙輜重以資族人,大魏數次想要剿滅此人,無奈他們聚眾來去,行蹤不定,總是屢屢失手,反倒丟了不少次糧糙。

  白龍胡作亂時在秦州搶掠,恰巧毀過一處漢人的村落,而這村落里的人曾經收留過薛安都和其安門,薛安都為了給村中幾百口人報仇,便帶著秦州的遊俠兒搜遍了秦州,找出了這支白龍胡的行蹤,而後更是聯合當時負責征伐秦州的鮮卑大將一舉將他們殲滅,平定了白龍胡之亂。

  這一戰,薛安都單槍匹馬she殺了白龍胡的首領白龍子,親手為秦州死難之人報了仇,一時名聲大震。拓跋燾最愛少年英雄,又欣賞他的義氣,便封了他為“橫野將軍”,賜了他一個出身。

  薛安都是魏國人,其父兄都在魏國,只不過是流浪到夏地。家中幼子得到官職的消息一穿回去,薛父立刻招募勇士、購買甲冑、聚齊全家之財力,用於支持家中這位幼子“浪子回頭”。

  薛安都本身武藝就極高,又有一身遊俠兒才有的“游擊戰”的本事,領著一群遊俠兒和家中送來的私兵,愣是在胡夏與魏國之戰中獲取了不少軍功。

  他在豫州和秦州多受敬重,人人都愛他“俠義”的名聲,往往比前來征伐的魏國鮮卑將領更得人心,還未真的攻打,已經有不少百姓和官員紛紛投降,只因為相信他不會濫殺無辜。

  如此一來,薛安都雖然入軍晚,資歷淺,但軍功以滾雪球的方式快速積累,到了拓跋燾論功行賞之時,他這個被拓跋燾“慧眼識珠”的小將立刻博得龍顏大悅,拓跋燾自得自己的“伯樂”做的好,將薛安都好生褒獎了一頓,賜了他秦州和豫州兩州都統之職。

  秦州胡人眾多,豫州因為是從劉宋搶來的,只有半境,所以州境特別小,而且境內“宗主”林立,賦稅無法順利收取,各種矛盾屢屢發生,人人都不願意到這兩州為官,所以薛安都得了兩州都護,竟沒有多少人羨慕他,隱隱還有些幸災樂禍。

  薛安都是任俠脾氣,對這些毫不在意。在他做官時,也常常用當年呼嘯山林的方式去理事。宗主們不怕老jian巨猾,就怕這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年輕人,秦州胡人又喜歡這樣的脾氣,是以兩方對他都很客氣,他這都護也就好生生的當了一年多,竟沒有人說他不好。

  秦州和豫州人口失蹤之事,原本攤在哪個州里都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此時正是亂世,夏國和魏國打仗,夏國自己諸族也經常打來打去,少了幾個人、幾十個人都是常事。

  在這個戶籍制度名存實亡,人口全靠“戶”而不是“丁”的年代,少人連縣官都無法發現,更別說傳到上面。

  更何況失蹤的大多還不是什麼德高望重、家有財產之人,不過是些遊蕩在外的流浪兒,或者旅行在外的行商、旅人,家中沒有兒女的老人、或是失去父母漂泊的孤兒等等。

  但遊俠們也是“流浪在外”的。手頭不趁手的時候,這些遊俠們露宿在野廟、荒地也是家常便飯。當遊俠兒們發現自己的同伴出去就沒有回來後,他們意識到有些事情發生了。

  遊俠械鬥結仇是正常的,死的無聲無息也是常事。可有些遊俠兒出去混跡並非去“謀生”,而是歸家看望家人,或是一些別的原因,絕不會和別人起了爭鬥。而且一個兩個失蹤的多了,就很難歸結到“意外”上去。

  這種事遊俠兒也無法解決,只能上報官府。夏國剛定之時官府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顧不上這種“小事”。尤其失蹤的還是沒有戶籍或戶籍不在此處的“地痞流氓”,更加沒有官府之人願意管。

  這些遊俠兒一方面氣急與官府的麻木和不作為,一邊心痛與同伴無緣無故的失蹤,在眾人商議之下,便想起了他們曾經資助過的“安門”門主,那個現在已經飛黃騰達的薛安都。

  薛安都“洗白”之後,遊俠兒們為了他的官聲都很少和他接觸,畢竟官府和江湖是兩個世界。但這麼多條人命不能不理,更何況他們查探下去的結果不但失蹤了遊俠兒,還失蹤了不少流浪漢和老少孤兒,這些都是義氣深重的漢子,決不能坐視不理。

  這些遊俠兒原本已經不抱希望“投靠官府”的薛安都會幫他們了,誰料薛安都一聽到此事之後立刻一口答應,不但暗中派出交好的遊俠兒四處打探此事,更是命令秦州和豫州境內的老弱孤寡必須去官府登記造冊,一旦減少,立刻要四處查探。

  秦州民風彪悍,胡人居住的地方失蹤了幾次胡族後,有一個部族的胡人終於抓到了兇手——有一群不明身份的漢人四處偷偷抓這些落單之人,他們也不殺人,只是抓活的。若問抓了以後送去了哪裡,他們只說有人某地專門花錢買這些活人。

  薛安都按照他們的口供去那個地方,卻沒有等來花錢買人的真兇,反倒打糙驚蛇,再也沒有在秦州查出什麼消息。

  薛安都無奈之下轉向在豫州探查。豫州失蹤之人也多,無奈豫州到處都是門閥豪族,鄔堡遍立,宗主是連官府都管不著的,薛安都也不能派人進去搜查,線索找的更是困難。

  直至賀穆蘭大軍開拔到豫州,薛安都才剛剛收到境內遊俠兒的消息,說是一處佛寺內失蹤了三四個掛單的行人。

  薛安都原本是都已經準備動身去迎接賀穆蘭了,接到這消息擔心佛寺里的知情人逃跑,一邊命令豫州的衛兵先去圍了佛寺,一邊火速前往那間寺廟。

  至於迎接虎賁軍不力對他的前程有什麼影響、又對他的這些部下有什麼影響,竟是一點也顧不得了。

  他的副將劉元也是大族出身,雖心中佩服薛安都的義氣,可也對他丟下職責就跑的事情心中懊惱。無奈虎賁軍又不能不管,只能硬著頭皮出去迎接。

  好在賀穆蘭外表冰冷,性情倒還是和善,從迎接到大軍到駐紮成功,竟沒看到她有什麼不耐和不悅,一干武將才安了安心。

  安心之後不免又大罵薛安都,不管事情有沒有成好歹派人回來說一聲。帶了幾百個人出去,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連拜見都不來拜見一下,簡直是讓人背黑鍋背到死。

  花將軍是沒有不悅,再看看他身邊那個美貌的……呃……那啥,和嫩臉的親兵,已經堆了一臉“你們家頭頭居然玩忽職守”的表情,想來日後親近之人多吹吹風,花將軍沒脾氣也有了脾氣了。

  一直到了武官們都快撐不住想要跑的時候,薛安都這才姍姍來遲。

  看樣子他是一天都沒有好好吃飯喝水,當他被陳節領著走進來拜見的時候,賀穆蘭發誓她聽到了肚子咕咕叫的聲音。

  薛安都和賀穆蘭品級上是平級,他前來拜見,賀穆蘭也不能跪坐著拿大,兩人都起身客套,互相把面目看見,都在心中感慨對方的年輕。

  薛安都一直以為自己武藝在同齡人里少有對手,混得的軍功更是頗有些幸運在其中,旁人難以企及。

  誰料魏國出了這麼一個少年英雄,十九歲時名揚黑山,二十歲北伐柔然有功,親手斬殺大檀、麾下活捉吳提等人,二十一歲已經在平城有了官位和大宅,得到一干名媛愛慕,可謂是人生贏家一枚,早升起過對比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