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說是伺候人,小半高車人都露出了有些失望的表情。他們雖然是高車後裔,但自小在大魏長大,生活習慣已經和魏人沒什麼區別。他們嚮往的是在沙場上建功立業,渴飲敵人之血,而不是和一群高車人聊聊家長里短,噓寒問暖……

  眼看大戰在即,誰不願意多練練本事,好在日後出頭?

  李參軍掃了他們一眼便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又補充了一句。

  “我知各位平日勤練武藝,都是為了戰場殺敵,但此事做的好了,比殺敵來的功勞更大。這樣吧,若是諸位完成了軍帳的任務,待回返以後,我會稟明將軍,給各位軍功加上一轉,你們看如何?”

  這下,連若干人都有些嫉妒了,高車諸人都露出狂喜的表情。

  狄葉飛頭腦清醒,知道這等好事會給他們,一定不僅僅是要照顧這群高車歸民這麼簡單,他行了個軍禮,向李參軍問道:“不知如今歸附的是高車的哪一支部族,人數多少?李參將又想讓我們做些什麼呢?”

  “你姓狄?那來的搞不好還是你的同氏之人。”李參軍撫了撫頜下的鬍鬚,笑著說:“來者姓狄,帶著部族兩千餘人南下投奔我大魏。他自言自己只是狄姓一個小支的部族,但本將見他談吐為人,都不像是普通的高車老者。”

  “至於我想讓你們做什麼……”

  “一來嘛,自然是因為高車人遠道而來,對大魏並不熟悉,對黑山更是並不了解,有你們這群既懂鮮卑話又懂高車話的士卒在,高車人過的也會容易些;二來,他們初來乍到軍中也不能完全信任他們,你們要多多警醒,若發現他們有不對的地方,一定要及時向軍帳通報。”

  他看了看那座天穹廬。

  “軍中對高車人歸順的想法大都是‘他們之中多出名匠’,可為己用。但高車人口眾多,且分布柔然各處,應當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我參軍帳眾將商議了一陣,欲效法昔日張騫之時,從高車人那裡弄清楚柔然人的底細。你們都是高車人士,多與這支部族處好關係,問清高車有多少人已經起了反抗之心,境內又有多少其他胡族已經處於爆發的邊緣……”

  他意味深長的看著面前的這群高車人,尤其是狄葉飛:“這件事辦的好了,說不定是一項天大的功勞。”

  賀穆蘭原本只是冷眼旁觀的表情,待聽到“張騫”這個人名,頓時驚得凝神朝著李參軍看去,完全想像不出他竟有這樣的想法!

  他是想里通高車人,對柔然反戈一擊?

  那怎麼可能!

  茫茫糙原里,高車人散居四處,高車人又沒有王帳和王族,怎麼可能無緣無故突然齊心協力起來,做這種可能滅族之事!

  李參軍說的已經足夠清楚,這些魏軍中的高車人一聽他們責任重大,心中最後一點不樂意也都收了起來,皆點頭接令,發誓要辦好這件差事。

  狄葉飛難忍心頭翻湧的熱意,他雖不知張騫是誰,後面的話卻是聽得懂的。參軍帳想要多接納高車人,讓他們徹底反出柔然,這其中必定要有聯絡的可靠之人,而且身份必須值得雙方信任。

  狄葉飛一直想著建功立業出人頭地,做出一番足以讓人訝異的功績來,只是一直苦無門路。他若從軍中一層層爬起,由於他的出身低,至多不過是個雜號將軍就到頂了……

  可是這件事可是大事!若是辦好了……

  若是辦好了……

  他眯起眼,心中下定了決心。

  李參軍見眾人都聽懂了他的意思,便一指身邊的花木蘭和若干人等人,和他們說道:“這幾位是中軍帳下各位將軍的親兵。這支高車人目前歸中軍照看,各位若有什麼疑問和需要幫助之處,可以去鷹揚軍找這三位親兵。”

  他指了指賀穆蘭和若干人:“這是鷹揚將軍的親兵花木蘭,若干副將的親兵若干人,你們都是出自右軍,想來也都認識。”

  高車士卒們都笑了起來,表情熱絡地看向兩人,連連點頭。

  “這是獨孤將軍的親兵屋引達,獨孤將軍管著鷹揚軍的練兵之事,若是缺人手,可以找他。”

  李參軍所在的參軍帳人手不夠,他一天到晚忙的到處跑,自然不適合做那聯絡之人。中軍資源多人手足,真要有什麼事,找他們比參軍帳中還容易些。

  等安排完畢,李參軍便讓他們互相先熟悉一番,口中告罪有事要辦,準備先離開了。

  離開前,他讓兩個將官等會兒把這些高車士卒送到天穹廬那兒去,引見給狄氏這位族長,又囑咐等會兒賀穆蘭等人去趟參軍帳,還有事要請他們幫忙。

  李參軍來去匆匆,高車士卒們也不喜歡和這些高深莫測的軍師之流打交道,見他走了,反倒鬆了一口氣。

  “花木蘭,你在鷹揚軍過的如何?有沒有人瞧不起你?”一個高車士卒湊上前來,感興趣地問。

  “鷹揚將軍是不是真有萬夫莫敵之勇?花木蘭,你不會因為這個就不回右軍吧?兄弟們還等著你回去呢。”

  一群人嘮嘮叨叨圍著賀穆蘭問了起來,她禁不住有些受寵若驚,回答回答這個,問候問候那個,眼淚都要下來了。

  一旁靜立的素和君也沒想到賀穆蘭在右軍中有這樣的人緣,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那兩個軍帳派出來的將官更是驚訝莫名,頻頻低聲交談。

  若干人和狄葉飛面含微笑的看著賀穆蘭被問的滿頭冒汗,心中都各自舒了一口長氣。

  不管怎麼說,大家都在朝著好的方向越走越遠,這是件幸事啊。

  賀穆蘭回著大家的話,冷不防一旁的狄葉飛開口問了句,“花木蘭,剛才李參軍所說的‘效法張騫之時’是怎麼回事?”

  賀穆蘭被問的一愣,順口回他:

  “漢武帝時期,漢人和匈奴人交戰不休,漢皇想要徹底打敗匈奴人,便想要聯合當時處在西域的大月氏抗擊匈奴。他派了一個叫張騫的漢人率部出使西域,在西域聯繫對匈奴有反抗之心的諸國,又細心收集關於匈奴的消息。後來,他回到漢朝,隨漢朝的大將衛青出征立功,知水糙處,軍得以不乏,被封為博望侯……”

  這是著名的“斷匈奴右臂”的政策,學過漢代歷史的孩子人人都知道。至於後來這條刺探軍情的旅程變成了開啟西域貿易之路的起點,就算是漢武帝,也沒有想到過有這樣的好處。

  “咦,你讀過史?”

  素和君頗感意外。

  “花木蘭,你懂得真多。”

  若干人自認看的漢書龐雜,對這段歷史都不太了解,更別說一下子說出張騫的名字。

  賀穆蘭答完以後才想起來身邊還有個白鷺頭子,心中頓時警覺,不以為然地說道:“在家也曾看過些漢書,這故事還是以前家中舅舅告訴我的。”

  花木蘭的舅舅是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只可惜身子弱,一直靠花木蘭的父親接濟著過日子,後來還是撐不住去了。

  她此時用這個搪塞,也不算太虛假。

  一群高車男兒聽了花木蘭所說的張騫之事,對自己此行的任務更是感覺重任在肩,頓時士氣滿滿,想要立一番大功勞。

  那兩個將官也沒想到賀穆蘭隨意說了幾句話便起到這般的作用,心中滿是感慨的將他們帶到高車人的地方。

  高車人逃了半年,好不容易才找到安身之地,又有魏人送衣送食,各個都是喜氣洋洋,見魏國的將官又帶了二十幾個年輕人過來,一邊派人去把指揮族人搭建天穹廬的族長叫來,一邊笑語吟吟的前來迎接。

  當聽聞這些人都是軍中的高車後裔,人人都會高車話,來幫助他們的,這些高車人們紛紛都行禮道謝,當下也不客氣,拉著為首的狄葉飛就打量了起來。

  【原來魏國也收女人打仗啊?這位姑娘長得真好看,今年多大?許了人家沒有?在軍中住哪兒啊?不會和這些男人住一起吧?】

  一個年老的老嫗越看狄葉飛越喜歡,絮絮叨叨說了半天。

  【老阿媽,我是男人。】

  狄葉飛默默地抽回了手。

  【咦?原來魏國的水土這麼養人,男人也能如女人一樣美哇!】

  那老太太張嘴又贊,狄葉飛的臉色已經黑到不能再黑。

  好不容易軍中不怎麼拿他長相說事了,這下高車同族又來說!

  什麼叫和女人一樣美!

  一旁的賀穆蘭聽不懂高車話,但見到狄葉飛僵硬的表情便知道大約又是拿相貌說事了。這自古到今,老太太都喜歡長的帥或者漂亮的小伙子,被拉著談笑也是正常。

  她看著周圍高車同袍忍俊不禁的表情,也偷偷扯了扯嘴角。

  另一個面善的小伙子也被一個中年人拉住了,不過卻不是夸相貌的,這人一張嘴,就是一連串的工具:

  【我們在路上丟了不少東西,既然你們來了,勞煩幫我們搜集一些。我們要兩百斤木炭,一百斤石墨……此外,我們太久沒有吃青色的東西了,有些人身上已經開始潰爛,能不能給點蔬菜……還有……】

  他一口氣說了一大堆東西,最後笑著看著那個已經呆愣住的小伙子,【高車人也不會讓朋友白忙活,我們來的時候帶了不少好刀,我們願獻給大魏,換取在這裡生活的物資。】

  這話一出,聽懂了的人都開始動容。

  高車人會起一種火爐,溫度比一般的火爐要高,製造的刀劍極為精良,柔然百分之六十的兵器都來自於高車人的鑄造,所以高車的刀劍很是有名。

  那小伙子原本已經聽暈了,待得知可以拿好刀換,立刻打起精神,和他回話:

  【剛才實在是沒聽清楚,勞煩再說一遍?木炭,石墨,還有什麼?】

  高車人對北魏的鮮卑人還有一定的防備,可在同樣外表、同樣語言的同族面前卻是十分自然,當下又說了一遍,並且拉著他們就往空地的地方走,準備帶他們去看看正準備搭起來的制皮帳子。

  賀穆蘭和若干人等人來,是在高車人和軍中起到聯絡的作用的。這些高車人最後要了什麼東西,還是得賀穆蘭等人向軍中去索要。

  狄葉飛不懂文字,其他眾人也都不懂,這讓她有些發愁。

  若是要的東西多了,說的東西多了,他們到底要怎麼才記得住呢?

  總不能硬生生背了過來轉述吧?

  賀穆蘭和若干人說了自己心中的疑慮,若干人聽了也覺得是個麻煩,正在此時,賀穆蘭身邊的素和君突然怯生生開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