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知道兒子的意思,周母問過醫生後,也沒有阻止。但京市的活也不是那麼好找的,而周母中人的活以周衛興目前的身體狀況是做不了的。

  中人需要到處跑,沒有一定的體力是幹不了的。

  但不費體力的活,想要遇上相當的困難。

  而況葉找上門了,不正好是瞌睡來了送枕頭麼。

  聽完況葉的要求和條件,周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家兒子。

  況葉上門其實也有這個意思,作為周衛方的室友,周衛興的事他也聽說過。

  想到周母之前跑上跑下,他這邊省了不少精力,他自然也願意問問周母這邊的想法。

  最後一拍即合,寒假結束後,周衛興幫忙守四季茶水鋪。

  況葉這邊開得待遇也不錯,除了最初兩個月工費每月給二十,後邊要是周衛興一直幹下去,工費先漲到二十五,還有按照銷售量的百分之二的提成。

  茶水鋪離周家有些距離,每天來回不方便,後邊的住房也可以給周衛興住。至於吃飯問題,當初修繕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事,後邊的屋子也是可以開火的。

  至於帳目的問題,況葉這邊也不怕。

  因為一個藥包是有固定的加水量的,用了多少藥包就能算出具體的銷售量,折損也有一定的範圍。

  至於偷工減料這事,況葉也和周衛興談過,要是出現這個問題,他直接不用來了。

  畢竟一旦偷工減料,影響的是茶水鋪的信譽問題,有些口舌靈敏的老顧客,也是很容易察覺出有沒有問題的。

  因為和周家人的關係,況葉並不希望事情走到那一步,現在只看周衛興這邊了。

  寒假結束的前一周,周衛興就到了茶水鋪這邊,況葉讓他熟悉一下店裡的流程,以及教他怎麼熬煮。

  八種藥茶,況葉在計劃的時候,就做了一定的保密手段。

  一般的熬藥手法,熬煮出來的效果會降低不少,每種茶都有不同的熬煮方法。

  至於藥包裡面的藥材,也不用擔心有人復刻,裡面有意味藥材,是他炮製的成藥,也是最為關鍵的原料之一,熬煮過後就基本上找不到藥渣了。

  哪怕是拿到這味成藥,想要複製,也相當的困難。

  所以他這門生意,其實可以算是獨門生意。

  周衛興熟悉了茶水鋪的所有流程,況葉也就把店鋪的事交出去了。

  除了每個月供貨和查帳,他就不怎麼把精力放在這上面。

  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忙著學習的時間過得飛快,一晃一年的時間就過去了。

  新的一年開始,八十年代正式到來。

  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京市的人和事也在飛速的發生著變化。

  況葉城東的茶水鋪,經過一年的經營,淨利潤竟然有近三千塊,這讓況葉手上的存款幾乎翻了一番。

  究其原因,也是茶水鋪經營日久,口碑也逐漸打了出去,每日的銷售量如今接近三十塊。

  雖然茶水鋪每一季售賣的茶水只有兩種,但每一季的茶水,都應對這氣候的變化,春夏秋冬各不相同。

  特別是,冬季的驅寒、夏季消暑的茶飲,讓四季茶水鋪在周圍的人氣不小。

  通過這一年,況葉也算摸清楚了周衛興的為人,的確是值得信賴的雇員。

  為此,他還根據周衛興的身體情況,專門配製了兩種藥茶,算是特別的員工福利。

  配合治療,加上況葉提供的藥茶,經過一年時間的休養,周衛興如今也差不多恢復過來了。

  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都在感嘆他的恢復力。

  況葉一年的花銷不大,每個月還有學校的生活補貼,現在手上的存款又有了六千左右。

  看著手上的存款,他心底又有了購房的想法。

  新的一年,況葉又找到況母幫忙,最後在上半年的時候,再拿下了一間和城南一樣大小的鋪面。

  一年的時間,市面上的鋪面價格又漲了,這一次他手上的存款縮水四千。

  不過市面上的鋪面價格漲價,也並不是一件壞事。

  官方對私營經濟的政策愈發的寬鬆起來。

  就在去年九月的時候,中央強調了「要適當發展不剝削他人的個體經濟」。

  因為政策的變化,京市的小攤販多了起來。一些家庭作坊,也逐漸恢復了經營。

  不過隨著私營經濟的逐漸放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僱人的問題,個人經營始終人手不足,影響生產經營。個體戶想僱人,又有些顧慮。

  最後官方也給出了方案,政策上放鬆了些,允許每一戶請一到兩個幫手,如果是有特殊技藝的學徒,可以放寬至五人。

  還有場地問題,攤位的租賃,流動商販造成的管理困難問題,這都使得固定的鋪面現在的價格上漲。

  這些況葉倒是沒什麼擔心,不過官方也在積極的解決。

  還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原材料的進貨問題,隨著經營人員的增加,進貨難就成了一大難題。

  主要是個體戶們,每人的每次的進貨量少,一些相關的部門無法一視同仁。

  況葉這邊也遇到了相關的問題,藥材這邊到是好解決,但另外的原材料就有一段時間出了問題。

  茶水鋪的銷量增加,原材料的需求也擴大不少。遇上原材料緊缺,讓況葉著實頭疼了一段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