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了他的加入,知青宿舍一下就有了七個知青,雖然還住得下,但有些稍顯擁擠。

  為此九大隊這邊也考慮再建新宿舍的事,不過目前還沒確定下來。

  新修宿舍這件事還沒定下來,春季招工的事又有了消息。

  而這一次有了劉洪安和石麗華他們這些帶隊幹部的協助,這次招工的事朱靜等符合條件的知青,倒是沒之前那麼忙亂。

  不過這次的名額不多,四月初結果出來的時候,九大隊這邊的幾個知青沒有一人被選上。

  落選的朱靜,從最開始的招工到現在已經參加了不少次,其心態都有些崩了。

  最後還是石麗華這邊給其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讓她把心態調整過來。

  況葉對此事,稍微關注了一番,也感受到了帶隊幹部帶來的改變。

  這段時間,其實不只是九大隊,其他生產大隊的知青,也因為帶隊幹部的到來受益不少。

  就比如,有些作風不是那麼好的生產大隊,在此的知青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經由帶隊幹部的努力和調解,讓其生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劉洪安等帶隊幹部,也會不時的前往各個生產大隊隨訪,甚至有時候還會在大隊上停留幾天。

  這樣一來,也算是一種震懾。

  當然帶隊幹部的到來,不僅僅是知青受益,生產大隊這邊也有不小的好處。

  知青中也有一些不安分的成員,帶隊幹部也擔任著教導的職責。

  能夠被選上的成為帶隊幹部的,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且大多數是黨員,像劉洪安他們這個年紀的不少。

  他們做事有手段,面對這些思想上有問題的知青,自然有辦法解決。

  這樣一來,也算減輕了這些知青所在的生產大隊的負擔。

  況葉上工的時候,聽著隊員們八卦閒聊,不用特意的打聽,關於知青帶隊幹部帶來的改變,哪些生產大隊有什麼新聞,也基本上不會錯過。

  不過隨著四月的來臨,「雙搶」的忙碌襲來,他和隊員們的精力就沒有到多能分到這些事上。

  等到五月的時候,另外一件事成為了隊員們的話題中心。

  儘管五月也忙碌不已,但這事對於隊員們的觀念衝擊太大,因而反應比較激烈。

  上個月的時候,縣城的火葬場竣工,縣城開始革新殯葬舊俗,提倡火葬。

  這對以土葬為傳統的當地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儘管在五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國家領導人就提出推行火葬,簡化葬禮等,甚至一批領導人帶頭做示範。

  但火葬還是不被廣泛的接受。

  畢竟在傳統的觀念中,入土為安才是身後事的好歸宿。而火葬遺體被火化,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這幾乎和他們觀念中的挫骨揚灰差不多。

  除了這個最重要的原因,還有其他比如葬禮簡化、公墓等客觀因素,都是火葬不被廣泛接受的原因。

  雖然火葬場的建成,以及殯葬舊俗的改革,現目前還和農村沒太對關係,但隊員們還是對這事議論紛紛。

  一些看得比較遠的人,甚至擔心起他們自己的身後事。現在縣城開始提倡火葬,但政策一旦開了頭,涉及到農村是遲早的事。

  對於隊員們的討論,況葉在一旁不發表太多的意見。

  他自己能接受火葬,並不意味著其他人能接受。

  哪怕是在他原本的時代,農村已經提倡火葬多年,但老一輩還是大多不願意的。

  就是他自己已經逝世長輩,在生前都特別的囑咐過後輩,不想進行火葬,為此還在生前給自己造好了棺函,甚至埋葬地點都早早的建好。

  不過這件事畢竟目前和農村還沒太多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隊員們對它的討論也逐漸消失,有其他的事情吸引了他們的關注點。

  六月初,況葉按照慣例給衛生院送藥。

  夏季天亮的早,他背著背簍騎上車早早的出了門。

  在經過豐水到三匯這條主路的時候,一場意外,讓他的行程耽誤了不少時間。

  正騎著車不斷前進的他,看著前方轉角處出現了一隊追逐的身影。

  跑在前面的漢子,也在第一時間發下他,不由的眼前一亮,奮力的加快了速度朝著他襲來。

  緊跟在漢子身後的一行人,跟著轉過彎道也發現了這一情況,其中一人大聲的朝著況葉這邊喊道。

  「小心!」

  喊話的人,儘管隔得老遠,況葉卻是一樣就認出了是武裝隊的林隊長,其身後跟著的也是他那一隊的隊員。

  而朝他奔來的漢子,帶著明顯的惡意。

  很明顯,他遇上了一場抓捕行動。

  不過和上次單獨面對兇徒不同,況葉的情緒平穩了不少,就他如今的體能和身手,對付快到跟前的漢子相當的容易。

  聽到林隊長的提醒後,他乾脆及時的剎車,迅速把車停到路邊再上前幾步,擋在了漢子前進的路上。

  漢子的目標不是他,而是停在後邊一點的自行車,靠近他的時候試圖繞過去。

  但況葉的動作比他更快,直接照著漢子的腰腹部提了一腳,雖然控制了一些力道,卻也讓漢子倒退了好幾步並仰面摔倒。

  路面沒有做硬化處理,但已經有好幾天沒下雨,加上整條主路平時來往的人不少,就算泥路也讓漢子直接摔蒙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