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詹事府衙門的所在,是禁中大內御溝的東面,酉時已過,早到了散衙的時候,許昌平仍坐在府衙中,一個小小主簿,自然無人留意他在做什麼。何況今日正官在本部,未到衙內,眾人又心中歡喜,也沒有幾人先走,是故他倒也並不算扎眼。許昌平此刻便是嘴角銜著一抹笑,冷眼望著自己的頂頭上司們聚在一旁眉揚色舞,口沫橫飛。雖離得遠了,但到底興致上來,免不了高聲大氣,終有些隻言片語落入了他的耳中。「顧家人到底還是有幾分硬本事的,不然能夠撐過這麼多年?」「是極是極,自太宗朝始,到如今已近七十載,戚畹之族,實屬難得了。」「這一仗打得不順,聽聞聖上也是憂心成疾,不想突然峰迴路轉,到底是天佑我朝,大司馬此番可是不世之功啊。」「正是,雖說聖意近年來頗有些壓制外戚之意,待得東朝接了大統,只怕這顧氏又是一番新光景了。」「新光景?呵呵。」「呂府丞覺得這話好笑?下官倒是要請教了。」「本官何曾笑了?」「列位皆聽得清楚,府丞大人是什麼意思?難道是笑我說的東朝……」「喝呀,兩位大人,我們是在說大捷,哈哈,大捷麼。」他們烏烏泱泱,鬧得不堪,許昌平覺得多留無益,嘆了口氣起身,走到眾人面前揖道:「諸位大人,卑職先行告退了。」眾人正說的得意,哪裡去理會他,許昌平遂拂了拂袖子逕自出去了。

  其時晚照方好,半天斜陽徐徐鋪開,如流丹,如吐火。映得瓦釜飛甍流光錯彩,青槐弱柳含翠耀金,街上熙來攘往的行人,頭臉衣衫也皆成了朱赤之色。偶有官馬過鬧市,攪起漫天紅塵,看來明日又是太平盛世里的一個晴好天氣。許昌平猛可里倒是想起兩句話來:「田單破燕之日,火燎於原;武王伐紂之年,血流漂杵。」太子說的那句「他們都是我的子民」,雖是煌煌正論,但他聽的時候也並不以為然。此時在這普天祥和下,反倒微微覺得有折心錐骨的疼痛。

  太子此刻早已被皇帝召入晏安宮中,卻破天荒沒有同召齊王和趙王。見了他的面,也是頗為歡喜的樣子,笑道:「朕早就言過不必擔憂,這捷報果然就已經送到了。」定權亦笑道:「陛下聖明。」皇帝與他言笑了片刻,忽似想起一事,將軍報原件遞給定權,道:「你舅舅在上說斬首四萬餘,折損近三萬,慘勝如敗,在奏報里向朕請罪,你以為如何?」定權展開奏報,略一過目,回道:「此戰甚是艱難,將軍想也已行盡全力。不管如何,總歸是勝了。陛下還是宜嘉獎將士,論功行賞。至於顧將軍處,可不事賞罰,敕令他以為後事之鑑即可。」皇帝笑道:「你終究不肯替你舅舅說話呀。此役便是遷延過久,若能速決,倒不致於如此。只是前方有前方的難處,也怨他不得。太子身處九重宮中,雖不能親臨親蹈,卻也要知道明白體恤。」定權垂首應道:「臣謹遵聖誨。」皇帝看了定權一眼,道:「你舅舅今次還是立了奇功的,朕的意思是,叫他安頓好了軍中,回京來一趟罷。一來可以慶功獻俘,張揚我朝天威;二來朕也想同他當面說說決戰的錢糧準備;三來你們甥舅也許久未見,不說朝上公事,私下一家人也可團圓。你如何看?」定權將奏報雙手遞還,回道:「全憑陛下主張。」皇帝道:「如此便好,你去告之秘書台,讓他們擬敕給顧思林,叫他旨到後兩旬之內,入京述職。」又笑道:「今晚不必出宮了,留下來陪朕用晚膳吧。」定權躬身答應,隨著皇帝一起出了晏安宮。

  皇帝的敕令第二日便由快馬送出了京師,顧思林返朝的消息頃刻上下傳遍。一時間西苑及刑書吏書以及東朝宮官禮書和幾個侍郎的門前也有了幾分門庭若市的樣子,只是定權除了入宮,便閉門不出,不論戚族還是吏員,不肯輕易再見半人。饒是如此,仍生怕皇帝起忌,後來索性聲稱中了暑熱,向皇帝告了假。皇帝亦明白他的顧慮,不過在心內罵了兩句豎子狡猾,便下旨令他榮養,又親派了御醫時時過西苑去看拂。定權遂終日窩在自己閣中,專等著顧思林進京的日子。

  他雖是極力掛念著母舅入京一事,但既身處西苑,內言不出外言不入,也慢慢安下心來,只是寫信告知張陸正等人,令他盯緊了省部中的口風動態,又囑咐他及諸人慎言慎行,萬不可去攪和顧思林反朝的事情,尤其不可於御前妄做議論云云。信既送出,一時無事可做,盡日裡寫幾筆字,讀兩句書,倒也樂得幾日清靜。

  一日午睡醒來,見窗外雲淡風輕,晴絲裊裊,只覺日長無事,又掛心池中菡萏開放否,遂換過衣服,慢慢踱到了後院水榭。方坐下便聽周午差人來報,說大內來了敕使。定權不知何事,只得叫周午先將來使迎了進來,自己又折返回去換了公服,一番折騰不免又是滿身躁汗。到了正廳一看,立等的卻是王慎,不由笑道:「奴子們不懂事,也不知道報告一聲是常侍來了,倒勞煩常侍多等了許久——只是我也沒有想到,陛下總算捨得放常侍出宮了。」王慎笑道:「是臣自己討來的差事,今年這最後一茬櫻桃,今日送入的宮中。陛下說殿下害暑,想必胃口不振,吩咐給殿下送些過來。又囑託說殿下身罹暑熱,要少飲冰。」定權連忙跪倒叩首道:「臣惶恐,勞陛下掛心,請常侍代為上達,臣叩謝天恩厚愛不盡。」王慎避至一邊,待他做作完畢,扶起他笑道:「殿下忒多禮了,大熱的天氣,何苦還穿做這副樣子?」定權一面吩咐周午將櫻桃收起,又笑對王慎道:「常侍且稍坐,我這裡可存了好茶,我親自來點,常侍嘗一盞再走。」王慎笑道:「來日再叨殿下的光罷,臣這便回宮復命了。」定權方欲挽留,又聞王慎輕聲道:「陛下想讓齊王一同主持郊迎的事宜,已經照會了禮部。殿下現在去同詹事副詹說說,只怕還阻得住。」定權一愣,方回過神道:「我知道了,多謝阿公。」王慎悄悄嘆了口氣,方欲辭退,忽聞定權道:「母后薨時,將我託付給了阿公。我獨身在宮內住的幾年,也全賴阿公照拂。這些事情,我總是記在心上的。」王慎聽到他提及舊主,倒也覺得心酸,揉了一把眼角道:「老奴有本事的地方,總是向著殿下的。沒本事的地方,殿下也勿怪。」定權點點頭道:「我只是這麼一說,我又何嘗不知道阿公的難處?」又說了兩句好話,到底叫周午取出了兩餅小龍出來,才親自送王慎出門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