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和親王說起這個就精神,「這麼說吧,他們家兄弟仨,人稱彌渡小三蘇。」

  永璋眼睛亮晶晶的舉手,「我知道我知道,三蘇是蘇洵、蘇軾、蘇轍。」

  「不錯不錯,永璋學的很不錯,唐宋八大家裡的三蘇就是他們仨。」和親王誇了幾句繼續說道,「蘇霖渤兄弟三人是『小三蘇』,他本人為官清正,之前當御史的時候沒人敢惹,他弟蘇霖浩是廩生,前兩年以一首描繪天橋掛月之景的詩名揚京城,另一個弟弟蘇霖潤是乾隆二年的進士,在翰林院幹了幾年就外放出去當知縣,據說頗有名士之風。」

  小豆丁們:哇!

  乾隆白了他們一眼,「蘇家在朝為官的不只這兄弟三個,你就記住他們仨了。」

  「那是,小三蘇呢,這要是再記不住豈不是顯得弟弟我很沒見識?」和親王笑嘻嘻回了一句,一拍腦袋補充道,「想起來了,二十一叔之前提到過,蘇霖潤在衡水當知縣。」

  小果親王對衡水這個地方肅然起敬,連帶著對素未蒙面的蘇家三兄弟多了分敬畏。

  乾隆揉揉腦袋,讓小傢伙們去找永璧兄弟幾個玩,大人談正事兒不適合小孩子在場。

  弘曕覺得倆哥哥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可能會有點血腥,識相的帶上侄子們離開。

  希望那位自信爆棚的馮起炎馮先生能平安無事抵達寧古塔,世間少了他這麼個奇才是奇葩界的一大損失,慘遭流放是他的不幸,卻是兩位表妹的幸事。

  弘孟德如是道。

  只會搗亂的臭小子們跑出去玩,留在房間裡的兄弟倆相顧無言,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山西,又是山西。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個學政搞壞了當地學風,影響也是遺臭萬年。

  遠的不說,就最近幾年,山西的事兒就一出接一出。

  學政喀爾欽取錄不公,布政使薩哈諒操守不清,巡撫喀爾吉善非但不覺得同僚有問題,甚至還自認為政績不錯,特意上奏討要頂戴花翎。

  頂戴花翎?給他個大嘴巴子還差不多!

  乾隆當時就直接把人罵了回去,喀爾欽和薩哈諒的所作所為都傳到了他的耳朵里,身為巡撫的喀爾吉善還置若罔聞,他要是再不發火,滿朝文武是不是都以為他是瞎子聾子?

  喀爾吉善不是真的沒本事,他就是假裝什麼都看不見,可是山西的事情已經傳到皇帝耳朵里,他要是不在欽差大臣過去之前查出個子丑寅卯,要抓起來下獄問罪的就得加他一個。

  有壓力就有動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喀爾吉善就寫了封長長的密折送到京城,不管是喀爾欽還是薩哈諒,全都賣的乾乾淨淨。

  喀爾欽是學政,主管一省科舉事務,可他卻在科舉考試中弄虛作假,收了賄賂後甚至讓考生冒名代考。

  科舉考試乃是為國選材,這種事情豈能弄虛作假?

  重罰!

  還有薩哈諒,堂堂布政使貪污稅銀也就算了,還縱容家僕勒索下屬,以「借」為名強行奪取他人家產,甚至和喀爾欽一起買賣人口,這能行?

  朝廷對人口買賣向來是從重處罰,民間抓到拐子直接打死的事情都有,他們身為省里的高官不說以身作則還淨幹些喪良心的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重罰!

  皇帝剛處置過盧焯受賄的案子,轉頭山西官場的現狀又給了他當頭一棒,氣的他恨不得親至山西肅清吏治。

  要不是幾個軍機大臣拼死攔著,乾隆不是干不出御駕親臨山西的事情。

  理親王的事情塵埃落定之後他就開始著手整頓官場,地方上七個總督換了五個,十七個總督換了十五個,京城六部尚書全部換成他提拔上來的人,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愣是來了場大換血。

  他已經不是剛登基時什麼都要參考別人意見的皇帝,而是摸清楚情況站穩腳跟的皇帝,只要不太超乎常理,他幹什麼都沒人敢攔。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要提拔新人,連張廷玉和鄂爾泰這兩位輔政大臣都有退場的意思,其他大臣自然順著皇帝的意思來。

  不順也沒辦法,胳膊扭不過大腿,他們還能棄官不干咋滴?

  喀爾吉善賣了喀爾欽和薩哈諒,在定罪的時候被皇帝以「失察」的名頭訓斥了一頓,和兩位同僚的下場相比可以說幾乎沒有處罰。

  就在他覺得他這是將功贖罪贖到了點子上的時候,更大的麻煩落到了他的身上。

  地方官員貪污受賄理政不公這種事情理應由地方督撫來彈劾上報,但是山西的官員上下串聯沆瀣一氣,皇帝都有所耳聞了督撫衙門還不曾上摺子,說明當地的官員全都無可救藥。

  乾隆皇帝年輕,可他的手段並不年輕,既然地方官全都靠不住,一事不勞二主,那就讓喀爾吉善繼續干。

  乾的好高升,乾的不好就一起涼涼。

  現在看來,喀爾吉善乾的似乎不怎麼樣。

  乾隆皇帝危險的眯了眯眼,開始琢磨什麼時候招人回京述職。

  和親王在心裡為可憐的喀爾吉善默哀,雖然但是,他覺得這次事情還真不能全怪人家喀爾吉善。

  皇帝給他下軍令狀,白紙黑字寫著「自今以後,晉省吏治,全問之於汝,二三年後,若無起色,汝其甚之」,喀爾吉善只要不傻就絕對不會什麼都不干。

  可他之前是京官,去山西當巡撫是頭一次外放,在當地一點根基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