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三個貴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安雲月這麼說來,花語嫣還真是個很特別,與眾不同的奇女子,只可惜,傅青廷沒有親眼見過花語嫣。

  「王爺,你說這世上,有花仙嗎?」安雲月問道。

  「沒有,這世上,根本就沒有鬼神。」傅青廷說道。

  「若是沒有花仙,沒有鬼神,為何世人會說,邵家的人,都是魔鬼轉世?」安雲月看向傅青廷,又問道。

  「邵羽辰是人,邵家的每一代人,也都是人,他們同天下所有人一樣,都是血肉之軀,只因他們過於強大,於是,被世人賦予了傳奇色彩,將他們認為是魔鬼轉世。」傅青廷說道,「據我所知,也不是親眼所見,只是聽說。說邵家的孩子一生下來,就要接受嚴格,甚至是不人道的訓練。

  他們會將不足月的嬰兒泡在冰寒刺骨的冷水裡,會讓小孩餓上三天,與同樣餓上三天的狗,甚至是狼搶食。會將孩子丟進山谷,必須要獨自面對黑夜,獨自面對猛獸,獨自面對危險。他們還會將燒紅的烙鐵燙在孩子身上,並且,不許喊,不許哭。每天只給兩個時辰的睡覺時間,其他時間全部都要練功。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殘酷的訓練方法,他們要自己的孩子變強,強大到能以一敵十,以一敵百,以一敵千,甚至是以一敵萬。邵家的人,從小開始,便經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嚴酷訓練,自然,要比常人強上數倍,數十倍,甚至是百倍千倍。」

  傅青廷認識邵羽辰的時候,邵羽辰還是一個四歲多大的孩子,卻已經比宮裡面的侍衛還要厲害。

  傅青廷不知道,年幼的邵羽辰,都經歷過怎樣的訓練,也許不及他聽聞的那般殘酷,也許有過之無不及。

  然而,傅青廷在年幼時的邵羽辰的眼神里,卻沒有看到痛苦,而是堅韌。

  邵羽辰從小便立志,長大以後,要成為一個比他父親還要強大的人,為此,他可以接受任何殘酷的訓練。

  慕容楓曾對安雲月說過一些有關於邵羽辰,還有邵家的事情,卻沒有說過,邵家的每個人從出生起,便要經歷各種殘酷的訓練,用傅青廷的話來說,那簡直就是非人道的訓練。

  之前的安雲月,對於邵羽辰的過去,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確實,除了他的名字,她不知道有關於他的任何事。那時候的安雲月又豈會想到,邵羽辰的過去竟然經歷了那麼多的事,受過那樣殘酷的訓練,吃過那麼多的苦頭。

  安雲月知道的有關於邵羽辰的事越多,她對他,便越發的心疼,她不禁又想起,還在松坪崖的時候,邵羽辰獨自一人站立在懸崖邊上那道既冷漠又有些孤獨的背影,那個時候,目視著遠方的他,究竟在看著什麼,心中又到底在想著什麼?

  「聽人說,邵家的人,都活不過四十?」安雲月說道。而邵家的人,確實沒有一個人活過四十,安雲月想知道,邵羽辰是不是也活不過四十。

  「邵家的人,之所以沒人活過四十歲,那是因為,所有人在四十歲之前,都在戰場上戰死了。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就算是邵家的人,也逃不過戰爭的殘酷。」傅青廷說道。「邵家的每一代人,為抵禦外敵,為保家衛國,不惜戰死沙場,他們是鐵骨錚錚的軍人,是該被世人永記的英雄。」

  「那邵羽辰呢?是好還是壞?」安雲月問道。

  「站在世人的角度,邵羽辰幫著太子,是助紂為虐。但站在邵家的立場,他們只是遵照先帝的遺詔,輔助太子登基而已,並沒有任何過錯。於先皇,於朝廷,邵羽辰也是在盡忠。如果邵羽辰幫著本王,也會同本王一樣變成叛逆之臣。

  歷朝歷代,帝位之爭,從來都是殺戮無數,血流成河,天下生靈塗炭。先帝便是由此考慮,才會下那樣一道遺詔。國家正已處於衰亡之際,內有憂患,外有他國虎視眈眈,這個時候,國家經不起內部的自相殘殺,邵羽辰幫著太子,興許,也是為了穩定國邦,避免其他國家趁虛而入,侵略我國。倘若真的打起外戰,那時候,死的人會更多。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有自己的處世之道。同一件事,有的人會認為對,有的人會認為錯。而所有人以為對的事,也許百年之後,才發現是大錯特錯。不管是事也好,人也好,都不能簡單的以對錯來論。

  就拿本王與太子相爭這件事,又有誰能肯定的說,本王一定是對的?只是本王選擇這麼做而已。本王有自己的選擇,邵羽辰自然也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而且,本王始終認為,邵羽辰與太子,並不是一樣的人。

  不管邵羽辰這次的選擇是對還是錯,但邵家對於朝廷的忠心,還有為天下做出的犧牲,是誰也無可否認的。

  就算有一天,本王與他兵戎相見,死在他劍下,本王也不會怨恨他。

  因為,我們的路,都是我們自己選的。」

  傅青廷的話,安雲月都聽懂了。其實,她心裏面,只是不想傅青廷和邵羽辰兵戎相見而已。

  雖然,邵羽辰殺了她父親,但安雲月還是不希望,她當初真的救錯了人。

  「王爺,該你說了。」安雲月說道。她說了那麼多,該輪到傅青廷說了。

  傅青廷在想著,他該從哪裡說去,而那些事,他也從未向人提及過。但既然是他提議說說各自的事,安雲月已經說了,他也不能什麼都不說。

  「本王這一生,一共遇到過三個貴人。」傅青廷一邊回想著,一邊說道,「第一個貴人,是邵羽辰。」

  安雲月沒想到傅青廷提到的第一個與他有關的人名,竟然是邵羽辰,而安雲月,只是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

  「本王的母妃,是宮裡的一個宮女,興許是因為,本王的母妃出身卑賤,也有可能是因為,父皇只是一時興起才寵幸了母妃,父皇只寵幸過母妃一次,便沒有再理過母妃,後來,母妃懷了身孕,太監傳旨,封了母妃一個常在。但是,父皇既沒有來看望母妃,也沒有任何賞賜。八個月後,母妃早產,生下了本王。即使這樣,父皇也沒有來看望母妃。

  母妃受父皇冷待,在後宮中,她又只是地位最低下的常在,所以,母妃經常受到其他妃嬪的欺負,就連太監宮女,也不將母妃放在眼中。那段日子,母妃在宮裡面飽受欺凌。終於,在本王兩歲的時候,那是一個月圓之夜,母妃投河自盡了。

  宮裡的太監向皇上稟報了此事,皇上讓太監自行處理。於是,太監讓人將母妃的屍體從河裡撈起來後,讓人帶出宮,隨便找地方埋了。」傅青廷母妃死的時候,他還小,還什麼事都不懂,也還沒記事。關於她母妃的事,都是後來,從其他皇子欺負他時罵他的話里拼湊出來的,而他長大後,又從宮裡的老宮女老太監那裡知道了一些。他母妃在宮中的遭遇,大致上應該就是這樣。而時至今日,傅青廷都不知道他母妃被埋在了哪裡,他唯一能為她母妃做的,僅僅只是為他母妃立一塊靈位牌。

  「母妃死後,本王便由嬤嬤撫養。」傅青廷接著說道,「後宮,是弱肉強食的地方,過去,宮裡的妃嬪欺負母妃,母妃死後,皇子和公主們便欺負本王。嬤嬤讓本王忍,不管受再大的委屈,被罵也好,被打也好,一定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忍一忍就過去了,千萬不要和其他皇子起衝突,絕對絕對不能動手,不然,本王會落得和母妃一樣的下場。

  本王將嬤嬤的話牢記心中,事實上,嬤嬤的話是對的。

  對於宮裡的所有人,不管他們如何辱罵本王,或是對本王做什麼,本王都忍。直到忍到他們對本王失去罵的興致,和捉弄的興致。

  那時候的本王,從沒想過,自己在宮中的處境會有所改變。本王一心想著,等長大以後,便離開皇宮,離得遠遠地,永遠也不要再回到這個地方。

  直到那天,年幼的邵羽辰進到皇宮,與皇子們一起讀書。其他皇子欺負本王的時候,他挺身而出,並站在本王的面前,擋住其他皇子砸過來的雪。

  本王也不知道那時候的邵羽辰是怎麼想的,或許是覺得其他皇子都欺負本王,覺得本王可憐,所以之後,他事事都替本王出頭。

  邵羽辰與本王是兩種人,本王什麼都能忍,但他只要有看不慣的事,便會出手。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只要他認為他們錯了,他都敢教訓。

  邵羽辰的父親是堂堂的大元帥,在朝中位高權重,而邵羽辰是大元帥的獨子,將來的大元帥,就連皇子們也不敢輕易得罪邵羽辰。

  因為邵羽辰庇護本王的關係,宮中其他人對本王的欺負,有所收斂。至少,不敢明目張胆的罵本王,用石子砸本王。

  所以,邵羽辰對於本王而言,是本王生命里的第一個貴人,他是第一個挺身而出,保護本王的人。因為他,本王在宮中的處境才有所改變,也因為他,本王才能遇到之後的兩位貴人。

  小時候的邵羽辰,是個很正直的人,他一直努力變強,終有一天,他要強過他父親。

  本王與邵羽辰,雖然只相處了短短的半年,卻將他,當做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本王立志,自己也要變強,因為只有強者,才能入得了他的眼。

  那年,邵羽辰五歲,他隨父一起出征。

  他與本王約定,打了勝戰以後,便會凱旋歸來。

  從那以後,每次聽說前線有軍隊回來,本王就會跑出宮去,但始終,沒有看到他回來。

  兩年後,邊關傳來消息,說大元帥的大軍與哈圖國的軍隊經歷了一場惡戰,我軍傷亡慘重,就連大元帥也受了傷,而邵羽辰則在交戰中,不知所終,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所有人都認為邵羽辰死了,因為死無全屍,所以才找不到屍骨。

  他真的就這樣死了?本王不信。

  可是,從那以後,就再沒有邵羽辰的消息。

  很快,邵羽辰的名字,還有關於邵羽辰的事,便淡出了朝廷、皇宮、百姓的談論話題,他被所有人,快速的遺忘著。

  但本王始終認為,他不會那麼輕易死掉,他一定還活著,總有一天,他會再回到惠陽城。所以,本王會一直在惠安城,等著他回來。

  本王在宮裡面,一直練習邵羽辰教本王的武功,從不間斷,在沒人的地方,偷偷的練,不讓人知道。

  那年,本王八歲,那是夏天的一個晚上,天氣格外的炎熱,本王半夜被熱醒。醒來以後,便睡不著了,於是,去了房外的院子裡。

  本王用一根木頭代替劍,在院子裡練習,練到一半的時候,屋頂上突然傳來人聲,並且是對本王說話,說本王現在所練的這套武功,太過殺戮,不適合他。

  本王立即往屋頂上看去,上面不知何時站立了一個人,那人背對著天上的月亮,看不太清他的面貌。

  那人一個飛躍從屋頂上下到了地面,是個二十四五歲相貌俊朗的男子,穿著一身白衣,不知身份。本王打量著他,同時保持戒備,他則用一種輕視而又戲謔的眼神看著本王。

  本王問他,他是什麼人?

  他擺出一副驚訝的表情,好像本王不該問這個問題,好像本王應該知道他何人才對。他確定本王是真的不知道他是什麼人,然後,才說道,他一年前進宮,是一名煉丹師,專為皇上煉製各種丹藥,他可是皇上身邊的紅人,他還以為,這宮裡面應該沒人不知道他。

  宮裡的很多人,本王都不認識,也沒見過。

  再然後,他說,他可以教本王武功,但有兩個條件,一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二是不能叫他師父,他不收徒弟,因為嫌麻煩。

  本王問他為什麼?

  他說,無聊,找點事來打發時間。

  那晚出現的那個人,父皇身邊的煉丹師,外加大紅人,是本王的第二個貴人。

  本王現在的武功,全是他傳授。

  喜歡榮華錦醫請大家收藏:()榮華錦醫更新速度最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