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許杏心裡有數,便安慰劉氏道:「嫂子你也說了,咱們這麼些年的情分,不是一點兒小事就能撼動的。長輩們的事兒咱們做不得主,也不好說什麼,可是咱們的關係是不會受影響的。」
劉氏要的就是這句話,他們夫妻說是給許杏管著產業,像是尋常的管事一般,可是若不是關係好、得長青的信任,他們如何能管著許杏的產業?就這麼一層關係,足夠他們過得體體面面的,她可不想因為兩個拎不清的老太太壞了事。得了許杏的話,她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許杏對這些不是特別在意,她在意的是趙氏的身體狀況。回來的這些日子,她就發現了,趙氏身上挺瘦,可是肚子有些大,吃飯很多,喝水更多,時常在撓胳膊,瞧著就像是糖尿病的症狀。問問伺候的人,就聽說也請過郎中,可是都說是體濕氣弱,需要調養,許杏就皺了眉。
誠然,她不喜歡這個婆母,從前不喜歡,現在也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任由對方的身體敗壞下去,便專程帶著趙氏去了趟府城求診。
府城的郎中醫術要比縣裡的高明些,診出了消渴症,卻說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治療方法,只開了個溫養身體的太平方子,趙氏嫌味道不好,也不願意喝。許杏知道,消渴症就是糖尿病,這個病短時間不致命,可是無法根治,只能著力控制,還要小心併發症,是比較棘手的,思慮再三,決定帶趙氏一起去京城,到時候想法子請太醫給瞧瞧。
她打定了主意,卻沒馬上跟眾人說,實在也是怕有什麼枝節出來。
這些事情處理著,寧哥兒那邊也考完了。不出所料,他輕鬆的考過了縣試,卻不是第一名,便還需要繼續考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好在他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底子打得不錯,三才書院也確實教得好,他以中等偏上的成績通過了之後的考試,成了新鮮出爐的秀才老爺。
「我爹說我的學問還不夠好,讓我考完了就趕緊回京城去書院讀書。」寧哥兒得了秀才身份,金氏十分高興,問他可有把握兩年後秋試高中,他卻沒把話說滿,「這回考試我也發現了不少不足之處,還要再回去用功才行。」
許杏便順勢說起了回京的事情:「娘的身子不大好,奶奶您也有了春秋,這次便一起回京吧,咱們請京城的名醫給你們瞧瞧,好生調養調養。」
金氏還在思索,趙氏就露出了又驚又喜的表情:「當真?那我快點兒去拾掇東西!」
「罷了,你們如今既然負擔得起,我這把老骨頭就再跑一趟。」金氏先是白了兒媳婦一眼,然後才點頭答應下來。
說好了要走,卻也不是馬上就走,已經到了三月,寧哥兒又中了秀才,他們必是要在家裡過了清明節再走的。
清明節是個大日子,住在府城的一眾人也回來了。
榮姨娘對許杏可是十分尊敬信服,從進了府就一直規規矩矩的,尤其是收到許杏送的一套給女兒添妝的金頭面的時候,她落下淚來,對許杏、甚至對趙氏都更加恭敬了。
邱姨娘就不一樣,她帶著兒子兒媳和孫兒回來,儼然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對許杏母子客氣中透著幾分敷衍,對趙氏就更沒有什麼真心了。
都是公爹的女人兒女,許杏本來是沒有資格也不願意去干涉太多的,可是這個架勢委實讓人生氣。她便端起了架勢,嚴肅的指出了他們這些人回來不給主母問安的失禮之處,直等到他們這一房老幼都給趙氏請了安才罷休。
請安這個事兒,形勢大於內容,但是從這個小事上看得出邱氏對趙氏的不恭敬,這卻是許杏不能容忍的。
她給趙氏「撐腰」,趙氏自然十分高興,在出門這事兒上也更聽安排了。
這些瑣事過後,簽下了跟董氏的契約,許杏再沒什麼要處理的事情,便挑了好日子,帶著一家老少返京了。
順利的到了家,長青見到母親和祖母,十分意外,等聽到許杏說了這樣做的緣由,他的臉色也帶了幾分焦灼擔憂,連忙道:「這事兒我來辦,我寫帖子請太醫院擅長老人病的周太醫來,只是……」
「診金我早就準備好了。」許杏知道,長青雖然不願與這些人走得近,可是母子天性,他絕不可能聽說母親患病而無動於衷,這就是她帶了趙氏兩個回京城的原因。
趙氏的消渴症,金氏的心脈不暢,都得到了確切的證實,周太醫給開了方子,叮囑了一堆注意事項,這才拿了診金離開。
「娘,奶奶,你們來了京城,也別著急回去,咱們先吃上一陣子周太醫開的藥,好生調理些時日。平常無事,你們就在府里走走,或者帶上下人去街上轉轉也行。」長青道,「只是,娘,您要小心些,莫要言語無狀,京城裡貴人多,冒犯了會有不小的麻煩。」
趙氏不耐煩:「我又不是小孩,還能不知道這些?你放心,不能給你找麻煩,耽誤不了你當官!」
金氏卻覺得長青說得有理,便毫不留情的斥責:「你別覺得你能得很,這可是京城!你要是真闖了禍,別連累我孫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劉氏要的就是這句話,他們夫妻說是給許杏管著產業,像是尋常的管事一般,可是若不是關係好、得長青的信任,他們如何能管著許杏的產業?就這麼一層關係,足夠他們過得體體面面的,她可不想因為兩個拎不清的老太太壞了事。得了許杏的話,她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許杏對這些不是特別在意,她在意的是趙氏的身體狀況。回來的這些日子,她就發現了,趙氏身上挺瘦,可是肚子有些大,吃飯很多,喝水更多,時常在撓胳膊,瞧著就像是糖尿病的症狀。問問伺候的人,就聽說也請過郎中,可是都說是體濕氣弱,需要調養,許杏就皺了眉。
誠然,她不喜歡這個婆母,從前不喜歡,現在也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任由對方的身體敗壞下去,便專程帶著趙氏去了趟府城求診。
府城的郎中醫術要比縣裡的高明些,診出了消渴症,卻說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治療方法,只開了個溫養身體的太平方子,趙氏嫌味道不好,也不願意喝。許杏知道,消渴症就是糖尿病,這個病短時間不致命,可是無法根治,只能著力控制,還要小心併發症,是比較棘手的,思慮再三,決定帶趙氏一起去京城,到時候想法子請太醫給瞧瞧。
她打定了主意,卻沒馬上跟眾人說,實在也是怕有什麼枝節出來。
這些事情處理著,寧哥兒那邊也考完了。不出所料,他輕鬆的考過了縣試,卻不是第一名,便還需要繼續考接下來的府試和院試。好在他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底子打得不錯,三才書院也確實教得好,他以中等偏上的成績通過了之後的考試,成了新鮮出爐的秀才老爺。
「我爹說我的學問還不夠好,讓我考完了就趕緊回京城去書院讀書。」寧哥兒得了秀才身份,金氏十分高興,問他可有把握兩年後秋試高中,他卻沒把話說滿,「這回考試我也發現了不少不足之處,還要再回去用功才行。」
許杏便順勢說起了回京的事情:「娘的身子不大好,奶奶您也有了春秋,這次便一起回京吧,咱們請京城的名醫給你們瞧瞧,好生調養調養。」
金氏還在思索,趙氏就露出了又驚又喜的表情:「當真?那我快點兒去拾掇東西!」
「罷了,你們如今既然負擔得起,我這把老骨頭就再跑一趟。」金氏先是白了兒媳婦一眼,然後才點頭答應下來。
說好了要走,卻也不是馬上就走,已經到了三月,寧哥兒又中了秀才,他們必是要在家裡過了清明節再走的。
清明節是個大日子,住在府城的一眾人也回來了。
榮姨娘對許杏可是十分尊敬信服,從進了府就一直規規矩矩的,尤其是收到許杏送的一套給女兒添妝的金頭面的時候,她落下淚來,對許杏、甚至對趙氏都更加恭敬了。
邱姨娘就不一樣,她帶著兒子兒媳和孫兒回來,儼然是這個家的女主人,對許杏母子客氣中透著幾分敷衍,對趙氏就更沒有什麼真心了。
都是公爹的女人兒女,許杏本來是沒有資格也不願意去干涉太多的,可是這個架勢委實讓人生氣。她便端起了架勢,嚴肅的指出了他們這些人回來不給主母問安的失禮之處,直等到他們這一房老幼都給趙氏請了安才罷休。
請安這個事兒,形勢大於內容,但是從這個小事上看得出邱氏對趙氏的不恭敬,這卻是許杏不能容忍的。
她給趙氏「撐腰」,趙氏自然十分高興,在出門這事兒上也更聽安排了。
這些瑣事過後,簽下了跟董氏的契約,許杏再沒什麼要處理的事情,便挑了好日子,帶著一家老少返京了。
順利的到了家,長青見到母親和祖母,十分意外,等聽到許杏說了這樣做的緣由,他的臉色也帶了幾分焦灼擔憂,連忙道:「這事兒我來辦,我寫帖子請太醫院擅長老人病的周太醫來,只是……」
「診金我早就準備好了。」許杏知道,長青雖然不願與這些人走得近,可是母子天性,他絕不可能聽說母親患病而無動於衷,這就是她帶了趙氏兩個回京城的原因。
趙氏的消渴症,金氏的心脈不暢,都得到了確切的證實,周太醫給開了方子,叮囑了一堆注意事項,這才拿了診金離開。
「娘,奶奶,你們來了京城,也別著急回去,咱們先吃上一陣子周太醫開的藥,好生調理些時日。平常無事,你們就在府里走走,或者帶上下人去街上轉轉也行。」長青道,「只是,娘,您要小心些,莫要言語無狀,京城裡貴人多,冒犯了會有不小的麻煩。」
趙氏不耐煩:「我又不是小孩,還能不知道這些?你放心,不能給你找麻煩,耽誤不了你當官!」
金氏卻覺得長青說得有理,便毫不留情的斥責:「你別覺得你能得很,這可是京城!你要是真闖了禍,別連累我孫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