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增壽抱起外甥,訕訕笑了笑,暗自慶幸昨晚選擇了留下。

  三天後,杭州港。

  朱高熾又抱著二舅的大腿,淚水在眼睛裡打著轉,若不是懼怕親爹朱棣發脾氣,他早就哭出來了。

  徐增壽呵呵笑道:「算了,來都來了,送到揚州吧。」

  揚州驛。

  朱高熾騎在徐增壽脖子上,徐增壽無奈說道:「算了,來都來了,送到淮安吧。」

  從隋朝開始,修建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水路暢通,可惜每到末代戰亂,運河無人管理,河段就會淤積堵塞,必須時不時的換馬車在陸地前行,然後再轉水路。

  從揚州到淮安,徐妙儀從舒適平穩的官船轉到了顛簸了馬車之上,正在坐月子的她被顛的頭暈,連溫補的藥都吐了出來,頗吃了些苦頭,人家坐月子越來越胖,她反而日漸清瘦了。

  朱棣心疼妻子,指著乾涸淤積的古運河說道:「我這就寫奏本給父皇,建議重新疏通京杭大運河,倘若打通了河道,從南到北,兩岸百姓都受益無窮,也方便運糧食貨物運到燕地,平抑北方居高不下的糧價。」

  徐妙儀苦中作樂,笑道:「真是好主意,可惜水利一修就是好幾十年,我是享受不上了,留給後人們享用吧。」

  朱棣握著妻子的手,說道:「一輩子很長,肯定能趕上,等修好了京杭大運河,我就請旨出藩地,陪你坐船南下,沿著運河一路遊玩。」

  徐妙儀靠著丈夫寬闊的胸膛,顛簸的馬車似乎沒那麼難受了,「嗯,那時候熾兒也成家立業了,守護燕地的責任就交給他吧,我們偷得浮生半日閒,安享晚年便是。」

  朱棣吻著妻子的頭髮,「所以你要養好身體,我們一起到白頭,看大運河的風光。」

  徐妙儀伸出右手,「好啊,我們擊掌為誓。」

  啪!五指相對,掌心貼掌心,盟誓既成。

  若干年後,永樂大帝朱棣以舉國之力疏通了京杭大運河,南北客船如織,猶如一根動脈似的連接南北,一路繁華似錦,大明由此進入了永樂盛世。

  永樂大帝力排眾議,將都城遷到北平——他和妙儀相愛相守、風雨同舟的家。御駕順著大運河北上,無限風光。

  可是他的皇后終究違背了誓言……

  燕王一行人到了淮安。這一次朱棣堅決不許長子死纏爛打粘著徐增壽了——他親自抱著朱高熾。朱高熾平生最怕的人就是父王,在父親懷裡僵直著身體,不敢亂動,也不敢說話,可憐兮兮的看著二舅。

  徐增壽心太軟,將行李扔回馬車,「算了,來都來了,就送到徐州吧。」

  徐州驛站。

  春雷震震,下起瓢潑大雨。徐增壽笑道:「下雨天道路泥濘,想回也回不去,乾脆送到濟寧吧。」

  朱高熾納悶了,「二舅,難道濟寧就不下雨嗎?」

  哎喲,我的傻外甥!你這不是拆舅舅的台嘛。徐增壽人到中年,一如既往的不要臉,眼睛都不眨的說道:「昨晚神仙託夢給我了,說濟寧不下雨。」

  準備送行的朱棣和徐妙儀徹底無語了。

  到了濟寧,早已看穿徐增壽心思的朱棣和徐妙儀乾脆放棄送行。

  舟車勞頓兩個多月,終於到了北平城!

  徐妙儀對二哥說道:「你來都來了,在北平住些日子吧。」

  送君千里,不願離別。徐增壽欣然接受了邀請,「好吧,一切都聽妹妹的。我在妹妹這裡住幾個月,看看北方的風土人情,到了秋天涼爽時就回京。」

  連日下雨,道路泥濘,老遠就聽到大象的嘶叫聲。前來迎接燕王車駕的北平城府尹大人忙解釋說道:「殿下,北平城雖是以前元朝的都城,但年久失修,城裡的下水井堵了大半,一下雨就積水。這不剛剛連下了三天大雨嗎,城中積水,就連大半城門都泡在水裡頭,水壓太大了,連馬匹畜力都拉不開。幸虧以前元朝皇宮裡還有幾頭進貢的大象,微臣就要象師驅趕著大象開城門。」

  朱高熾一聽說大象拉城門這等奇事,趕緊爬上徐增壽所騎的駿馬,「二舅,我們去看看。」

  徐增壽雙眼興奮發光,無比璀璨,立刻拍馬而去,「北平真是太好玩了!」

  朱棣憂心忡忡,對徐妙儀說道:「你看看府尹還有當地官員的神色,早已見慣不慣了,估計經常請動大象開城門,裡頭北平城得破成什麼樣子。」

  徐妙儀拍了拍朱棣的手,「既來之,則安之,破家值萬貫嘛。再說了,這裡畢竟是元朝的都城,爛船都還有三斤釘呢,我們會讓北平城重獲新生的。」

  作者有話要說:  明朝北京真有過洪水堵門,大象開道的事情。

  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

  下面是無獎問答:猜猜壽壽在北平住了幾年?

  今天是雙更,看完回來補分

  ☆、第261章 不想長大

  洪武三十年,春,北平城。

  一個面目清雋、身材高大的中年商人行走在北平街頭,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他似乎不知疲倦,每一條大街都印下了他的影子,即將到了黃昏,他終於停下了腳步,在北平城中心前朝元皇宮舊址前停下腳步。

  舊皇宮的宮牆猶在,只是不復以前的肅穆華貴,宮牆外頭全是做買賣的商鋪客棧,喧鬧嘈雜。中年商人似乎隨意的選了一家飯館坐定,店小二忙過去招呼,「客官,您想用點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