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妙儀於是將海壽等人留在燕王府,海壽知道燕王的封地就在北方,和高麗國是鄰居,他看到了復仇的希望。

  海壽是閹人,主動請求在燕王府當差,他出身高麗兩班貴族,懂得禮儀,精通漢字和各種典籍,相貌又出眾,當了幾回差事,便深得燕王府大管家馬三保的器重,成為其左右手。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得到屬下千戶徐增壽的密報,劍眉緊蹙,說道:「倘若屬實,高麗國國王是欺君之罪。」

  徐增壽說道:「北方一直不太平,那個海壽還說,高麗國國王一邊接受了大明的冊封,一邊和北元勾勾搭搭的,還和東北擁兵自重的軍閥納哈出來往甚密,四面討好,這種兩面三刀的小人,不得不防。」

  毛驤說道:「我會派人去詳查。對了,有件事情還請你轉告給燕王妃,燕王北伐大勝,即將歸京。」

  徐增壽大喜,「真的?什麼時候回來?」

  大妹妹一定很高心!

  毛驤說道:「最快這個月,最晚中秋節吧。」

  奉先殿,兵部尚書魯思駿稟告前方北伐戰事捷報,燕王朱棣率領深入大漠不毛之地,追擊北元軍隊,終於發現了敵軍蹤跡,迫使北元大將投降,並且招降了五萬北元騎兵!

  洪武帝龍顏大悅,「好!棣兒類我!禮部在城外準備,朕要檢閱得勝的北伐軍,還有投降的蒙古騎兵。」

  禮部尚書應下。

  先說好消息,乘著皇上高興,兵部尚書魯思駿趕緊又說出一個不太好的消息:「皇上,秦王朱樉也班師回朝了。」

  洪武帝有種不好的預感,「戰況如何?」

  魯思駿說道:「秦王的軍隊沒來得及找到北元軍隊的巢穴,糧草已盡,人困馬乏,不得不班師回朝,無一人傷亡,無功也無過,是平局。」

  「那就是失敗了!」洪武帝差點氣得吐血:「朕給了他軍隊和糧草,還補給數次,以舉國之力支持北伐軍挺進大漠草原,殲滅北元的勢力。他卻連敵軍的影子都沒見著!戰場上要麼成功,要麼失敗,怎麼可能出現平局?你當朕沒打過仗嗎?傳令下去,秦王交出兵權,即刻回京,在王府思過,不得外出!」

  洪武帝大怒,禮部尚書見狀,問道:「皇上,那燕王進城閱兵是否照舊?」

  兩個都是親兒子,洪武帝說道:「有功當賞,有過當罰。閱兵儀式照常舉行。」

  雖說如此,洪武帝的好心情依然被深深傷害了,本打算重賞燕王府的,結果臨時改成了賜寶鈔十萬!

  燕王府。

  燕王妃徐妙儀穿著隆重的翟衣,頭戴翟冠,三個孩子也打扮一新,跟在身後跪地接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徐妙儀領旨謝恩。

  傳旨的天使說道:「恭喜燕王妃,燕王立下大功,馬上就回來了。」

  徐妙儀看著一箱箱寶鈔,簡直哭笑不得,洪武帝濫發寶鈔,導致寶鈔貶值,形同廁紙。賞賜寶鈔十萬,還真不如賞十萬張白紙來的實惠。

  不過所有的獎賞,都不如丈夫平安得勝歸來的消息。洪武帝吝嗇的賞賜,並不影響徐妙儀的好心情。

  馬三保塞給天使紅包,「勞累你一趟,我們王妃隨後會帶著世子,還有小郡主們進宮謝恩。」

  別說是十萬寶鈔,就是一張寶鈔,也是隆恩。

  從皇宮謝恩回來,徐妙儀開始交代孩子們,「熾兒,把你這一年寫的字都整理出來,夫子講的功課也都溫一遍,你父王要檢查的。」

  朱高熾如臨大敵,「是,母親。」

  徐妙儀見兒子繃著胖臉,不禁覺得好笑,「不用如此緊張,拿出應對皇爺爺考校時的本領就足夠了。」

  朱棣讀書不多,能考的十分有限。當然,這話不能和兒子直說,免得影響父親的高大形象。

  五歲永安郡主乖巧懂事,主動說道:「母親,我每天描十張大字,都好好收在書房裡,一張都沒扔。父王要回來,我每天多寫五張,父王一定很高興的。」

  三歲的永平郡主在徐妙儀懷中打瞌睡,朱棣走時她才剛會叫父王,現在她已經忘記親爹長啥樣了。

  作者有話要說:  秦王和燕王一起出征,兩個結果,這都是真實歷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科科。

  ☆、第234章 久別重逢

  一無所獲的秦王先灰溜溜的回京,不出意外的被親爹洪武帝罵得狗血淋頭,出了皇宮,秦王朱樉前往鄧側妃所居的別院,想回去和妻兒團聚,被護送的錦衣衛阻止了:「殿下,皇上說送您回秦王/府。」

  秦王/府,王音奴獨居之地。洪武帝的原話是命秦王回府閉門思過,無詔不得外出。

  秦王幾乎忘記了自家王妃的模樣,他兵敗回京,被父皇辱罵,已經夠倒霉了,難道還要回去和一個陌生女人朝夕相對?

  秦王冷哼一聲,拍馬衝破了錦衣衛的護衛隊,往別院方向狂奔。

  護衛隊隊長正是剛升了千戶的明月,她立刻拍馬追趕,叫道:「殿下!皇上口諭在此,請殿下回□□。」

  秦王朱樉並不理會,繼續往前奔行。

  完成不了任務,輕則丟官,重則喪命。明月等人熟悉京城地形,兵分兩路,穿過幾個小巷子,走捷徑在前方攔截秦王。

  朱樉一群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堵在街口,頓時怒火中燒,不管不顧的拔出佩劍,強行闖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