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知呂側妃停下腳步,輕輕熱熱的挽著鄧銘的手,「難得見你進宮,走,去東宮坐一坐。」

  鄧銘有些意外,她出身武將之家,而呂側妃出身文官世家,平日兩人的性格愛好都不同,只是面子情。今日呂側妃對她如此熱情,好像兩人十分熟絡似的,葫蘆里賣得是什麼藥?

  正思忖著,兩位側妃進了東宮,一路上宮人對呂側妃恭恭敬敬,看著呂側妃氣定神閒的樣子,鄧銘心裡頓時嫉妒之心:同樣是側妃,東宮視呂側妃為女主人,風光無限,是無冕太子妃。而我……我這幾年一直帶著孩子們在別院生活,不踏入□□半步,就是不想讓孩子們認那個北元蠻女為母。

  每個月初一十五,還有過節的時候,秦王朱樉會做做樣子,回秦王府住一晚。其餘時間都在別院陪著鄧銘和孩子們。

  可是別院再好再溫馨,怎麼比得過正兒八經的王府?王音奴這個賤人一直不肯死,霸占著□□。

  在自家地盤上,呂側妃明顯放鬆了許多,看似隨意的問道:「今天鄧側妃帶著孩子們進宮請安,中午皇后娘娘要賜宴的,你怎麼提前走了?」

  鄧側妃飛揚跋扈慣了,並不把呂側妃放在眼裡,直言反問道:「今日既然有午宴,皇后娘娘可曾叫了呂側妃赴宴?東宮離坤寧宮並不遠吶。」

  呂側妃很少參加這種皇室宴會,因為她是側室,品級比親王妃低,可又一把年紀了,怎麼好意思坐在那些才十幾歲王妃們的下首?

  太子妃之位空懸了十來年,太子一直沒有續娶,帝後也不容許太子將呂側妃扶正。所以哪怕東宮實際的女主人是呂側妃,出了東宮,她為人處世極為低調,從來不會湊過去自取尷尬。

  呂側妃城府極深,被當面打臉,居然還笑得出來,「鄧側妃是個爽快人,我很喜歡你的性子,咱們同是側妃,同命相憐,誰都不嫌棄誰,以後我下了帖子,你經常來東宮玩。」

  無事獻殷勤!鄧銘心生警惕,「有事就說,別遮遮掩掩的。她們都喜歡拍燕王妃的馬屁,呂側妃沒事燒我這個冷灶做什麼?」

  呂側妃聽出了鄧銘的酸意,她喝著冬茶,慢悠悠的說道:「其實論理,燕王妃是四皇子媳婦,輪不到她擺譜的。但老二的秦王妃是和親的北元郡主,她基本不露面;老三的晉王妃是個沒福的,生了世子就走了。」

  「這皇室二十個王妃,燕王妃潑辣率直,最得皇后娘娘喜歡。代王妃和安王妃是徐妙儀的妯娌,她們徐家三姐妹是親姊妹,是嫂子,也是姐姐。燕王妃說東,這兩個王妃不敢說西。其他王妃人云亦云,時間長了,皇室這些王妃當然以燕王妃馬首是瞻,所以燕王妃雖然排行老四,但儼然一副長媳的派頭,許多人都奉承她。」

  鄧銘冷哼道:「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把一群親王妃稱為「老虎」,整個大明也就鄧銘敢這麼說了。

  呂側妃存心挑撥,說道:「其實你和燕王妃都是國公府的嫡長女,唉,同人不同命,這也沒辦法。」

  鄧銘果然被勾起了怒火,「她是不是國公府嫡長女還兩說呢,真正的徐妙儀在七歲的時候就失蹤了,十年後她跑回來認親,鬼知道是不是個冒牌貨。」

  呂側妃暗道:一個冒牌貨也比你混得好。

  面上卻笑道:「皇上都下旨送她回府了,真真假假誰敢質疑不成?也就你是個實誠人,敢說真心話。」

  鄧銘被呂側妃的馬屁拍飛了,得意忘形,口無遮攔的說道:「我不怕她,等有一天熬死了那個北元蠻女,秦王必定將我扶正。等我做了秦王妃,她要叫我一聲二嫂,到時候……我今日受到的侮辱,將來必定加倍奉還!」

  鄧銘覺得,皇室一直沒有長媳,皇上若是想將呂側妃扶正,早就下旨冊封太子妃了。既然老大的位置空懸,那麼老二媳婦就是最大的,長幼有序,秦王妃當然比燕王妃要尊貴!而鄧銘對秦王妃的位置志在必得。

  鄧銘的表現正中呂側妃的下懷,真是來的太順利了,鄧銘這個蠢貨名符其實。

  呂側妃一嘆:「我呢,這輩子只能是做側妃的命了。你和我不同,你有大把的機會扶正,今天叫你來東宮做客,其實是想送你一份大禮。」

  鄧銘毫不猶豫的上鉤了,「什麼大禮?」

  最好幫我殺了王音奴這個賤人!

  呂側妃說道:「我問你,秦王妃最大的靠山是誰?」

  鄧銘說道:「她的親哥哥,北元丞相王保保。」

  呂側妃說道:「如果我告訴你,她哥哥臥病八年,其實去年冬天就死了,北元一直秘不發喪呢?」

  鄧銘狂喜:「真的假的?」

  呂側妃點點頭,「王保保在北元威望極高,北元皇帝擔心他的死訊使得朝野動盪,所以隱瞞了消息。但錦衣衛的探子不是吃素的,他們已經傳來的確切消息。」

  鄧銘自言自語道:「以前帝後一直維護王音奴,是因為忌憚他哥哥王保保,但是王保保一死,那就……」

  鄧銘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呂側妃,這份大禮我記下來,以後你有什麼要我做的,我定盡力而為,還你一份人情。」

  鄧銘風也似的出了東宮,想著回去如何整治王音奴,讓她早點咽氣,騰出王妃的位置。

  鄧銘走後,朱允炆從屏風後走出來,「母親好計謀,把鄧銘這條瘋狗扶正,成為秦王妃,如此一來,秦王和燕王這兩個心腹大患要互鬥起來了。皇爺爺固執的要兩位皇叔掌握兵權,他們的心越來越大,將來豈會滿足只當個藩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