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著大腹便便的女兒,洪武帝才熄了怒火。

  此時天已大亮了,徐妙儀穿著大紅色的燕居冠服,在父親的牽引下到了徐家祠堂里拜祭祖先。禮畢,徐達坐在正堂,徐妙儀行家禮,對著父親四拜,徐達說道:「好好和燕王過日子,孝順帝後。」

  徐妙儀一一辭別了兩位兄長和三個妹妹,大哥徐輝祖說道:「家中一切都好,無需掛念。」

  二哥徐增壽還是那副不著調的樣子,低聲道:「你那火爆脾氣稍微收斂一下,皇家兒媳婦可沒那麼好當的。不過女人嘛,還是彪悍一點比較好,免得被婆家人欺負,燕王要是惹你生氣,告訴二哥,我替你出氣。」

  二小姐徐妙清眼圈微紅,說道:「大姐姐若悶了,時常回娘家和我們這些姐妹說說話。」

  三小姐徐妙溪則一臉興奮的說道:「聽說燕王府有好大的一個捶丸場子,姐姐以後借給我用,我想叫著那幫手帕交痛痛快快的去打捶丸。」

  四小姐徐妙錦則欲言又止,她知道大姐和明教有關係,但是大姐卻成了燕王妃,難道大姐已經脫離了明教?

  徐妙錦說道:「大姐姐,那個明……明……以後記得經常接我們姐妹們出去玩呀。」

  徐妙儀和家人道別後,回到閨房,換下燕居冠服,穿上親王妃規制的翟衣和七翟冠,等候朱棣的到來。

  這時樂聲起,禮官大聲說道:「燕王奉制,行親迎禮!」

  作者有話要說:  結婚儀式是按照大明會典上親王婚制寫的,原版非常繁瑣,好幾千字,本文只摘了重要的幾個儀式。

  明天要寫洞房了……舟一定要寫個走心的洞房夜,O(∩_∩)O哈哈~。

  ☆、第222章 洞房花燭

  主婚人是禮部尚書王大人,胖墩墩的王大人穿著大紅禮服,在正堂門口迎接燕王,「殿下,這邊請。wWw.しωχS520.coM」

  朱棣先入,王大人緊隨其後,身後跟著捧著各色禮物的小內侍,將正堂擠得滿滿當當。胡善圍和另一個女官亦著盛裝,一左一右挽著徐妙儀的胳膊步入正堂,兩人雙雙拜別了魏國公徐達。

  看著一對璧人,徐達一時有些恍惚,眨眼間那個抱著他的腿,撒嬌要吃酥油泡螺的小姑娘長大了,有本事了,要出嫁了,而他也早生華髮,從「小將」變成了「老將」,從「丈夫」變成了「老父」,要和女兒告別了……

  主婚人王大人低聲提醒道:「魏國公,吉時已到。」

  徐達回過神來,記起王大人事先教給他的那些文縐縐的話語,揚了揚手,「爾為王妃,應夙夜勤慎,孝敬毋違。」

  胡善圍等扶著徐妙儀步入女轎夫所抬的鳳轎,朱棣騎馬在前,龐大的儀仗在鼓樂聲中出了魏國公府,往皇宮方向而去,一路上清水撒塵,鞭炮聲不絕於耳,比過年還熱鬧。

  迎親的隊伍從承天門進皇宮,朱棣下馬,去偏殿換下方才迎親的大紅皮弁服,復又穿上黑色的九章袞衣,戴上九旒冕,兩人步入奉先殿,早已有小內侍擺上豬、羊、帛、圭等祭品,以拜祭祖先。

  朱棣在東,徐妙儀在西,齊齊拜過祖先後,再拜洪武帝和馬皇后。

  洪武帝看著兒媳徐妙儀那張似曾相識的臉,回想起她做過的事情,內心百感交集,五味雜陳,都懶得出言教訓兒子了,糾結得臉上連笑容都沒有。

  馬皇后打圓場,親親熱熱的拉著徐妙儀的手,「四郎從小就懂事聽話,會疼人,你是個有福的,你們小夫妻恩愛,早日為皇室開枝散葉。」

  至此,廟見之禮完畢。朱棣帶著新娘子徐妙儀擺駕出宮,回到了燕王府,開始行合卺之禮。

  燕王府正堂,王座在東面西,妃座在西面東,中間設案,案几上擺放著一對金爵和玉卺。

  朱棣換下黑色袞冕,又穿上大紅皮弁服,步入正堂,在王座前站定,胡善圍挽著徐妙儀隨後進來,在妃座前站定了。

  朱棣和徐妙儀面對面交拜兩次,各自坐下。胡善圍持壺,往金爵杯中倒酒,遞給朱棣和徐妙儀,兩人對飲。胡善圍再倒,如此再三,喝下三杯才罷。

  徐妙儀放下空空如也的金爵杯,有些微醺,暗想這王妃也不是好當的——起碼酒量要不能差了。

  胡善圍輕輕一笑,將玉卺杯倒滿了,「燕王,燕王妃,請用。」

  如此又連喝了三杯酒,朱棣和徐妙儀從王座和妃座上站起來,交拜兩次,合卺之禮方成。

  胡善圍對著小內侍王景弘點點頭,王景弘忙跑出去,扯著嗓子叫道:「禮成,奏樂!」外頭鼓樂聲起,堂前的客人們知道合卺禮成,紛紛歡呼,叫嚷著要灌新郎,周王朱橚和駙馬王寧立刻「嚴陣以待」,準備給朱棣擋酒。

  朱棣說道:「我去敬酒,你先歇息用飯,我……我待會就回來。」

  「慢著。」徐妙儀從荷包里倒出一顆藥丸,塞進朱棣嘴裡,「先吃一顆,姚家的獨門秘方,專門醒酒護胃腸的。」

  朱棣含著苦味的藥丸,就像吃著蜜糖似的甜。四目相對,雙眼就像用漿糊膠住了似的,難捨難分。

  胡善圍捂嘴笑道:「燕王快去敬酒吧,我還要幫燕王妃換衣服——十幾層的翟衣和九翟冠加在一起足足幾十斤重,燕王妃很累了。」

  朱棣聽了,方訕訕笑道:「妙儀,辛苦你了。」

  徐妙儀沒皮沒臉的說道:「不辛苦——辛苦的事情還在後面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