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恰好咱們都有孕,兩個孕婦折了桃花送母后,也是祝福四哥和徐妙儀將來早生貴子,皇室早日添丁之意,母后一定喜歡。反正我們只是走一趟路,挑選桃花,砍枝等活計都是宮人在做,又不是我們親自動手。」

  沒有人會無緣無故討人歡喜,懷慶公主雖不是嫡出,但最得帝後的寵愛,是因她細心大方,懂得察言觀色。

  在親妹妹面前,臨安公主少了些皇室大公主端莊嫻雅,大度賢良的偽裝,她幽幽一嘆,話語裡有點酸氣:「你就這麼喜歡徐妙儀啊?難道你忘了,這次蘭州保衛戰,她父親魏國公不知發了什麼失心瘋,一定要把李家三兄弟全部拉到戰場上去,駙馬稍有猶豫,就被父皇罵的狗血淋頭,駙馬沒法子,只得倉促參戰,害得我那些日子為了駙馬整天提心弔膽,都不曾好眠呢。」

  懷慶公主當然記得,駙馬李祺走後,姐姐其實一切安好,胎像很穩,但太醫按照洪武帝的叮囑,一天三次請脈,氣氛徒然變得緊張起來,姐姐那些天確實過的不安生,可是……懷慶公主說道:「都說一孕傻三年,姐姐那麼聰明的人,怎麼比我還糊塗?朝堂上的事情和咱們當公主的一點關係都沒有,姐姐說魏國公犯了『失心瘋』是何道理?咱們是什麼人家?天下最尊貴的朱家皇族,除了咱們朱家,天下萬民皆是臣子,徐家也好,李家也罷,都是臣子。身為公主,豈能因下嫁給李家,而生了偏頗之心?為抬舉李家而貶低徐家,這可大大不妥呢,被父皇母后知道,定要挨罵的。」

  被親妹妹教訓了,臨安公主有些生氣,「你說我偏心,難道你就沒私心?你的駙馬王寧是徐妙儀的好朋友,你當然覺得徐家人好了。我下嫁李家,豈能不為李家鳴不平?」

  懷慶公主說道:「我當然有私心,但我喜歡徐妙儀,只是私人之交,覺得她的為人很對我的脾氣,如果她是那種矯揉造作之輩,哪怕是王寧的親妹子呢,你看我理她不理?而且我從未為了一個徐妙儀而刻意捧著徐家,或者為了徐家而故意踩別的名門世家啊。」

  臨安公主氣笑了,「按照你的說法,李家被魏國公欺負了,我也只能袖手旁觀?」

  「姐姐慎言!」懷慶公主正色道:「你公公李善長是剛剛告老歸鄉的大明丞相,魏國公是大明地位最高的武將,文臣武將不合,是天下大亂之兆,姐姐的話豈不是妖言惑眾?何況邊關危機,匹夫有責,我若是個男兒身,也會扛槍衝鋒陷陣的。李家人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徵兵沙場有何不妥?連父皇都無異議,咱們當公主反過來責怪魏國公?」

  臨安公主不服氣,「可是李祺是我夫婿啊。」

  懷慶公主冷冷道:「姐姐,咱們公主和其他女人不同,其他女人未嫁從父,出嫁從夫。而公主一生的尊榮,甚至孩子們的榮華富貴都來自於父皇,而非駙馬的家族,姐姐莫要本末倒置,你十月懷胎生的孩子姓李,但將來孩子們的前途,是因他們姓李,還是因他們是父皇的外孫?姐姐要考慮清楚。」

  臨安公主被親妹妹說的啞口無言,妹妹說的好像都對,她無從辯駁,可是心中對徐妙儀的耿介卻很難化解,可這樣棘手的女人即將成為燕王妃,將來李家的日子必定不好過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昨天的生日祝福,我會繼續好好寫文的,爭取每一個文都有所突破。

  臨安和懷慶都是孫氏生的,不過真實歷史上她們兩人的選擇也截然不同。臨安賢惠的簡直不像公主,更像李家兒媳。而懷慶比較叛逆,毅然站在朱棣這邊,公然和侄兒朱允炆作對。

  ☆、第221章 行親迎禮

  且說李善長派刺客斬草除根的計劃破滅,還引起了徐達和洪武帝的防備之心,李家三兄弟被緊急編入軍隊參加蘭州保衛戰。李善長由此徹底收手,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徐達凱旋後,李家三兄弟也得到了洪武帝的封賞,已經回老家鳳陽的李善長看到兒子侄兒寫來的家書,心中稍定,回信叮囑家裡晚輩安分守己,不要惹是生非。魏國公或許對咱們李家有些誤會,你們莫要和他頂撞,以後見面還是恭恭敬敬叫一聲「世伯」,不得無禮云云。

  回信送走,李善長尤不放心,又提筆給獨生子李祺寫信,皇上若有吩咐,不問原因,照做便是;皇上若無吩咐,在家好好守著公主過日子……

  一旁鋪紙磨墨的老妻見了,不禁嘆道:「咱們一生只有一個兒子,好容易養他成人,娶了媳婦,現在咱們回老家了,兒子媳婦卻留在京城,一年到頭見不得面。咱們不是養了兒子,倒像是生了個閨女,長大了就成為別人家的人。」

  李善長繼續寫著家書,頭也不抬的說道:「公主之尊,當然要住京城,怎麼可能和駙馬跟著咱們來鳳陽這種小地方過呢。你想兒子了,就回一趟京城看看他們,小住幾月。我剛剛告老還鄉,至少要在鳳陽住三年五載,等胡惟庸坐穩了宰相之位才能回京瞧一瞧。否則去年告老,今年就回京,朝野內外都會議論我放不下權柄,胡惟庸也會心生誤會的。」

  老妻不滿的說道:「他敢!胡惟庸是你的學生,也是你一手提拔舉薦的,否則如今大明丞相八成就是誠意伯劉基了,那會輪得到他胡惟庸?」

  李善長寫完了家書,擱筆輕輕吹乾信箋上的墨跡,「沒有誰能當一輩子丞相,時候到了,必須讓位給一個繼任者,胡惟庸是最合適的人選。想要人走茶不涼,談何容易?我要李佑娶了胡惟庸的侄女,李胡兩家聯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胡惟庸坐穩了相位,對我們李家百利無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