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身世成謎,重傷失憶。

  和貌似廢材的富三代與盜墓賊,文物販子,無良拍賣行等鬥智鬥勇,保護國家寶藏。

  職場得意,至於情場……那就一言難盡了。

  ☆、第220章 公主之爭

  這一天過的如夢似幻,幾經波折。

  從徐家大小姐,到和親北元皇后,再到大明燕王妃,命運就像鐘擺般晃動著,最終塵埃落定。洪武帝賜婚的聖旨當天就到了魏國公府的瞻園,三天後,欽天監就選定了吉日,就定在下個月二月初八。

  聞得四皇子燕王婚訊,皇室中人紛紛去馬皇后的坤寧宮賀喜,大腹便便的懷慶公主挺著肚子笑道:「恭喜母后又得一個賢惠的兒媳婦,徐家大小姐是個爽利人,我很喜歡她。」

  懷慶公主天真活潑,是宮裡最得寵的公主,馬皇后疼惜的摸了摸她的肚皮,「如此甚好,以後你們姑嫂二人更加和睦了,不過外頭下著雪,小心路滑,你肚子月份大了,心裡高興非要趕著來賀喜。孕婦要事事小心,等生下孩子,你愛去那玩去那玩,聽話,且先忍耐幾月。」

  懷慶公主笑道:「不礙事的,王寧一直陪著我。等我把這個磨人的小球生出來,坐完月子,恰好春暖花開,我想和王寧去打獵,好久沒騎馬了,想痛痛快快的在馬背上顛上一整天。」

  眾人大笑,馬皇后也忍俊不禁,「好端端的孩子,你非叫小球,以後要真生了個滑不溜丟,整天上串下跳皮實的孩子,有你哭的時候。」

  懷慶公主笑道:「到時候就把孩子送到母后這裡教養,母后最會調/教孩子了,我們這些兄弟姐妹都是在母后膝下養大的,個個出色,就連我也不差。」

  眾人又笑,坤寧宮熱鬧非凡,一片花團錦簇,馬皇后大悅。

  皇室晚宴,燈火輝煌,馬皇后親手指了幾道菜,頓了頓,問胡善圍:「你和徐大小姐自幼就認識,她喜歡吃什麼菜?」

  有情人終成眷屬,胡善圍替徐妙儀高興,眉眼間都是喜氣,「徐大小姐不挑嘴的,什麼都吃,不過甜食她最喜歡酥油泡螺。」

  馬皇后說道:「這些菜加上酥油泡螺,一起送到魏國公府。」

  皇后娘娘所賜,徐家人朝著皇宮的方向跪拜謝恩,賞賜的菜餚要先送到祠堂供祖宗,唯獨酥油泡螺留給了徐妙儀。

  徐達對女兒說道:「皇上對你有成見,不是一年兩年能消除的。不過皇后喜歡你,以後好好孝順娘娘,為人兒媳,緊要的是處理好和婆婆的關係,公公那邊態度如何,不打緊的,左耳聽,右耳出,只要別當面頂撞,讓公公下不了台就成了……」

  可憐堂堂開國第一功臣,既當爹又當娘,女兒即將出嫁,徐達恨不得將他所有為人處世的心得都交給女兒,甚至連婆媳關係都能扯上幾句,整天不是教誨女兒,就是打理女兒的陪嫁。

  徐妙儀心頭一暖,像小時候撒嬌時歪在父親的肩膀上,「謝謝爹爹,為了成全我和朱棣,您連爵位都不要了。」

  徐達身形一僵,而後自然而然的摸著女兒的頭頂,「半生戎馬,是為保家衛國,連家都護不住,還當什麼將軍。只是以後你成了燕王妃,是朱家的媳婦了,自有燕王護著你,為父能為你做的十分有限。」

  徐妙儀說道:「父親無需自省,您為女兒做的已經夠多了。」

  徐達說道:「如今北元的天元帝剛剛繼位,新帝繼位,為了聚攏人心,排除異己,轉移矛盾,通常會發動戰爭,加上皇上駁回了他求親的國書,大明和北元一場大戰即將開始。送你出嫁後,為父會重返沙場,估計一年半載都不會回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

  提到買的里八刺,徐妙儀眼裡掠過一絲寒意,「以前禍害我表哥,現在又與我父親為敵,小八真是我命中宿敵。」

  徐達說道:「這次燕王八成也會參戰。」

  這一次不僅僅是兩國之戰,還關係到燕王為人夫的尊嚴,誰都無法容忍奪妻之恨。

  徐妙儀說道:「我也去,以前我跟隨父親的北伐軍當過兩年軍醫呢。」

  徐達拿起一個酥油泡螺塞進女兒嘴裡,「還好意思提以前的事?乖乖在燕王府待著,難道我和燕王聯手都打不過那個乳臭未乾的買的里八刺?」

  徐妙儀鼓著腮幫子說道,「好吧,父親替我狠狠揍他一頓。」

  魏國公徐家瞻園正喜氣洋洋的給大小姐備嫁,皇宮的家宴也正酣,剛剛有孕的臨安公主和快要臨盆的懷慶公主是一母同胞的親姐妹,皆是穆妃孫氏所生,只是懷慶的駙馬是平民出身的王寧,而臨安公主的駙馬則是出身名門的前宰相李善長之子李祺。

  臨安公主是皇室這一輩最長的公主,嫁給李祺好幾年方有孕在身,因此十分小心,不像妹妹懷慶公主那樣大大咧咧的,笑鬧無忌。

  「姐姐,陪我去折一枝桃花,送給母后插瓶吧。」懷慶公主喝了幾杯溫熱的黃酒,雙頰酡紅,鼻樑還有晶瑩的汗珠兒,眼神里的天真活潑和出嫁前沒什麼兩樣。

  臨安公主靠在熏籠上,桌前的菜餚只動了幾筷子,做做樣子而已,沒怎麼吃過,她慵懶的擺了擺手,「總是這副沒心沒肺的德行,母后都說了地上路滑,一切等產後再說,你偏要去桃花園鬧騰。」

  懷慶公主軟磨硬泡的拉著臨安公主起來,「姐姐,你我自從下嫁,出宮去公主府單住,就很少陪母后了,今天四哥訂婚,母后心裡高興,咱們一起送一支桃花,詩經上都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家宜室』,多麼應景的禮物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