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什麼動靜?」老妻想了想,「唉,你是說抱孫子的事情吧,這事急不得,沒事多在送子觀音前多燒幾炷香吧。咱們的大兒媳婦是公主呢,縱使我們老夫老妻愁白了頭髮,也不敢催促的。」

  臨安公主作為洪武帝的長女,下嫁給李善長的長子李琪有幾個年頭了,公主溫和賢惠,駙馬也深受朱元璋的重用,夫妻感情甚篤,一切都很完美,唯一的遺憾就是公主未有孕。

  李善長點頭說道:「我當然知道,終究是君臣之別,我們李家豈敢造次,可是……公主下嫁琪兒好幾年了,一直未能生育,不管怎麼樣,你偷偷找個大夫先給琪兒瞧瞧。」

  多年夫妻,老妻覺得不對頭,「出了什麼事?令你如此不安?」

  李善長說道:「哦,也沒什麼,就是想著即將告老辭官,心裡不踏實,咱們李家要是有個皇族血脈的孫子,以後就什麼都不用愁了。」

  老妻笑道:「辭官怕什麼,劉基已經被你擠走,胡惟庸繼任丞相之位是板上釘釘的事,他是你的人,你雖告老,這朝野上下誰敢來咱們李家撒野不成?」

  李善長一嘆,說道:「君心難測啊……」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大反派李善長首次露出正臉,一直以來都像個幽靈似的給喵喵使絆子,下黑手,如今盛極而衰,準備迎接我家喵喵的復仇吧。

  另外,歷史上的臨安公主是在洪武九年下嫁李琪的,本文提前了約十來年哈。臨安公主和李琪應該是沒有子女,因為舟沒有查到她所生子女的爵位和賞賜什麼的。朱元璋雖然晚年時將一大半親家滅族,公主們好多成了寡婦,但是對於外孫們還是不錯的,該封封,該賞賞。如果沒有記錄,應該是絕嗣了。

  ☆、第206章 如芒在背

  老妻不解其意,說道:「君心再難測,皇上厚待老臣不會錯的。自古明君皆有相公這樣的能臣輔佐,方成千古佳話。這京城裡除了開平王府常家,就是咱們韓國公府李家了。咱們李家雖沒出個王妃太子妃,但有幸得臨安公主下嫁,這才是真實惠呢。」

  李善長蹙眉說道:「有了臨安公主做靠山,咱們李家經得起大風大浪,我就怕旁人橫生枝節,引火燒身。」

  老妻安慰說道:「孩子們都很聽話,沒有孟浪之輩,將來有本事的去做官,沒本事的在家讀書當個富貴閒人。親戚們我也都交代過了,好好約束族人,若有作奸犯科之輩,一律逐出家門,從族譜除名,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們這等人家不得包庇縱容作惡之人。相公整天憂國憂民還不夠,這會子又操心家事來。」

  李善長笑了笑,「好了好了,我也就是隨口說說,時候不早,該準備去上朝了,你陪我用早飯吧。」

  老妻嚴謹治家,李善長當然知曉。他心中有鬼,惦記著剛才的噩夢,他所說的旁人,指的其實是徐妙儀。

  如今的李家和當年謝家一樣,家中沒有出現過不孝子弟,鐵桶一塊,李家若有禍患,不會再蕭牆之內。可當年對付謝家,李善長照樣找到了漏洞,假戲真做,栽贓嫁禍,將謝家滅門。

  羊圈建的再嚴實,也無法真正阻止狼的進攻。

  徐妙儀無疑是頭在曠野廝殺磨礪過的小狼崽子,李家這些子孫都不是她的對手……

  李善長將這些憂思深埋在心底,若無其事的和老妻一起用早飯,吃到一半,心腹幕僚匆匆趕來,「相爺,有急報。」

  李善長心下一沉,放下筷子,平靜的對老妻說道:「你繼續用飯,我去上朝了。」

  老妻點點頭,吩咐丫鬟,「把相爺的手爐添上新炭,再泡一壺參茶。」

  李善長換上大紅朝服,登上十六人抬的大轎,這個轎子就像一座可以移動的小房子,寬敞舒適。

  大明丞相冗長威儀的儀仗隊伍駛出韓國公府,天還沒亮,雪色籠罩京城,沒完沒了的雨夾雪似乎把空氣都凍住了,護送騎兵的盔甲和兵器上結了冰,在清冷的雪色映襯下,所到之處皆是一片令人膽寒的肅殺之氣。

  李善長想起了剛才的噩夢,瞳孔一縮,關上了窗戶,他將溫暖的手爐捧在胸口,「這麼說來,報恩寺為母抄經的徐大小姐是個冒牌貨了?」

  大轎里,一人跪在陰暗處,低頭說道:「屬下無能,沒能早點發現那人是個替身。屬下看見每日從禪房送出來的佛經都是徐大小姐的筆跡,就大意了。」

  李善長揉了揉額頭,「你不是無能,是該死。倘若黃儼還在,早發現玄機了。」

  那人磕頭說道:「屬下該死!」

  李善長說道:「她現在最大的靠山是燕王,要搞清楚她的行蹤,就要盯緊燕王,燕王府那邊有何動靜?」

  那人說道:「自從鳳陽賑災回來,燕王替太子背了黑鍋,皇上革了他所有的差事,一直賦閒在家,並沒有什麼動作。」

  李善長問道:「昨天臘八皇家祭祀,燕王表現如何?」

  那人聞言,戰戰兢兢說道:「昨日燕王稱病,並沒參與祭祀。」

  李善長大怒,「混帳!他說病就病了?哪有那麼巧!一個失蹤一個病,分明有詐!」

  那人低聲說道:「昨日還沒得到報恩寺那位是個冒牌貨的消息,所以屬下沒深想,屬下知錯了,這就去查燕王的行蹤。」

  李善長一字一頓說道:「這一次,一個都不要放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