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王妃是隔著帘子接見我的,不過……」胡善圍坦言說了自己在□□的所聞所見和推測,「……秦王妃半路回府,應該是外傷所致。」

  胡善圍不敢直言說秦王打傷了王音奴。但是誰都清楚,能傷害秦王妃的,也只有秦王自己了。

  馬皇后蹙眉說道:「唉,老大寵著呂側妃,老二也跟著糊塗,輕視正妻,嫡庶不分,將來必成大禍。一個個都成家立業了,還要我煩憂他們的家事。」

  馬皇后想了想,嘆道:「罷了,子嗣為重,如今不好派人教鄧側妃立規矩。善圍,你在宮中選幾個有資歷的嬤嬤,要她們去秦王/府幫助王妃協理家事,有她們盯著,老二會有所收斂。」

  「是。」胡善圍應下,看來馬皇后決定給秦王妃撐腰了。

  胡善圍眼珠兒一轉,說道:「臣途中遇到鄧側妃,側妃即將臨盆,心中煩憂,說想請徐大小姐去王府住幾日,陪她生產。臣身在深宮,不便進出魏國公府,婉言拒絕的。」

  「胡鬧!」馬皇后手中的竹筷一頓,說道:「連太子妃生子都沒她那麼矯情!摘了星星要月亮,仗著肚子裡的龍嗣興風作浪,恨不得所有人都圍著她轉!為了要妙儀伺候她生產,說情都說道老四那裡去了。她再作一作,是不是要皇上下旨滿足她的要求?」

  馬皇后罕見的動了怒氣,眾人都默不作聲。

  馬皇后身份高貴,不屑於面對面教訓一個側妃,她吩咐道:「叫尚儀局安排一下,宣衛國公夫人進宮。」

  衛國公夫人是鄧銘的母親,一品誥命夫人,由她教訓約束自己的女兒。嫁入皇室的側妃,不能這麼沒規矩。

  馬皇后腰脊受過傷,站了一會就累了,加上動了氣,此時臉色就和難看,胡善圍忙扶著馬皇后坐下休息,自己洗了手擀皮。

  胡善圍手腳麻利的擀著一大張餛飩皮,然後用刀切開成菱形,預備包餛飩。

  馬皇后喝了一口參茶,瞧見餛飩皮的約刀口寬厚度,不由得贊道:「你是個有心人,瞧出皇上喜歡吃厚一些的麵皮。御膳房做的餛飩麵皮比紙還薄,沒有嚼勁,入口就順著咽喉滑進去了,擀皮的手藝確實精妙,別人都叫好,但不是皇上所好。皇上專心料理國事,不在乎口腹之慾,從來不明言自己的飲食喜好。」

  胡善圍謙虛的說道:「經常看見皇后娘娘親自做吃食,就慢慢琢磨出了皇上的喜好。」

  馬皇后一嘆,「你是個聰明人,雙手也靈巧,我老了,精力不濟,將來都交給你做……」

  胡善圍提著食盒,跟著馬皇后去了文華殿。朱元璋正在批閱堆積如山的奏摺。胡善圍打開剔紅龍鳳呈祥食盒,端出來鯽魚湯底的魚肉荸薺餛飩並幾樣時蔬小菜。

  馬皇后強行奪過了朱元璋的硃筆,將他拉到飯桌邊坐下,「皇上陪我吃頓飯吧。」

  朱元璋只嘗了一口,就責備的看著馬皇后,「又是你親手做的吧?早就說過了,你腰不好,別去廚房做這些東西了,朕吃什麼都一樣。」

  馬皇后指了指身後布菜的胡善圍,「是她做的,臣妾就在一旁吩咐而已。」

  朱元璋瞥了一眼胡善圍,「很好,以後勸著皇后莫要操勞。黃儼,賞她一筐剛進宮的西域紫玉葡萄。」

  胡善圍忙跪下謝恩。

  飯畢,帝後在御花園池塘邊散步,聽著雨後蛙聲一片。半池蓮花蓮花凋謝,露出了綠色的蓮蓬。

  帝後聊了些兒女事,朱元璋說道:「大兒媳福薄,撒手去了。太子還年輕,今日有好幾個另選太子妃的奏摺送上來。」

  馬皇后說道:「東宮太子妃至關重要,將來要代替臣妾母儀天下的,不能一直空缺。只是臣妾覺得,看在開平王常遇春的份上,太子應該為妻守身一年,方能提另選太子妃一事。那些上奏摺的大臣太心急了,民間也甚少有在妻子熱孝間另娶的,未免令人齒寒。」

  提起常遇春這名因年早逝的愛將,朱元璋心有所觸,點點頭,「皇后說的對,另選太子妃一事,等一年以後再說吧,橫豎太子還年輕。」

  馬皇后說道:「東宮已經有四子兩女了,不用著急子嗣,選妃一事現在不可提。」

  朱元璋說道:「這事我和太子說過了,他也說不用著急續弦,東宮現在由呂側妃暫時負責打理,料理的井井有條,水生也照顧的很好。」

  一聽到呂側妃,馬皇后有些不以為然,「水生不是由太子妃臨終前託付給了她親妹妹常槿照顧嗎?跟呂側妃有什麼關係?再說了,她一個側室,有什麼資格教養嫡子?沒得亂了規矩。」

  朱元璋說道:「太子對呂側妃讚譽有佳,呂家是書香門第,家事清白,在朝中為官清廉,都是能臣,可堪重用。」

  馬皇后心下一沉,問道:「太子想扶正呂側妃?」

  朱元璋說道:「他沒有明言,只是說任憑我們選擇太子妃,畢竟婚姻大事,當然是父母做主。不過我瞧他應該有這個意思。」

  馬皇后心頭一緊,又問:「那皇上的意思呢?」

  朱元璋說道:「朕覺得不妥,呂側妃若扶正,那常家和水生的地位就尷尬了,常遇春屍骨未寒,不能讓他在九泉之下掛心啊。」

  馬皇后鬆了一口氣,說道:「皇上言之有理。太子年輕,另娶便是,何必扶正一個側妃。京城那麼大,多少名門淑女,還愁沒有比呂氏合適的人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