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尋常人,毛驤肯定會選擇貼身保護貴客,但是外面遇險的人是姚妙儀和宋秀兒,他不能坐視不理。

  手下朝著窗外放了焰火。毛驤拔劍出鞘,朝著宋秀兒尖叫處奔去,頓時看見五個穿著城隍廟道士服侍的刺客揮刀往山石後面砍去,雪地里還插著密集的箭矢,定是偷襲射殺不成,改為近身攻擊了。

  姚妙儀向來謹慎,身邊藏有匕首,雪亮的大刀朝她砍來時,她一腳將尖叫不停的宋秀兒踢到後面,然後挨身避過此刀,拔/出匕首往刺客懷裡一撞,鋒利的匕首準確的插/進了刺客的左腎。

  腿部中箭的福叔居然也十分勇猛,他怒吼一聲,甩出趕車的馬鞭,那鞭子入靈蛇般纏在了刺客的頸脖,阿福一抖手腕,將刺客套脖拉倒,一腳踩在刺客握刀的手腕上,奪刀將其串成了糖葫蘆!

  頃刻間,刺客五損其二。

  沒想到阿福居然有如此身手,姚妙儀心中詫異,卻也無力分心,開始對付另外三個刺客,這三人刀尖都直指姚妙儀一人,無人去砍尖叫的宋秀兒、也無人和受傷的阿福纏鬥。

  看來他們刺殺的目標就是我。

  姚妙儀說道:「福叔,快帶秀兒走!」

  阿福瘸著一條腿,拿著刀站在姚妙儀身邊,和她並肩而戰,還一邊對還在尖叫的宋秀兒叫道:「快跑!去人皮殿阿毛幫忙!」

  兵器發出尖銳的碰撞聲。

  宋秀兒終於停止了尖叫,秀麗的小臉嚇的煞白,猶如紙糊的美人。她哆哆嗦嗦的杵著竹竿站起來,往外跑了幾步,卻又停下了,從地上撿了幾塊石頭,轉身往刺客身上投擲而去!

  「混蛋!壞人!」宋秀兒邊哭邊罵,卻並不退縮,不停的朝著刺客扔石塊。

  ☆、第49章 願者上鉤

  宋秀兒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她怕的渾身都在顫抖,卻不肯退縮一步,扔砸石塊既無準頭,也無力氣,即使挨了一下,也不至於受傷。

  所以三個刺客都不管她,齊心對付姚妙儀和阿福。

  跺!

  一聲悶響,宋秀兒瞎貓砸到死耗子,石頭居然正中了一次刺客的後腦勺!這下砸出了火氣,那刺客猛地回頭反手對著宋秀兒橫劈一刀,厭惡輕蔑的表情就像拍死一隻蒼蠅似的。

  雪亮的刀鋒襲來時,宋秀兒徹底呆住了,渾身都像是被刀光抽去了力氣,和冰雪似的凍在原地,像個雪人,連躲閃都忘記了。

  「秀兒閃開!」阿福和姚妙儀同時大叫。

  鐺!

  一個黑影奔來,拔劍硬生生接住了這一刀,正是毛驤。

  毛驤和刺客交手,形勢逆轉,這下是一對一了,刺客見這三人都不好惹,便知事敗,對視一眼,開始收刀逃跑。

  毛驤打了個噓哨,一群販夫走卒打扮的暗衛們已經趕到,將刺客包圍。

  毛驤比了個留活口的姿勢,將僵直的宋秀兒拉開戰團,可是秀兒腿都軟了,根本無力行走,毛驤便將她抱起,暫時將他們三人安置在人皮殿。

  姚妙儀見阿福傷勢穩定,便站起來說道:「這些人應該是沖我來的,只是沒料到你們並非見事就躲的普通香客,我和阿毛一起出去看看。」

  阿毛說道:「姚大夫放心吧,他們逃不出天羅地網。」

  姚妙儀冷冷道:「我不擔心他們會逃脫,我只是怕他們服毒自盡,找不到幕後真兇。我要他們都活著。」

  憑直覺,姚妙儀覺得這些人應該和當年殺母仇人有關係,如此看來,事情並非周奎說的那麼簡單!

  剩下三個刺客在親兵都尉府暗衛們的圍追堵截之下,死一人,自盡一人,另一人在咬開毒囊之前被毛驤卸開了下巴,總算留有活口。

  這時五城兵馬司的人已經將城隍廟戒嚴了,一應香客道士小販全部趕走,宋秀兒喝了一杯熱茶,方覺得神魂和*合一,恢復了力氣。

  阿福卻已經昏迷過去了,一群御醫圍著他清創治療,其中一個老太醫說道:「是五步蛇毒,幸虧姚大夫及時給他解毒,否則此時早已回天乏術了。」

  五步蛇得名於此,是因其蛇毒發作的特別快,行走五步就毒發,實乃劇毒。

  姚妙儀對著御醫們拱了拱手,「多謝諸位相助。」

  那位神秘的貴公子好奇的看著姚妙儀,問道:「什麼人要治你於死地?」

  姚妙儀搖搖頭,並沒有理會貴公子,心想以前怎麼不刺殺那個冒牌貨?到底是什麼讓背後主使決定現在對我下狠手?

  「你不認識我,我卻經常聽說過你。」貴公子卻自來熟似的說道:「我叫做買的里八刺,是北元人,現在在金陵……咳咳,遊歷做客,有時候去大本堂讀書,聽說你是朱守謙的表妹?果然長的挺像。」

  姚妙儀的思緒頓時被這個貴公子強行打斷了,什麼?買的里八刺?北元人?遊歷?毛驤對他畢恭畢敬?

  姚妙儀將種種線索拼湊到一起,立刻猜出了這個貴公子的身份,喃喃道:「你莫非是北元宣光帝的兒子,被曹國公李文忠俘虜——」

  「咳咳,是請,被曹國公請到金陵遊歷。」貴公子淡淡道:「我的名字對你們大明人來說,實在太長了,不好記,你可以叫我,嗯……」

  貴公子瞥了毛驤一眼,剛才這三人都叫他阿毛,那麼……貴公子說道:「你就叫我阿刺。」

  今年秋天在雞鳴山招降了北元高級武官張玉,透露了北元皇帝即將駕崩的消息,洪武帝當即命令大將李文忠北伐,張玉回去後和親友們裡應外合,叛出北元,轉投大明,北元順帝駕崩,新帝宣光帝繼位,倉皇而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