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御膳房的廚師有些為難,「可是皇上點名了想要吃蟹,要是不送過去,萬一……我們擔當不起雷霆之怒啊。」

  胡善圍笑道:「其實也有其他的法子,聽聞雞鳴寺的素齋十分有名,其中就有一道炒素螃蟹,用麵筋腐竹、面米分、黑木耳、糖鹽、還有胡蘿蔔等剁碎了調製而成的,吃起來香味和口感和蟹肉一模一樣。」

  「你們御廚都是鬼斧神工,可以將螃蟹里的肉掏空了,將素螃蟹塞進去蟹殼裡拼好,上鍋再蒸一次,借一下殼子和鮮味,用這金蟬脫殼之法,既可以從了聖意,也能順了太醫院的醫囑,豈不兩全?」

  御廚拍手贊道,「胡女史真是蘭心蕙質,這個法子好,我這就試做一盤素螃蟹,胡女史先嘗嘗味,要是過了你的嘴,就能呈到御前了。」

  胡善圍進宮快半年了,在尚食局當女史,她性格隨和、聰明機靈、人緣極好,很快就適應了宮廷的生活。

  尚食局接觸最多的就是御膳房和太醫院,胡善圍和姚妙儀是手帕交,耳濡目染的通了一些醫理和藥理,她夾在兩邊調解溝通,御廚和太醫都很欣賞這位新來的女官。

  胡善圍記下膳食,回到尚食局文書房裡抄錄幾份,剛剛提筆呢,李桃娘就走進來了。

  胡善圍將毛筆擱在瓷山筆架上,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行禮,「善圍見過李司記。」

  這個李司記曾經向她打聽過姚妙儀的身世,隨即很長時間在宮廷里消失了,據說外出辦事,胡善圍雖有些狐疑,但作為局外人,她實在想不通這其中的前因後果。

  李司記上下打量了一番胡善圍,相貌秀麗,是個江南俏佳人,但並無狐媚之氣,目光清澈,姿容端正,這個新來的女官在宮裡風評極好,口風也嚴實,而且恰好也是蘇州人,應該比較容易和永平郡主說上話。

  所以她挑中了胡善圍,和她一起去八府塘湖心小築伺候永平郡主生產大事。

  一旦步入湖心小築,就免不了要告知永平郡主的真實身份,胡善圍曉得皇家秘辛,有點類似江湖人的投名狀,從此以後就是自己人了,皇上皇后都會對她有所重視。

  年紀輕輕,而且短短半年就得到了平步青雲的機會,倒是個幸運的。

  李桃娘說道:「收拾一下,隨我出宮辦事,可能要一年後才能回宮,你不要對任何人說起此事。」

  胡善圍一頭霧水,不過宮廷生存法則是少問、少說、多做,裝聾作啞是基本技能。她打了一個簡單的小包袱,跟著李桃娘坐上馬車出宮了。

  馬車裡,李桃娘將任務詳細的說了一遍,叮囑道:「……以後郡主一切入口的東西,無論湯藥還是飯菜都要經過你的手,萬事以皇嗣為重,不可有任何閃失。」

  「是。」得知真相的胡善圍內心是震驚的,作為蘇州本地人,對張士誠家族有一種莫名的敬意和感恩,畢竟在外面戰火紛亂的時候,蘇州因有了張士誠而格外安寧繁華。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都是依仗著張士誠家族的蒙恩,方能保有一方樂土。

  馬上要伺候傳說中的永平郡主了呢,胡善圍心裡有些緊張,又有些期待,同時又有一些同情。帶著這種複雜的心思,胡善圍開始當上了永平郡主身邊的女官。

  果然如李桃娘所料,胡善圍和永平郡主說了幾句蘇州方言和風土人情,很快就拉近了關係,而且郡主似乎再也不復以前惆悵滿腹的模樣了,偶爾還會面露笑容。

  只是永平郡主右手手腕的那一處尚未癒合的疤痕,時不時的會提醒李桃娘保持清醒。

  這一日,斷斷續續的雨夾雪終於停了,天氣放晴,不再是陰沉沉的,看著陽光明媚,頓時有種重見天日之感。

  姚妙儀再次來到湖心小築給永平郡主請脈,本來保護龍嗣這事歸太醫院管的,可是永平郡主點名要姚妙儀,李桃娘拗不過她。

  這一次,姚妙儀終於和手帕交胡善圍重逢了。

  ☆、第36章 善惡有報

  應天府,城隍廟。

  和寺廟道觀等地供奉的虛無縹緲的菩薩神仙們不同,城隍廟的神代表一個城市的守護神,更具有煙火氣一些,往往是由當地百姓們選擇的真實歷史人物,並由官府冊封而成的,所以每個地域的城隍神都有不同。

  比如上海縣選的漢朝大將霍光,而金陵城選的是文天祥。除此之外,城隍廟的偏殿裡各種各樣的神,比如若是求學問,就去文昌廟;若求子求姻緣,就去娘娘廟……無論你求的是什麼,總能在城隍廟找到合適的神仙。

  如此包容接地氣,所以城隍廟是最熱鬧的場所,每日香客遊人如織,不過到了洪武年間,城隍廟又多了一樣東西吸引了目光——人皮。

  洪武帝下令,貪污*超過六十兩銀子的,一律死刑,罪大惡極者,還會被剝皮,剝下來的人皮經過風乾防腐處理,填充稻草,掛在城隍廟示眾,震懾天下行賄和受賄之人。

  今日天氣晴好,姚妙儀和宋秀兒來到城隍廟燒香遊玩,宋秀兒興致乏乏,那個神都不想拜,就連大姑娘最多的娘娘廟也懶得踏足一步,買了一包炒貨無精打采的吃著。

  「跟我來。」姚妙儀拉著宋秀兒的手,將炒貨塞給趕車的阿福。

  「去哪裡?」宋秀兒說道:「我可不想賞什麼梅花,樹下都是人,還有些想占便宜的登徒子,怪沒意思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