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姚妙儀盤坐在地上,托腮沉思道:「首先這股勢力實力不弱,否則這麼一大群人是無法帶著武器和火藥潛入雞鳴山孝陵墓室的;然後這股勢力一定同時和我們明教,還有朱元璋都有仇,否則的話,怎麼會制定出這種一石二鳥之計呢?」

  「嗯。」狐蹤緩緩點頭,「我看八成是北元朝廷在搗鬼。」

  「對。」姚妙儀點頭道:「當年我們明教教義一出,擁護者甚眾,天下起義軍,唯我明教紅巾軍實力最強大。是我們明教動搖了元朝的根基,而朱元璋則攻克了大都,將成吉思汗的後人趕到了草原大漠。若說北元最恨的,可不就是我們明教和朱元璋嗎。」

  只可惜天下未定,紅巾軍就自殺自起來了,朱元璋成了最後贏家。

  當年朱元璋派人刺殺小明王韓林兒,鑿沉船隻,謊稱是明教叛徒和元朝朝廷勾結,導致小明王的死亡。

  只有元朝朝廷才知道真相,因為他們是冤枉的,真沒派人刺殺小明王,一切都是朱元璋賊喊捉賊而已。

  狐蹤說道:「北元朝廷最清楚明教和朱元璋的矛盾,借著炸孝陵來挑撥這兩方勢力互斗,給自己以喘息之機。」

  姚妙儀補充說道:「我看不僅僅是炸孝陵,他們有可能是刺殺四皇子朱棣不成,想要破釜沉舟同歸於盡罷了。朱元璋很看重這個四兒子,朱棣若死了,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狐蹤慘然一笑,「哈哈,殘元朝廷還真瞧得起我們明教,居然還覺得明教有本事和朱元璋對壘,真是瞧得起我們。」

  關在天牢這麼久了,狐蹤的忠心日月可鑑,不過同時也生了灰心沮喪之心,說到這裡,狐蹤目光一黯,「我關在這裡的消息不要外傳,我擔心手下舊部會不顧你的反對和危險來救我。本來就不剩幾個人了,讓他們活得久一些吧。」

  姚妙儀很佩服狐蹤的周全,「放心,這事我只會告訴小明王和智慧長老,請他們定奪。不過郭陽天此人極其危險,我會找機會除掉他,免得節外生枝。」

  只要有機會接近郭陽天,姚妙儀至少有五種辦法弄死他,只是同時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這樣就有些難了……

  至於義父和姚繼同,這兩人遠在高麗國,估摸到年底或者明年春天才能回來吧。朱元璋會保住狐蹤的性命來挖小明王,所以只要小明王沒事,狐蹤就能活命。

  姚妙儀和狐蹤說了些外面的事情,到了半夜,突然聽見遠處有開門聲,兩人趕緊爬到各自床上躺下裝睡,一道道門被打開了,這麼大的動靜,姚妙儀裝作被驚醒的樣子,睡眼惺忪的爬起來。

  馬三保打著火把,走進監獄的分明就是四皇子朱棣。

  ☆、第26章 天牢救美

  大半夜的跑到人家大姑娘家的床頭……

  這還是頭一次。

  朱棣見姚妙儀安然無恙,心中稍定。聽丘福說姚大夫被關在天牢里,他還馬上聯想到了殺妻的鄭千戶,覺得鄭家留在親軍都尉府的殘餘勢力有可能會藉機打擊報復姚妙儀。

  姚妙儀雖然兇悍,但畢竟是個女子,倘若名譽受損……朱棣覺得自己會愧疚的,畢竟當初是他將姚妙儀叫去驗屍的,一切都應他而起。

  所以聽到消息後,剛剛搜山回營地的朱棣連夜趕到了這裡。

  謝妙儀擁著被子坐起來,頭上還有一根金黃的稻草,狼狽的連馬三保都不忍直視。深山霧重,睡前丘福怕她受不了寒氣,特地抱了一捆稻草厚厚的鋪在床上。

  馬三保低聲道:「殿下,真的是姚屠——大夫。」

  「起來,跟我出去。」朱棣淡淡道。他有些關心之意,但一直面無表情,不過這是他的常態。

  這副沒有表情的表情,猶如一個面具般終年都扣在臉上。猶如深潭,不可窺探。

  倒是他的親弟弟朱橚,喜怒哀樂都掛在臉上,猶如溪水般,一眼能夠看到底。

  「多謝四殿下。」姚妙儀下了床,渾然不知頭髮上的稻草,馬三保想笑,但他懼怕被姚妙儀記恨,便忍住不說。

  朱棣順手將姚妙儀髮髻上稻草摘下來,「走吧。」

  這下不僅僅是馬三保了,就連姚妙儀都愣住了。除了五弟朱橚,就沒見朱棣正眼瞧過誰。

  姚妙儀受寵若驚,連連道謝,「多謝四殿下相救,是我莽撞無知,跑到雞鳴山採藥,給四爺添麻煩了。不知郭指揮使那邊……反正天快亮了,不如我在這裡等等,等毛驤毛千戶過來領人。」

  朱棣一邊往前走,一邊頭也不回的說道:「不麻煩,郭陽天若想要來質問我,儘管放馬過來。連鄭指揮使都被父皇打發出去戍邊了,郭陽天不過是個副指揮使,他不會栽倒在此等小事上。」

  郭陽天是個謹慎的聰明人,想必不會走鄭家兄弟的老路。

  朱棣走的很快,姚妙儀緊緊跟在身後,一副大獻殷勤,狗腿十足的模樣:「我聽說魔教的人在雞鳴山上搗亂,還差點炸了孝陵,簡直十惡不赦,還是四殿下您英明神武,一劍斬斷了引線,救了孝陵、救了墓道中無數的匠人,真是立了大功了!」

  朱棣的步伐並不見緩,說道:「為父皇和母后督造陵墓,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馬三保說道:「本來督造陵墓是五皇子的差事,但是五皇子沉迷醫學,這事就由殿下代勞了。」

  朱棣這個兄長代勞,就是為了讓朱橚可以心無旁騖的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