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應乾帝陰沉著臉坐在上首,半晌不語。
畢竟是他將鎮北侯召回京的,現下邊境又被進犯,難道他要將鎮北侯放回去嗎。
席位中,姜從霍然起身,大步走到高台下,直挺挺地跪在地上, 雙手抱拳道:「陛下,朔州危在旦夕, 臣請命即刻出發,前往朔州,護衛朔州萬千百姓。」
姜雲錚同樣起身跪在他旁邊, 朗聲道:「陛下,臣也願意!」
父子兩的臉上皆是焦灼,毫無懼意。
應乾帝稍作思索:「事不宜遲, 朕點一隊先鋒營,隨你們即刻出發。姜侯,此行是去打仗,尊夫人與令愛便留在永京,朕替你保護好她們, 你們安心上戰場,不要有後顧之憂。」
姜從面色不變, 沉聲領命,旋即按住姜雲錚將要發作的手。
陛下本就是忌憚他的勢力才將他從朔州召回,現在要放虎歸山,自然得將他的家眷留在京城以作牽制。
現下當務之急,是解救朔州百姓,她們母女在京城並不會有危險。
寂靜中忽然響起酒瓶倒地的聲響,太子腳步虛浮地走出來,說道:「父皇,兒臣也願意同鎮北侯一起前往朔州!請父皇應允!」
應乾帝打量他一眼,揮手同意了。
從殿中大步走出去時,姜從朝女賓席這邊望了一眼,輕輕頷首。
姜善寧拉起姜夫人的手,低聲安慰她:「阿娘,您別擔心,阿爹和大哥趕回去,咱們鄞城百姓都不會有事的。」
姜夫人注視著姜從的背影,輕輕靠在女兒身上,抿緊唇什麼話也沒說。
出了此事,眾人歡笑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一個個眉頭緊鎖,都在祈禱鎮北侯能夠及時趕回朔州,擊退北狄。
否則一旦北狄踏平朔州,離攻到永京就不遠了。
宴席匆匆結束,蕭逐擔憂的目光望向姜善寧,但是她攙著姜夫人,秀眉蹙起,並沒有注意到他。
蕭逐目送她離開,轉頭看到應乾帝從高台一側走下去,一隻手還攬著淑妃的肩膀。
所謂的那個父皇似乎一點都不擔心朔州的情況,在聽到八百里加急的時候,竟然還能說出將鎮北侯家眷留在京城的話。
太子從未上過戰場,應乾帝壓根不擔心太子在戰場上會不會出事,只擔心權柄是否在自己手中。
走出奉天殿,蕭逐看了眼落雪的夜空,側首跟長錦說道:「給舅舅捎個口信,當心莫要叫人發覺。」
永京城外,夜色沉沉,馬蹄聲踐踏過雪泥,帶起一陣肅殺之意。
姜從來不及等軍營中的先鋒營跟上,縱馬率先奔朔州而去。
姜雲錚與太子一道去軍營,帶領先鋒營和將士們前去朔州。
五皇子出事後,宮中的禁衛群龍無首,陛下遲遲沒有下令將禁衛交給誰去管,導致現如今宮城的防備很是鬆散。
京中得知了北狄進犯朔州一事,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是夜,六皇子換了身太監的衣裳,混進五皇子宮中。
*
姚府。
姚飛燕正要前去鎮北侯府看望姜善寧,祖父姚尚書忽然將她攔下來,眉宇間流露出憂心:「飛燕,這幾日京城混亂,你不要總是出府。」
姚尚書浸淫官場多年,那次他本想讓孫女去向姜善寧旁敲側擊詢問一番,姚飛燕回來後卻給他帶話,「七皇子秉性純正,才思敏捷」。
僅僅是這麼一句話,他琢磨了幾日,仔細觀察鎮北侯一家與七皇子之間的暗流涌動,總覺得鎮北侯應當是擁護七皇子的。
幾位皇子之間的爭鬥尚且沒有放在明面上,就算陛下已經立了太子,但最終是誰登上那個位置,根本沒有定論。
他擔心姚飛燕和侯府走得近,將來若非七皇子稱帝,而是其他皇子,萬一對姚府秋後算帳,誰也保不了姚府。
最好的辦法,便是誰也不幫,保持中立。
「祖父,我只是去侯府一趟,又不去旁的地方,很快就會回來。」姚飛燕被叫住,站定後轉過身,解釋了幾句。
姚尚書蹙起眉:「非常時期,莫要出府。」
姚飛燕從小就跟祖父親近,一點也不怕他,上前挽著姚尚書的胳膊撒嬌道:「祖父,能有什麼事情嘛,我真的就是去侯府,我保證絕對不去別處。」
然而這一次姚尚書堅決不同意,姚飛燕跺了跺腳,生起悶氣。她鬆開祖父的胳膊,跑回了自己的院子裡。
姚尚書嘆了口氣,回到書房後發現許久未見的兒子竟然也在。
「好端端的不在翰林院呆著,你怎麼出宮了?」
姚待詔微微躬身,正色道:「父親,兒子聽聞朔州有難,鎮北侯父子和太子一同前往朔州。兒子今日出宮,是有一事想要告訴父親。」
他將前些時日在宮道上因為喝醉酒不小心撞到太子一事告訴了姚尚書,隨後便垂下頭,等待父親的訓斥。
姚尚書聽完,先是斥責了他,就算空有閒職,也不該在任職期間醉酒。
他說了幾句,心里也明白兒子的棋待詔一職只是個擺設,並無實權,兒子心里鬱悶他也能理解。
姚尚書轉而思索起此事來。蕭雲暘身為太子,是眾皇子的表率,再怎麼樣也不該對臣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在是有失太子風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畢竟是他將鎮北侯召回京的,現下邊境又被進犯,難道他要將鎮北侯放回去嗎。
席位中,姜從霍然起身,大步走到高台下,直挺挺地跪在地上, 雙手抱拳道:「陛下,朔州危在旦夕, 臣請命即刻出發,前往朔州,護衛朔州萬千百姓。」
姜雲錚同樣起身跪在他旁邊, 朗聲道:「陛下,臣也願意!」
父子兩的臉上皆是焦灼,毫無懼意。
應乾帝稍作思索:「事不宜遲, 朕點一隊先鋒營,隨你們即刻出發。姜侯,此行是去打仗,尊夫人與令愛便留在永京,朕替你保護好她們, 你們安心上戰場,不要有後顧之憂。」
姜從面色不變, 沉聲領命,旋即按住姜雲錚將要發作的手。
陛下本就是忌憚他的勢力才將他從朔州召回,現在要放虎歸山,自然得將他的家眷留在京城以作牽制。
現下當務之急,是解救朔州百姓,她們母女在京城並不會有危險。
寂靜中忽然響起酒瓶倒地的聲響,太子腳步虛浮地走出來,說道:「父皇,兒臣也願意同鎮北侯一起前往朔州!請父皇應允!」
應乾帝打量他一眼,揮手同意了。
從殿中大步走出去時,姜從朝女賓席這邊望了一眼,輕輕頷首。
姜善寧拉起姜夫人的手,低聲安慰她:「阿娘,您別擔心,阿爹和大哥趕回去,咱們鄞城百姓都不會有事的。」
姜夫人注視著姜從的背影,輕輕靠在女兒身上,抿緊唇什麼話也沒說。
出了此事,眾人歡笑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一個個眉頭緊鎖,都在祈禱鎮北侯能夠及時趕回朔州,擊退北狄。
否則一旦北狄踏平朔州,離攻到永京就不遠了。
宴席匆匆結束,蕭逐擔憂的目光望向姜善寧,但是她攙著姜夫人,秀眉蹙起,並沒有注意到他。
蕭逐目送她離開,轉頭看到應乾帝從高台一側走下去,一隻手還攬著淑妃的肩膀。
所謂的那個父皇似乎一點都不擔心朔州的情況,在聽到八百里加急的時候,竟然還能說出將鎮北侯家眷留在京城的話。
太子從未上過戰場,應乾帝壓根不擔心太子在戰場上會不會出事,只擔心權柄是否在自己手中。
走出奉天殿,蕭逐看了眼落雪的夜空,側首跟長錦說道:「給舅舅捎個口信,當心莫要叫人發覺。」
永京城外,夜色沉沉,馬蹄聲踐踏過雪泥,帶起一陣肅殺之意。
姜從來不及等軍營中的先鋒營跟上,縱馬率先奔朔州而去。
姜雲錚與太子一道去軍營,帶領先鋒營和將士們前去朔州。
五皇子出事後,宮中的禁衛群龍無首,陛下遲遲沒有下令將禁衛交給誰去管,導致現如今宮城的防備很是鬆散。
京中得知了北狄進犯朔州一事,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是夜,六皇子換了身太監的衣裳,混進五皇子宮中。
*
姚府。
姚飛燕正要前去鎮北侯府看望姜善寧,祖父姚尚書忽然將她攔下來,眉宇間流露出憂心:「飛燕,這幾日京城混亂,你不要總是出府。」
姚尚書浸淫官場多年,那次他本想讓孫女去向姜善寧旁敲側擊詢問一番,姚飛燕回來後卻給他帶話,「七皇子秉性純正,才思敏捷」。
僅僅是這麼一句話,他琢磨了幾日,仔細觀察鎮北侯一家與七皇子之間的暗流涌動,總覺得鎮北侯應當是擁護七皇子的。
幾位皇子之間的爭鬥尚且沒有放在明面上,就算陛下已經立了太子,但最終是誰登上那個位置,根本沒有定論。
他擔心姚飛燕和侯府走得近,將來若非七皇子稱帝,而是其他皇子,萬一對姚府秋後算帳,誰也保不了姚府。
最好的辦法,便是誰也不幫,保持中立。
「祖父,我只是去侯府一趟,又不去旁的地方,很快就會回來。」姚飛燕被叫住,站定後轉過身,解釋了幾句。
姚尚書蹙起眉:「非常時期,莫要出府。」
姚飛燕從小就跟祖父親近,一點也不怕他,上前挽著姚尚書的胳膊撒嬌道:「祖父,能有什麼事情嘛,我真的就是去侯府,我保證絕對不去別處。」
然而這一次姚尚書堅決不同意,姚飛燕跺了跺腳,生起悶氣。她鬆開祖父的胳膊,跑回了自己的院子裡。
姚尚書嘆了口氣,回到書房後發現許久未見的兒子竟然也在。
「好端端的不在翰林院呆著,你怎麼出宮了?」
姚待詔微微躬身,正色道:「父親,兒子聽聞朔州有難,鎮北侯父子和太子一同前往朔州。兒子今日出宮,是有一事想要告訴父親。」
他將前些時日在宮道上因為喝醉酒不小心撞到太子一事告訴了姚尚書,隨後便垂下頭,等待父親的訓斥。
姚尚書聽完,先是斥責了他,就算空有閒職,也不該在任職期間醉酒。
他說了幾句,心里也明白兒子的棋待詔一職只是個擺設,並無實權,兒子心里鬱悶他也能理解。
姚尚書轉而思索起此事來。蕭雲暘身為太子,是眾皇子的表率,再怎麼樣也不該對臣子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在是有失太子風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