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但你總不能把東宮屬官姬威,指控太子謀反的事,直接當做罪證給說出來,這種完全沒有什麼證據的事情,你都當回事的話,這會顯得你,很沒有水平。
況且,就算你的兒子,你的太子,真的造反,那對於你這個當爹的,當皇帝的來說,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思來想去,你只好裝模作樣地誘導大家,問太子最近,有沒有什麼過失?
嗯?什麼意思,怎麼突然問起太子的事?
結合最近的一系列政治風向,大家明白了,你這次,火急火燎地從仁壽宮跑回來,就是為了,清算太子。
這雖說是國事,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父子之間的家事,只要你理由充分,說得過去,大家也不會有太多抵制的說辭。
問題就是,你手上,沒有什麼說得過去的充分理由,謀反的事,沒有切實證據,其他的事,都是雞毛蒜皮。
所以,你才問大家,太子有沒有什麼過失,想從大家這裡,徵集到一些過硬的理由。
大家覺得,要是仔細想想的話,太子當然有很多過失,但是,何必這個時候說出來,去攪和你們父子之間的家事?
所以,愣了半晌,百官默然……
你忽然想起,眼前的文武百官,大多都出自關隴集團,他們怎麼會幫著你,把寄託著他們未來希望的太子楊勇撤換?
要打破這層堅冰,需要你自己,一鼓作氣,乾綱獨斷!
需要你自己,厚起臉皮,胡扯一通,啥都不管。
既然如此,你決定,拿你這次突然回宮,看到宮裡所有忙亂倉促的景象說事。
你說:仁壽宮此去不遠,而令我每還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
你說你每次,從不遠處的仁壽宮回來,都要高度警戒,就像腳下的土地,不是你的帝國,而是你的敵國。
哎,你也真的是沒話找話說。
你是皇帝啊,你走到哪裡去,不是高度警戒,不像是走進了敵國?出警入蹕,難道不是皇帝出行,應有的保衛工作?這事也值得掰扯?
百官感覺到了,你是鐵了心要廢黜太子,然後為了尋找理由而矯揉造作。
你看百官反應平淡,便縮小了喊話的範圍,單獨對東宮的官員們怒吼道:我為下利,不解衣臥。昨夜欲近廁,故在後房恐有警急,還移就前殿,豈非爾輩,欲壞我家國耶?
意思是,你最近晚上總是起夜,天冷,所以睡覺都不脫衣服,而且想睡得離廁所近一點,省得麻煩。
結果呢,昨夜後宮裡面,一片混亂,你的言下之意,這是太子要謀反,你害怕有變,就只好睡在前殿。
你是故意這麼說的。
昨夜後宮混亂,是因為你的突然出現。
昨夜睡在前殿,是因為你,不想面對,伽羅那張老臉。
況且,這些事,顯然,並不歸東宮管,不應該為此,責備東宮的官員。
你故意這麼說,是希望大家明白,你的意思,是暗自東宮太子,意欲謀反!
你的意思,這麼明顯,大家其實都明白。只是,他們不想配合你這個無聊的導演,做你的群眾演員。
你心頭暗罵,這該死的關隴集團!
無奈,你只好請出你的領銜主演,來幫你,把話說圓!
「楊素!你來說說!太子的罪狀!」你如此喝令,你的宰相。
「啊?我?」被點名的楊丞相,顯得有些驚慌,但他立即想到,被審判的太子本人,並沒有到場,楊素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口才,現編現掛,說一段單口相聲,湊滿整整一場。
楊素開始了他的表演,從多年前,太子說要不是多虧了他,父皇做不了皇帝,建不起隋朝,到現在,太子跟大興城裡一幫流氓混在一起,說了一大堆。
這些事吧,按說,也是不好。
但是呢,為這個,就要廢太子?那也不至於吧。
你見楊素的爆料,不夠生猛,於是自己又補充了不少,都是一些有關太子的不當言論,以及個人生活方面的事。
最後,你也急了,乾脆把話挑明:「今欲廢之,以安天下!」
眾人愕然。
這麼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太子這人,有些任性,外加嘴瓢,也見怪不怪,卻依然不覺得,為了這些個仨瓜倆棗的小事,就要做廢黜太子,這種驚天動地的大事。
沒人公開對你表示支持。
你以為,這就是關隴集團,在故意跟你抬槓。
尤其是掌管禁軍的左衛大將軍元旻,竟然第一個站出來,勸你三思,更是讓寶座上的你,如坐針氈。
左衛大將軍,掌管皇帝身邊的禁軍,禁軍,是歷代政變的主角。
元旻,從這個特別的姓氏可以看出,他是西魏皇室後裔,關隴集團成員。
一個姓元的關隴貴族,掌握著禁軍的人,出面阻止你廢黜太子。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他們私底下約好,先扶立楊勇登基,然後像你以前那樣,把持朝政,然後廢了楊勇,最後做皇帝的,又是他元家?
想得美!我的兒子,不等你們來廢,我自己就廢了他!
不過,廢了他之前,我要先廢了你們!
你馬上下令,當場逮捕元旻,清除你自以為的隱患之後,也讓文武群臣,不敢再做聲。
當然,也還是沒人,對廢黜太子的事,表示贊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況且,就算你的兒子,你的太子,真的造反,那對於你這個當爹的,當皇帝的來說,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思來想去,你只好裝模作樣地誘導大家,問太子最近,有沒有什麼過失?
嗯?什麼意思,怎麼突然問起太子的事?
結合最近的一系列政治風向,大家明白了,你這次,火急火燎地從仁壽宮跑回來,就是為了,清算太子。
這雖說是國事,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父子之間的家事,只要你理由充分,說得過去,大家也不會有太多抵制的說辭。
問題就是,你手上,沒有什麼說得過去的充分理由,謀反的事,沒有切實證據,其他的事,都是雞毛蒜皮。
所以,你才問大家,太子有沒有什麼過失,想從大家這裡,徵集到一些過硬的理由。
大家覺得,要是仔細想想的話,太子當然有很多過失,但是,何必這個時候說出來,去攪和你們父子之間的家事?
所以,愣了半晌,百官默然……
你忽然想起,眼前的文武百官,大多都出自關隴集團,他們怎麼會幫著你,把寄託著他們未來希望的太子楊勇撤換?
要打破這層堅冰,需要你自己,一鼓作氣,乾綱獨斷!
需要你自己,厚起臉皮,胡扯一通,啥都不管。
既然如此,你決定,拿你這次突然回宮,看到宮裡所有忙亂倉促的景象說事。
你說:仁壽宮此去不遠,而令我每還京師,嚴備仗衛,如入敵國。
你說你每次,從不遠處的仁壽宮回來,都要高度警戒,就像腳下的土地,不是你的帝國,而是你的敵國。
哎,你也真的是沒話找話說。
你是皇帝啊,你走到哪裡去,不是高度警戒,不像是走進了敵國?出警入蹕,難道不是皇帝出行,應有的保衛工作?這事也值得掰扯?
百官感覺到了,你是鐵了心要廢黜太子,然後為了尋找理由而矯揉造作。
你看百官反應平淡,便縮小了喊話的範圍,單獨對東宮的官員們怒吼道:我為下利,不解衣臥。昨夜欲近廁,故在後房恐有警急,還移就前殿,豈非爾輩,欲壞我家國耶?
意思是,你最近晚上總是起夜,天冷,所以睡覺都不脫衣服,而且想睡得離廁所近一點,省得麻煩。
結果呢,昨夜後宮裡面,一片混亂,你的言下之意,這是太子要謀反,你害怕有變,就只好睡在前殿。
你是故意這麼說的。
昨夜後宮混亂,是因為你的突然出現。
昨夜睡在前殿,是因為你,不想面對,伽羅那張老臉。
況且,這些事,顯然,並不歸東宮管,不應該為此,責備東宮的官員。
你故意這麼說,是希望大家明白,你的意思,是暗自東宮太子,意欲謀反!
你的意思,這麼明顯,大家其實都明白。只是,他們不想配合你這個無聊的導演,做你的群眾演員。
你心頭暗罵,這該死的關隴集團!
無奈,你只好請出你的領銜主演,來幫你,把話說圓!
「楊素!你來說說!太子的罪狀!」你如此喝令,你的宰相。
「啊?我?」被點名的楊丞相,顯得有些驚慌,但他立即想到,被審判的太子本人,並沒有到場,楊素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口才,現編現掛,說一段單口相聲,湊滿整整一場。
楊素開始了他的表演,從多年前,太子說要不是多虧了他,父皇做不了皇帝,建不起隋朝,到現在,太子跟大興城裡一幫流氓混在一起,說了一大堆。
這些事吧,按說,也是不好。
但是呢,為這個,就要廢太子?那也不至於吧。
你見楊素的爆料,不夠生猛,於是自己又補充了不少,都是一些有關太子的不當言論,以及個人生活方面的事。
最後,你也急了,乾脆把話挑明:「今欲廢之,以安天下!」
眾人愕然。
這麼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太子這人,有些任性,外加嘴瓢,也見怪不怪,卻依然不覺得,為了這些個仨瓜倆棗的小事,就要做廢黜太子,這種驚天動地的大事。
沒人公開對你表示支持。
你以為,這就是關隴集團,在故意跟你抬槓。
尤其是掌管禁軍的左衛大將軍元旻,竟然第一個站出來,勸你三思,更是讓寶座上的你,如坐針氈。
左衛大將軍,掌管皇帝身邊的禁軍,禁軍,是歷代政變的主角。
元旻,從這個特別的姓氏可以看出,他是西魏皇室後裔,關隴集團成員。
一個姓元的關隴貴族,掌握著禁軍的人,出面阻止你廢黜太子。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他們私底下約好,先扶立楊勇登基,然後像你以前那樣,把持朝政,然後廢了楊勇,最後做皇帝的,又是他元家?
想得美!我的兒子,不等你們來廢,我自己就廢了他!
不過,廢了他之前,我要先廢了你們!
你馬上下令,當場逮捕元旻,清除你自以為的隱患之後,也讓文武群臣,不敢再做聲。
當然,也還是沒人,對廢黜太子的事,表示贊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