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一開始,就沒有自己出面指控太子,而是找到了太子自己的屬下,去指控他自己的主子。
這樣的說服力,看上去,無人能敵。
既然楊廣、楊素的勢力,已經打入太子堡壘的內部,太子是真的保不住了。
那麼,看樣子,火候到了。
你想著,是時候親自上場,來踢這臨門一腳了。
當時,你住在仁壽宮,這座建成於開皇十五年,為已經功成名就的你,安享晚年而建的豪華宮殿,與首都長安的距離,有整整五百里。
而且,你,也已經是整整六十歲的年紀。
這些你都不管,硬是要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夜晚,為了你心目中的未來,拼盡全力。
乍暖還寒……
你知道嗎,後人會說,你開創的這個時代,所有特點,歸納起來,就是乍暖還寒,就像這初春的夜晚。
這一點,你心裡,其實隱隱約約地,也是知道的吧。
所以,你希望,儘可能地,能再做的好一點。
你希望,進一步稀釋關隴集團,進一步融合關東與江南,讓這個帝國,進一步統一起來。
你希望,這種統一,不應該只停留在政治上統一旗幟的形式層面,它應該深入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應該突破山水的自然天塹,它應該超越南北的心理防線,它應該忽略過往三百年的分裂,它應該指向未來三百年的和諧。
私下裡,你不得不承認,一生擅長操辦具體事務的你,這些宏大的目標,具體應該怎麼做到,你已經,想不清。
如果你今年三十歲,你就有信心,把這些事情,挨個弄清,然後制定計劃,切實執行。
哪怕是四十歲、五十歲都行。
但是,你六十歲了,這個數字,已經是那個時代所有人的預期壽命的兩倍,差不多了,就算旁人不說,你心裡也清楚,你來日無多。
所以,你必須把帝國的未來,交給一個和你一樣,有這些宏大目標的人。
老大楊勇,沒有這些目標。
但是老二楊廣,有。
就單憑這一條,你就鐵了心,要把楊廣扶上去。
陷入老年偏執狀態的你,壓根就沒想過問問楊廣,那些宏偉的戰略,他有沒有靠譜地思考過,該如何具體執行?
你的思考與行動,看上去,一如往常,堅定,且極具魄力。
只是,你有沒有發覺?
開皇之治下的多年安逸,已經讓你那堅定,且極具魄力的思考與行動,悄無聲息地,脫離實際。
當然,你不可能發覺。
因為事到如今,看上去依然,一切順利。
沒有人,會在一切順利的事態發展中,去發覺問題。
只有遇到挫折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自省。
當然,也只是有可能。
畢竟,就算是受了挫折,要不要自省,這個決定權,依然在那個人自己。
接到姬威的密報之後,你在那天上午,和伽羅一起,頂著冷風,緊急出發,任由馬車飛馳,拖拽著你六十歲的身子骨,一路顛簸,終於在次日凌晨,進入你那昏暗的長安,走進你那幽暗的大殿。
你本來和伽羅一起,在後殿睡下,伽羅很快睡著了,開始打呼嚕,你聽著覺得煩,就一個人到前殿來睡。
沒人的時候,前殿空曠,沒什麼動靜的時候,一片死寂,一有點什麼動靜,又到處回想。
你還是睡不著,乾脆起身干坐著,等天亮。
天一亮,你立刻召集了在京五品以上的所有官員,卻唯獨沒有召見太子。
顯然,你要進行一場,關於太子謀反的單方面審判。
一路上的不舒服,所積攢下來的煩悶情緒,正適合你用來做戲,讓大家真的以為,你接下來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是無奈之下的不得已。
人數到齊,大家侷促地站在昏黃的燈火下,不知道這次緊急會議的主題,只好巴巴地望著你,等著你起個頭,定個調,直率地唱出這場戲的第一句。
你偏要先拐彎抹角一下,以此顯示,你的高級。
因為你沒打個招呼,就突然從五百里外的仁壽宮突然歸來,以至於長安方面毫無準備,到現在,都還有不少侍從,還在手忙腳亂地打掃規制。
你看見忙亂的掃帚,揚起的縷縷灰塵,你聽見慌亂中,物品掉落的陣陣噪聲。
你本來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只要深吸一口氣就行,但是,你沒有這樣做,而是故意借著這種煩躁的情緒,作為你的工具,說出了你的開場白:「我新還京師,應開懷歡樂,不知何意,翻邑然愁苦!」
我好久沒回長安城,本來應該挺高興的吧,卻恰恰相反,我心裡,反而感覺愁苦得很。
這話說的,雲裡霧裡,大家還是一臉懵逼,搞不清楚,你要唱什麼戲。
你不看別人,單看站在百官之首位置上的楊素,你知道,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他楊素心知肚明。
是的,楊素確實心知肚明。
不過此時,楊素低頭不語。他知道,要是在這個公開的場合,接下你的話茬,當眾指控太子謀反,這種無恥行為,會給他留下千秋罵名。
他的意思是,既然你來都來了,這麼大老遠地跑回來了,那你就自己把話說開吧。
你狠狠地白了楊素一眼。沒辦法,有些決心啊,干係太大,還是得由你,自己去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樣的說服力,看上去,無人能敵。
既然楊廣、楊素的勢力,已經打入太子堡壘的內部,太子是真的保不住了。
那麼,看樣子,火候到了。
你想著,是時候親自上場,來踢這臨門一腳了。
當時,你住在仁壽宮,這座建成於開皇十五年,為已經功成名就的你,安享晚年而建的豪華宮殿,與首都長安的距離,有整整五百里。
而且,你,也已經是整整六十歲的年紀。
這些你都不管,硬是要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夜晚,為了你心目中的未來,拼盡全力。
乍暖還寒……
你知道嗎,後人會說,你開創的這個時代,所有特點,歸納起來,就是乍暖還寒,就像這初春的夜晚。
這一點,你心裡,其實隱隱約約地,也是知道的吧。
所以,你希望,儘可能地,能再做的好一點。
你希望,進一步稀釋關隴集團,進一步融合關東與江南,讓這個帝國,進一步統一起來。
你希望,這種統一,不應該只停留在政治上統一旗幟的形式層面,它應該深入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應該突破山水的自然天塹,它應該超越南北的心理防線,它應該忽略過往三百年的分裂,它應該指向未來三百年的和諧。
私下裡,你不得不承認,一生擅長操辦具體事務的你,這些宏大的目標,具體應該怎麼做到,你已經,想不清。
如果你今年三十歲,你就有信心,把這些事情,挨個弄清,然後制定計劃,切實執行。
哪怕是四十歲、五十歲都行。
但是,你六十歲了,這個數字,已經是那個時代所有人的預期壽命的兩倍,差不多了,就算旁人不說,你心裡也清楚,你來日無多。
所以,你必須把帝國的未來,交給一個和你一樣,有這些宏大目標的人。
老大楊勇,沒有這些目標。
但是老二楊廣,有。
就單憑這一條,你就鐵了心,要把楊廣扶上去。
陷入老年偏執狀態的你,壓根就沒想過問問楊廣,那些宏偉的戰略,他有沒有靠譜地思考過,該如何具體執行?
你的思考與行動,看上去,一如往常,堅定,且極具魄力。
只是,你有沒有發覺?
開皇之治下的多年安逸,已經讓你那堅定,且極具魄力的思考與行動,悄無聲息地,脫離實際。
當然,你不可能發覺。
因為事到如今,看上去依然,一切順利。
沒有人,會在一切順利的事態發展中,去發覺問題。
只有遇到挫折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自省。
當然,也只是有可能。
畢竟,就算是受了挫折,要不要自省,這個決定權,依然在那個人自己。
接到姬威的密報之後,你在那天上午,和伽羅一起,頂著冷風,緊急出發,任由馬車飛馳,拖拽著你六十歲的身子骨,一路顛簸,終於在次日凌晨,進入你那昏暗的長安,走進你那幽暗的大殿。
你本來和伽羅一起,在後殿睡下,伽羅很快睡著了,開始打呼嚕,你聽著覺得煩,就一個人到前殿來睡。
沒人的時候,前殿空曠,沒什麼動靜的時候,一片死寂,一有點什麼動靜,又到處回想。
你還是睡不著,乾脆起身干坐著,等天亮。
天一亮,你立刻召集了在京五品以上的所有官員,卻唯獨沒有召見太子。
顯然,你要進行一場,關於太子謀反的單方面審判。
一路上的不舒服,所積攢下來的煩悶情緒,正適合你用來做戲,讓大家真的以為,你接下來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是無奈之下的不得已。
人數到齊,大家侷促地站在昏黃的燈火下,不知道這次緊急會議的主題,只好巴巴地望著你,等著你起個頭,定個調,直率地唱出這場戲的第一句。
你偏要先拐彎抹角一下,以此顯示,你的高級。
因為你沒打個招呼,就突然從五百里外的仁壽宮突然歸來,以至於長安方面毫無準備,到現在,都還有不少侍從,還在手忙腳亂地打掃規制。
你看見忙亂的掃帚,揚起的縷縷灰塵,你聽見慌亂中,物品掉落的陣陣噪聲。
你本來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只要深吸一口氣就行,但是,你沒有這樣做,而是故意借著這種煩躁的情緒,作為你的工具,說出了你的開場白:「我新還京師,應開懷歡樂,不知何意,翻邑然愁苦!」
我好久沒回長安城,本來應該挺高興的吧,卻恰恰相反,我心裡,反而感覺愁苦得很。
這話說的,雲裡霧裡,大家還是一臉懵逼,搞不清楚,你要唱什麼戲。
你不看別人,單看站在百官之首位置上的楊素,你知道,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他楊素心知肚明。
是的,楊素確實心知肚明。
不過此時,楊素低頭不語。他知道,要是在這個公開的場合,接下你的話茬,當眾指控太子謀反,這種無恥行為,會給他留下千秋罵名。
他的意思是,既然你來都來了,這麼大老遠地跑回來了,那你就自己把話說開吧。
你狠狠地白了楊素一眼。沒辦法,有些決心啊,干係太大,還是得由你,自己去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