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丁玉蝶喃喃說了句:“你們說,盤嶺叔現在怎麼樣了呢?”
***
按理說,應該儘快跟三姓的大後方取得聯繫。
但一來現在信號不通,二來大家又都累了,易雲巧很快做了安排:先睡覺,各項準備工作做充足,休息好了之後,丁玉蝶幾個開車出去聯繫,她留在這兒等後援——這兒這麼多車、這麼多帳篷,都丟了會惹人懷疑,再說了,還有屍體在,得有人看著管著。
幾人就在一頂大帳中打地鋪休息,宗杭還想跟易颯說會話,哪知頭挨到地就睡著了,沒有做夢,只記得易颯就睡在他身側,闔著眼睛,長長的睫毛披覆下來,像數不盡的綿密心事。
這一覺,足足睡了一天一夜。
易颯以為自己第一個醒,哪知翻身起來之後,發現易雲巧的睡袋已經空了,掀開門帘出去,遠遠地看到她好像在鏟雪堆,走近了才看清,她在堆雪棺。
易雲巧跟她解釋:“屍體得保存好了,幸好老天幫忙,雪大,方便弄。”
易颯忽然想起在地窟時,她那句“給我吧,你還年輕,我年紀比你大”,忍不住盯著她看。
易雲巧察覺了:“看什麼?”
易颯說:“你頭髮都不捲了。”
她一直以為,易雲巧是自來卷,現在才發現,其實都是髮捲的功勞——這一日夜,浸了水,又沒髮捲加持,頭髮都披下來了,跟往日的感覺尤其不同。
易雲巧說:“是哦。”
邊說邊拿手去抹頭髮:“哎呦,不捲都不時髦了。”
易颯笑,笑著笑著,說了句:“雲巧姑姑,你真疼我呢。”
易雲巧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她在說什麼:“哎呦,這還不是人之常情嗎,你那么小,就沒了家裡人,又跟我一樣姓易,能不多疼你嗎?你說我這年紀,都能當你媽了,比你多活了大半輩子,知足了,那種情況,能讓你個小輩沖在前頭嗎,也說不過去啊……”
說到這兒,忽然咂摸出點味兒來了:“你什麼意思?你當我一直假疼你呢?”
易颯咯咯笑起來,邊笑邊往後退:“休息得差不多了,我去把那兩個懶豬叫起來。”
她退了兩步,轉過身子往回走。
太陽升起來了,雪地上溜著金光,一片燦然。
易颯覺得,眼睛裡有點濕濕的。
***
三個人,一台車,只丁玉蝶開車,因為宗杭不會,易颯雖然不會,但表示自己“可以開”、“鼓搗幾下就會了,應該跟開摩托車差不多”,丁玉蝶一聽就不指望她了。
他開了導航,一路往格爾木的方向疾馳,窗外的景色從荒蕪到漸有人煙,宗杭先看到幾隻耐寒的氂牛,背上還披著雪,像搭了塊雪白毯子,復又看到幾頂氈帳,有的冒騰騰白煙,有藏民拎了鐵桶出來盛雪化水,看到車過,熱情地揚起手臂朝車子揮舞。
儘管對方看不見,宗杭還是在車裡起勁地也揮著手,易颯坐在一邊,腦袋倚著車窗,微笑地看宗杭,覺得任何時候,他心裡都住了個小孩兒,水晶小孩兒,純粹乾淨又可愛。
車子又繞過一個山坳,丁玉蝶的手機跟萬響的鞭炮開炸似的,噼里啪啦,簡訊消息、電話,一個接著一個,估計都是這兩天因著信號不通被延遲的。
丁玉蝶悶聲說了句:“有信號了。”
他停了車,主要為打電話聯繫,也順便休息。
易颯從車後廂里拎出一大袋的零食乾糧,和宗杭邊挑揀邊拆袋,都已經吃完一輪了,丁玉蝶那頭還沒忙完,這“內定”的接班人,忽然有模有樣,就這麼忙起來了。
易颯眯著眼睛,噙著片餅乾盯著他看:丁玉蝶剛掛了一個電話,臉色有點茫然,然後朝這頭走了幾步,沖她招手:“颯颯,你過來一下。”
易颯嗯了一聲,推開門下車,宗杭其實沒預備跟著,只是下意識向外欠了欠身,想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丁玉蝶就氣勢洶洶衝著他嚷:“沒叫你!這是三姓自己的事!”
共同經歷了那麼多,都到這份上了,還拿他當外人呢,宗杭懟回去:“小氣吧啦的,我不稀罕聽!”
易颯忍住笑,問丁玉蝶:“什麼事兒啊?”
丁玉蝶瞥了眼宗杭,把她拉遠些,又拉遠些:“我來的時候,住格爾木一家大酒店,後來宗杭找到我,我就跟他住了一間。”
這話沒頭沒腦的,也沒重點,易颯蹙起眉頭,覺得丁玉蝶要想接班,還真得歷練歷練:“然後呢?”
“宗杭從那家酒店裡,給他家裡人打了電話,他爸已經找過去了,調了監控,也知道住那間客房的是我,拿到了我的聯繫方式,前兩天我們不是信號不通嗎,他找不到我,已經把我親戚朋友盤問了個遍了。”
懂了,易颯的目光落在丁玉蝶的手機上:“那剛那個電話……”
“宗杭的爸爸打的。”
“你怎麼回的?”
“我不太了解情況,讓他稍等,說馬上回給他。”
易颯深吁了口氣,然後把手心攤向他:“給我吧,我來回。”
她接過手機,點開最後一個通話記錄,回撥。
等接通的當兒,忍不住環目四顧。
三江源真大,那頭披霜蓋雪,這兒卻毫無跡象,甚至有蔥翠綠意,遠山之上是湛藍天幕,其上流雲冉冉。
也是時候,送宗杭回家了。
第124章
夕陽西下時分,到達南距格爾木160公里處的崑崙山埡口。
這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業已成了旅遊景點,有自駕游的客人行經此處,勢必要停車和披掛著哈達以及經幡的山口標記碑合影留戀的——只是今兒卻清靜,天公有心作美:披覆著銀灰色雪蓋的千萬山頭莽莽蒼蒼,都浸在柔和日光里。
易颯招呼宗杭:“腰都坐酸了,下來走走。”
宗杭也是這個感覺,第一個竄下車,又是伸懶腰又是做大轉體,無意間一瞥眼,才發現丁玉蝶壓根沒下來,而易颯彎著腰,正從一個拎包里抽出那本軟面冊子。
宗杭心裡一頓,知道她應該是想跟自己說事情,於是接下來都聽她的:她說走遠些景色更好看,他就跟著往遠處走;她說高處視野更通透,他就跟著她爬上最高的那個土坡。
土坡上有風,不大,地面上爬很短的黃褐色植被,宗杭也不認識是什麼。
易颯攥著那本冊子,覺得話都好說,但開場難。
好在宗杭給她解了圍:“其實我都知道了。”
知道了?
易颯反奇怪了:“你知道什麼了?”
宗杭指了指那本軟面冊子。
“怎麼知道的?”
“丁玉蝶剛到營地的那個晚上,不是拉著你說了大半天話嗎,”宗杭有點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就是……那個時候。”
怪不得呢,易颯斜乜了他一眼:“你倒是越來越會動腦子了。”
***
按理說,應該儘快跟三姓的大後方取得聯繫。
但一來現在信號不通,二來大家又都累了,易雲巧很快做了安排:先睡覺,各項準備工作做充足,休息好了之後,丁玉蝶幾個開車出去聯繫,她留在這兒等後援——這兒這麼多車、這麼多帳篷,都丟了會惹人懷疑,再說了,還有屍體在,得有人看著管著。
幾人就在一頂大帳中打地鋪休息,宗杭還想跟易颯說會話,哪知頭挨到地就睡著了,沒有做夢,只記得易颯就睡在他身側,闔著眼睛,長長的睫毛披覆下來,像數不盡的綿密心事。
這一覺,足足睡了一天一夜。
易颯以為自己第一個醒,哪知翻身起來之後,發現易雲巧的睡袋已經空了,掀開門帘出去,遠遠地看到她好像在鏟雪堆,走近了才看清,她在堆雪棺。
易雲巧跟她解釋:“屍體得保存好了,幸好老天幫忙,雪大,方便弄。”
易颯忽然想起在地窟時,她那句“給我吧,你還年輕,我年紀比你大”,忍不住盯著她看。
易雲巧察覺了:“看什麼?”
易颯說:“你頭髮都不捲了。”
她一直以為,易雲巧是自來卷,現在才發現,其實都是髮捲的功勞——這一日夜,浸了水,又沒髮捲加持,頭髮都披下來了,跟往日的感覺尤其不同。
易雲巧說:“是哦。”
邊說邊拿手去抹頭髮:“哎呦,不捲都不時髦了。”
易颯笑,笑著笑著,說了句:“雲巧姑姑,你真疼我呢。”
易雲巧愣了一下,很快就反應過來她在說什麼:“哎呦,這還不是人之常情嗎,你那么小,就沒了家裡人,又跟我一樣姓易,能不多疼你嗎?你說我這年紀,都能當你媽了,比你多活了大半輩子,知足了,那種情況,能讓你個小輩沖在前頭嗎,也說不過去啊……”
說到這兒,忽然咂摸出點味兒來了:“你什麼意思?你當我一直假疼你呢?”
易颯咯咯笑起來,邊笑邊往後退:“休息得差不多了,我去把那兩個懶豬叫起來。”
她退了兩步,轉過身子往回走。
太陽升起來了,雪地上溜著金光,一片燦然。
易颯覺得,眼睛裡有點濕濕的。
***
三個人,一台車,只丁玉蝶開車,因為宗杭不會,易颯雖然不會,但表示自己“可以開”、“鼓搗幾下就會了,應該跟開摩托車差不多”,丁玉蝶一聽就不指望她了。
他開了導航,一路往格爾木的方向疾馳,窗外的景色從荒蕪到漸有人煙,宗杭先看到幾隻耐寒的氂牛,背上還披著雪,像搭了塊雪白毯子,復又看到幾頂氈帳,有的冒騰騰白煙,有藏民拎了鐵桶出來盛雪化水,看到車過,熱情地揚起手臂朝車子揮舞。
儘管對方看不見,宗杭還是在車裡起勁地也揮著手,易颯坐在一邊,腦袋倚著車窗,微笑地看宗杭,覺得任何時候,他心裡都住了個小孩兒,水晶小孩兒,純粹乾淨又可愛。
車子又繞過一個山坳,丁玉蝶的手機跟萬響的鞭炮開炸似的,噼里啪啦,簡訊消息、電話,一個接著一個,估計都是這兩天因著信號不通被延遲的。
丁玉蝶悶聲說了句:“有信號了。”
他停了車,主要為打電話聯繫,也順便休息。
易颯從車後廂里拎出一大袋的零食乾糧,和宗杭邊挑揀邊拆袋,都已經吃完一輪了,丁玉蝶那頭還沒忙完,這“內定”的接班人,忽然有模有樣,就這麼忙起來了。
易颯眯著眼睛,噙著片餅乾盯著他看:丁玉蝶剛掛了一個電話,臉色有點茫然,然後朝這頭走了幾步,沖她招手:“颯颯,你過來一下。”
易颯嗯了一聲,推開門下車,宗杭其實沒預備跟著,只是下意識向外欠了欠身,想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丁玉蝶就氣勢洶洶衝著他嚷:“沒叫你!這是三姓自己的事!”
共同經歷了那麼多,都到這份上了,還拿他當外人呢,宗杭懟回去:“小氣吧啦的,我不稀罕聽!”
易颯忍住笑,問丁玉蝶:“什麼事兒啊?”
丁玉蝶瞥了眼宗杭,把她拉遠些,又拉遠些:“我來的時候,住格爾木一家大酒店,後來宗杭找到我,我就跟他住了一間。”
這話沒頭沒腦的,也沒重點,易颯蹙起眉頭,覺得丁玉蝶要想接班,還真得歷練歷練:“然後呢?”
“宗杭從那家酒店裡,給他家裡人打了電話,他爸已經找過去了,調了監控,也知道住那間客房的是我,拿到了我的聯繫方式,前兩天我們不是信號不通嗎,他找不到我,已經把我親戚朋友盤問了個遍了。”
懂了,易颯的目光落在丁玉蝶的手機上:“那剛那個電話……”
“宗杭的爸爸打的。”
“你怎麼回的?”
“我不太了解情況,讓他稍等,說馬上回給他。”
易颯深吁了口氣,然後把手心攤向他:“給我吧,我來回。”
她接過手機,點開最後一個通話記錄,回撥。
等接通的當兒,忍不住環目四顧。
三江源真大,那頭披霜蓋雪,這兒卻毫無跡象,甚至有蔥翠綠意,遠山之上是湛藍天幕,其上流雲冉冉。
也是時候,送宗杭回家了。
第124章
夕陽西下時分,到達南距格爾木160公里處的崑崙山埡口。
這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業已成了旅遊景點,有自駕游的客人行經此處,勢必要停車和披掛著哈達以及經幡的山口標記碑合影留戀的——只是今兒卻清靜,天公有心作美:披覆著銀灰色雪蓋的千萬山頭莽莽蒼蒼,都浸在柔和日光里。
易颯招呼宗杭:“腰都坐酸了,下來走走。”
宗杭也是這個感覺,第一個竄下車,又是伸懶腰又是做大轉體,無意間一瞥眼,才發現丁玉蝶壓根沒下來,而易颯彎著腰,正從一個拎包里抽出那本軟面冊子。
宗杭心裡一頓,知道她應該是想跟自己說事情,於是接下來都聽她的:她說走遠些景色更好看,他就跟著往遠處走;她說高處視野更通透,他就跟著她爬上最高的那個土坡。
土坡上有風,不大,地面上爬很短的黃褐色植被,宗杭也不認識是什麼。
易颯攥著那本冊子,覺得話都好說,但開場難。
好在宗杭給她解了圍:“其實我都知道了。”
知道了?
易颯反奇怪了:“你知道什麼了?”
宗杭指了指那本軟面冊子。
“怎麼知道的?”
“丁玉蝶剛到營地的那個晚上,不是拉著你說了大半天話嗎,”宗杭有點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就是……那個時候。”
怪不得呢,易颯斜乜了他一眼:“你倒是越來越會動腦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