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始皇帝目前已經沒有多少心情去聽天幕說什麼歷史什麼秦國的了。

  他見到眼前已然鏽跡斑斑的秦劍,心頭已然警鈴大作。

  這點不詳的預感在天幕又一次強調他秦劍的尺寸之時達到了頂峰。

  實在不是他本人多疑,主要是天幕著實可以稱得上一句劣跡斑斑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便看到天幕一邊湊上去,一遍笑盈盈地開了口。

  【這就是王負劍現場的見證者嗎?】

  【確實是長了億點,再加上原本存在的花里胡哨的劍鞘,的確沒那麼好拔,如果是越王勾踐劍那種短劍,指不定早拔出來了,嘖嘖,只能說,秦劍背負了太多故事啊。】

  始皇

  帝:……

  明明是朕背負得更多吧。

  ?梨遙的作品《開局給秦皇漢武惡補科學[直播]》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他自明日起,就要開始佩短劍!

  但是秦劍也是萬萬不能或缺的,擺一把在自己的座位旁邊,方便他抽取。

  秦朝百官:陛下,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補救措施可能得由秦王政來做呢。

  算了,他們還是閉嘴為妙。

  【當然,這些擺放出來的秦劍中還有幾把,也具有特殊的意義。】

  【沒錯,就是那邊那把鏽跡明顯與其他不同的,我們都知道,所謂青銅劍,其實並不是青銅色的,其原本在未生鏽之前是金光燦燦的,不過鏽跡是青色,故而得名青銅。】

  【而那邊的那把生鏽後,其鏽跡是暗紅色。問個初中知識,什麼金屬的鏽跡是紅色來著。】

  【沒錯,鐵嘛。】

  【因而與旁邊展櫃的紅色鏽跡的農具一樣,這把劍也是鐵質的。】

  【也即在秦朝之時,鐵製器械與軍備開始逐步邁入歷史的舞台,雖然數量還遠沒有青銅器龐大,但一個新武器時代的來臨已然吹響了號角,漢朝以後,青銅器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始皇帝對於天幕那個時代的學塾之中教授的內容是愈發好奇了。

  為何天幕會覺得何種金屬鏽蝕後為何種顏色理當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呢。

  在他看來,恐怕朝中的那些官員們也未必能夠知曉。

  始皇帝默默卷了卷自己手中的竹簡。

  嗯,所以一定是大秦的官員的學識還不夠,得加課,確信。

  大秦的官員們簡直欲哭無淚。

  不是,他們知道這個幹嘛?

  他們又不鑄劍!

  【嗯,因為秦帝國二世夭折嘛,所以建立的下一章就是覆滅。】

  【這個小展廳的名字擁有一個浪漫又貼切的名字,也是關中八景之一,那就是——驪山夕照。】

  【既是秦始皇的終點,也是秦帝國的謝幕。】

  【雖然已經在兵馬俑博物館看到數量龐大的地下軍團了,但是這裡的文物還是能再看一看的嘛,選取的陪葬品內容和切入點還是比較新穎的,除了跽坐俑之外,還有1:1還原的青銅水禽。】

  【這又一次告訴我們,政哥的的確確是個手辦狂魔沒錯了。】

  【而且愛好絕不局限在泥人雕塑俑上,金光燦燦的也很得他青睞的。】

  【秦人工匠的技術也絕對高超,什麼材質都能刻畫得栩栩如生,寫實派大師名不虛傳。】

  始皇帝覺得自己聽天幕聽了這麼久,那還是很有些進步的。

  至少如今他早已能夠平靜地接受秦二世而亡的真相了。

  畢竟他應該做的,是改變,是嘗試,這也一向是他所堅守的。

  但如果能不要有事沒事就把他的駕崩和秦帝國的覆滅聯繫在一起,並且再一次展示他的陪葬品就更好了。

  不想再背更多的鍋了。

  不過秦二世而亡的名號估摸著後世人

  已經牢記於心了,不然遲早有一天,秦朝滅亡之時的那個秦王也得是他。

  而且……

  到底是哪個缺德的人給取的這個景觀名?

  還關中八景之一?

  是不是針對他們大秦?

  【走過赳赳秦國,那便來到了漢朝,不過地方擺不下了,得先上個樓去二號廳。】

  【單元名言簡意賅,一切盡在不言中:大漢雄風。】

  【一進來就是漢朝一大標誌性物件,漢瓦。】

  【漢朝人確實很喜歡燒制各種樣式的瓦當,尤其是文字瓦當,數量龐大,別具特色,都「遠銷匈奴」了,秦磚漢瓦,名不虛傳。】

  劉徹忍不住冷哼一聲。

  要不是聽過之前的天幕,簡直是分分鐘又被天幕給繞進去的節奏。

  天幕你再說一遍,那能叫遠銷匈奴嗎?

  不過——

  旁邊那香爐怎麼越看越眼熟呢。

  【旁邊這個仍舊金光燦燦,雕刻精細的,便是鎏金銀竹節熏爐。這是一方長柄博山爐。博山爐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在兩漢魏晉的時候流行的很,頂上雕刻著海外仙山,擁有長生不老的美好寓意。】

  【而這個博山爐能夠在一眾博山爐之中脫穎而出,成為陝歷博十八件鎮館之寶之一的原因呢,確實一方面是因為其格外的精美,是目前出土的所有博山爐中最為精緻的那個,藝術價值拉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的背景。】

  【這可是實打實從茂陵那塊地里挖出來的為數不算太多的寶貝之一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