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是被何人擄掠,則有崇禎帝田妃之父田弘遇、崇禎帝周后之父周奎兩說。

  以最後陳圓圓是在田弘遇家中做歌妓來看,顯然前一種說法的可信度稍微高上一些。】

  被擄掠進京的陳圓圓這是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這在數月之前驟然開始出現的天幕之中還會提到有關自己的片段。

  她似乎生來便是一株卑微的草芥,萬萬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還會被後人銘記。

  雖然這銘記的方式有些奇怪便是了。

  只是……

  衝冠一怒為紅顏麼?

  從小便看透了那些男子真面目的陳圓圓可不會當真認為這種事情的真實性能有多高。

  大概又是將這些所謂男子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某種行為扣到她們的身上。

  這種故事她都已經聽倦怠了。

  而且便算真的是為了她做了什麼,又與她有什麼干係呢?

  【當然還有說陳圓圓被擄掠進京,原本是為了當作獻給崇禎帝的禮物的,只不過那個時候正值明王朝江河日下,岌岌可危的時候,崇禎帝自然是無福享用,進宮三個月後,陳圓圓沒有得到寵信,便又回到了田府。

  不過這種說法便很有些無稽之談,畢竟雖然已經到了明王朝走向覆亡的關口,但是進出宮廷這種事情,倒也不至於如此草率,這種種傳言,不過是在加深陳圓圓身上的種種傳奇色彩罷了。

  畢竟陳圓圓雖然確實名聲斐然,不過作為歌妓,其記錄也幾乎全部是民間軼聞,其可信度比起之前的幾位,自然愈發感人。】

  田弘遇:???

  這是

  污衊啊!

  是,他確實是經常在江南尋訪美女充盈自己府中的歌妓,但是他卻也不至於愚蠢到會想把歌妓送到宮裡去好吧!

  若說是在同僚之間相互走動贈送還有可能,搞到宮裡去籠絡陛下?

  那還是省省吧。

  當今陛下的脾氣,也不是這麼好揣摩的啊。

  何況自家閨女還在宮中為妃呢,他要送也是送對於家中有助力的,送個絕色歌妓進宮,他圖什麼啊?

  朱由檢:……

  雖然他確實沒有什麼興趣,但是天幕你直接說他無福享用,是不是也有些太直白不禮貌了一點呢?

  【不過說來也算比較巧,崇禎十五年確實是風雨飄搖的一年。正是在這一年四月,明朝與滿洲女真之間的最後一次關鍵性的戰役——松錦之戰落下了帷幕。

  這是雙方自交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雙方都拿出了自己多年來積攢的全部家底,戰爭一共打了足足兩年,才終於在這一年塵埃落定。

  結果對於明王朝而言,自然是慘痛的。

  明朝幾乎傾盡全國之力打造的遼東邊境精銳損失殆盡,十數萬大軍土崩瓦解,錦州淪陷,時任遼東經略洪承疇也被俘虜,最終在皇太極的攻勢之下投降清廷,為之後清朝的統一出謀劃策,可以算是清廷的開國功臣,雖然最終被業已穩定皇權統治的清朝歸入貳臣傳之中,但是其在康熙朝死後還是被賜諡為文襄,便足以見其對於清朝開國所立之功了。】

  朱由檢此刻再也無暇顧及什麼陳圓圓,至于田妃的什麼擄掠歌妓進京的親爹,自然也不值一提。

  什麼?

  洪承疇投降了?

  還成了那什麼清朝的開國功臣?

  這無論如何都是朱由檢萬萬沒有料到的事情。松錦之戰竟然還敗得如此慘烈?

  作為皇帝,他自然明白遼東邊境的精銳之師對於大明意味著什麼,聽到天幕如此之說,朱由檢的心頭那叫一個哇涼哇涼的。

  【洪承疇的投降並不意外,明王朝這艘愈發陳朽,即將沒入海中大船的脆弱,沒有人會比邊防的將領更加清楚,投降滿洲也並非什麼稀罕事。

  尤其是前有被滿洲人略施反間計便被崇禎認定謀反大逆,處以凌遲重刑的明末名將袁崇煥,同樣備受猜忌的洪承疇在戰敗之後會被清廷打動,並不是多麼震驚的新聞。

  畢竟與哥舒翰一樣,洪承疇原本針對現狀提出的且戰且守的戰略被急躁的崇禎皇帝否決,面對一波又一波監軍的宦官與皇帝越發尖銳嚴厲的詔書,洪承疇被逼無奈,也只好倉促出戰。

  再加上明廷的腐敗一向是封建王朝歷史之最,大戰在即,前線糧餉軍費皆不足,最終各方博弈之下,促成了松錦之戰慘敗的結局。

  只能說,歷史給我們帶來的最大的教訓,那就是人類似乎永遠不會吸取教訓。

  所謂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當然是說說而已啦,那些大聰明當然是認為自己會開創不一樣的情況啦。】

  朱由檢被天幕辛辣的批評憋得臉色通紅。

  他所面對的場面,怎麼能跟唐玄宗那時相提並論。

  他如何能不心急?

  李自成和張忠獻的勢力已然越發棘手,又有滿洲來勢洶洶,若不率先出擊將滿洲擊垮,再騰出手來整頓李自成等人的叛軍,他大明才是真的要完了。

  至於袁崇煥那個謀逆叛亂的小人,天幕竟然還說是他中計?

  朱由檢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願意相信那是他判斷失誤釀成的悲劇的。

  朱元璋更是被氣得不輕。

  雖然天幕之前就已經提過,他大明的吏治腐敗那是非常嚴重的,可是如今當他真的聽到具體的種種腐敗行為的時候,仍舊憤怒不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