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楊貴妃,作為擁有「羞花」典故的傳統中國四大美女之一,且又恰好生逢盛唐那個後世目光聚焦點的輝煌時段,其人生經歷又如此的狗血與抓馬齊飛,輝煌與悲劇共存,自然吸引了絕對的火力。

  而托唐玄宗的福,楊貴妃的名聲也成功在四大美女之中墊了底,最為偏向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

  不過能夠將「紅顏禍水」這種東西追溯到王朝的巔峰時刻的,華夏帝制兩千餘年,唐朝絕對是其中最為特立獨行的那個,這絕對需要億點點的努力啊。

  畢竟「盛世腰斬」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盛世腰斬,這話無論聽多少遍,都是讓唐初皇帝們心梗的存在。

  他們其實也確實不怎麼想要這樣的「特立獨行」呢。

  而比他們更茫然的

  ,顯然是楊貴妃本人。

  她幹嘛了?怎麼就紅顏禍水了?

  而且天幕你說說清楚,狗血和抓馬都是什麼東西啊?她怎麼好像完全聽不太明白呢。

  但是那句輝煌與悲劇共存她是完全聽明白了的。

  這意思是說她的結局會比較淒涼嗎?

  楊玉環覺得自己背後哇涼哇涼的。

  是了,王朝都腰斬了,而且天幕之前是怎麼說的來著,國都幾陷,天子幾逃來著?

  啊,她不想跟老男人一起去送死啊喂!

  原本王妃當得好好的,怎麼就成這樣了呢。

  【而關於楊貴妃的生平,最為有名的,還當屬白居易的《長恨歌》。

  這首從唐朝開始便成為頂流的詩歌,千餘年來,經久不衰,用詞凝練婉轉,餘韻綿長。

  後世許多關於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可以說,或多或少,這麼說吧,受到了《長恨歌》的絕對影響。

  因此一整個扭曲了這一對的口味啊。

  只能說,李隆基這個人還真是走狗屎運啊,怎麼就偏偏生在了那個浪漫主義盛行,以追求情感表達為主流的時代呢?

  又偏偏描述這段故事的詩歌又是個爆款詩歌呢?

  這靠著文人的筆給他掩蓋了多少骯髒事啊。】

  李隆基:???

  天幕你簡直豈有此理!

  楊玉環:……

  啊這,天幕說的是哪一件啊,畢竟關於聖人的這種事太多了,她竟然沒辦法很好的第一時間就代入理解呢。

  第192章 紅顏禍水【九】

  【唐朝,是一個將「情」這個字與感情、情愛相聯繫的重要轉折點。一些通俗的市井文學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逐步興盛起來的。

  如此思潮也席捲了慢慢占據朝堂的,以科舉出身的文人舉子群體,其詩歌作品之中也不乏如此浪漫而雋永的情感。

  而作為此等風潮的引領者之一的,自然也當屬我們新樂府運動的提倡者白樂天啦。

  《長恨歌》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許多學者認為,白居易在寫《長恨歌》之時,甚至還雜揉了自己對於初戀十幾l年求而不得的深切情感,因而格外綿長。

  想當年初讀《長恨歌》,被帝妃愛情感動的,那叫一個稀里嘩啦啊。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只是因為白樂天太會寫了而已。】

  楊貴妃:???

  帝妃愛情?

  那是什麼東西?

  楊玉環不能理解,楊玉環大為震撼。

  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才能從她跟陛下的事跡之中感受到愛情的痕跡?

  當事人表示很詫異。

  趙飛燕深深呼出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還好他們大漢的文風不是這個風格的。

  這是她聽了這麼久天幕之後獲得的第一個安慰。

  比起愛情,突然覺得紅顏禍水聽起來順耳多了。

  白居易:……

  嗯,這個,那個,寫詩嘛,不融合一點作者本人的情感怎麼寫得出來啊。

  再說了,他寫那首詩的中心思想分明是為了追憶開元盛世,以借昔諷今,希望當朝能夠對如今動亂凋敝的現狀加以改善。

  但是太隱晦了他又有什麼辦法嘛。

  寫詩就是要暗諷才好!

  【比如《長恨歌》的開篇,就是帝妃金風玉露的一見鍾情式的相遇,咱就是說,除了跟現實沒什麼關係之外,其他一切都好。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從此六宮粉黛無顏色。

  咱就說吧,只要不看真相,誰看了這詩,這用詞能不迷糊啊,這又是多年求不得的,又是六宮無顏色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個「漢皇」為了命中注定之人空置六宮,多年等待呢。】

  劉徹:???

  咱就是說,雖然已經知道這個唐朝文人「寫作漢皇,讀作唐皇」的寫作習慣了,但是你這個,你這個什麼白樂天,你的指向性是不是太明顯了一點?

  不是他多想,畢竟天幕之前還說過,那什麼「傾國傾城」,說的是他的李夫人……

  這很難不讓人想歪吧。

  咱就是說,有點晦氣。

  除了唐玄宗本人,玄宗朝與之相關的人都跟吃了蒼蠅一樣一言難盡。

  尤其是楊玉環。

  天幕剛剛說什麼來著,說這首《長恨歌》影響了後世對於自己和聖人

  之間關係的看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