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就一點腦子不帶唄。

  【更不要說妺喜極大可能根本沒有這些愛好,都是後世那些寫演義的文人憑口污衊人家!

  一直到漢朝末年,沒有任何書籍中曾經提到過這些關於妺喜的奇葩的愛好,那麼這些言之鑿鑿的「罪證」是從何而來呢?除了文人寫的演義,不做他想。

  只能說,充分體

  現了作者本人一些低級的趣味吧。

  至於妺喜跟夏朝滅亡之間是否有關,那也是眾說紛紜,種種說法隨著時間的變遷越發離譜。】

  什麼叫作者本人的「低級趣味」?

  天幕你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常柚:還能有什麼意思,字面意思咯。

  秦漢之人終於確信,不是自己讀書少。

  他們就說,自己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麼勁爆的內容,原來都是後世人編纂的啊,看來還是他們太淳樸了。

  【關於妺喜的史書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國語》,其記載只有短短的一句:「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

  也就是說,《國語》採信的是間諜說,認為妺喜聯手伊尹,共同將夏朝送進了墳墓。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只能說,幹得漂亮!

  就讓他們知道,什麼叫求仁得仁!】

  觀看天幕的歷朝歷代的眾人:???

  雖然但是,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勁。

  求仁得仁是可以這麼用的嗎?

  天幕對於一些詞彙,好像是有自己的理解在的。

  但是不可否認,許多人被天幕的邏輯說服了。

  沒錯,他們那些酸不拉幾的文人一天到晚禍水禍水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顛覆一個朝綱給他們看看,讓他們知道,什麼叫辱罵別人的下場!

  【第二種說法呢,就是延續影響了中國上千年的,美色誤國說,其根源或許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成書的《吳越春秋》,你沒有聽錯,就是講春秋時期的史書。

  只是因為書中記載的伍子胥勸諫吳王夫差不要接納西施的那句「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於是,妺喜、妲己、褒姒便成為了夏商周三代各自禍國殃民的妖妃代表。

  從此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這題她們會做!

  天幕之前說過的,諫語是會誇張的,有些時候甚至還罔顧事實呢。

  之前不就說他們大唐之後的那些文人還各種用太宗陛下莫須有的事例勸諫後來的帝王嗎?

  那些文人連自家王朝的太宗陛下都能活學活用,還指望他們會對於早不知道入土多少年的前代的一個女子手下留情?

  想到自己之前也曾經被這種說法迷惑過,許多人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最後一種說法呢,更加離譜,我們簡單將其稱之為嫉妒亡國說,只能說,槽多無口,揉合了百家之「精髓」啊。

  也就是說,夏朝這麼大一個王朝,就是因為夏桀攻打岷山後,岷山也獻出了兩位絕世美女,妺喜因此失寵,失寵的妺喜為了報復夏桀,與伊尹裡應外合,覆亡夏朝。

  真的,別太離譜了,在那個蒙昧的上古時代,殷墟之中累累人殉的白骨是華夏先祖對待俘虜的待遇,作為戰利品被獻上的妺喜究竟能有多少發言權?咱就是說,夏桀得廢物成什麼樣子,才會因為這種理由被翻盤啊?

  如果這麼廢物,他配讓妺喜為了他而感到嫉妒嗎?

  有些文人不要靠自己的臆想定義女子好嗎,不是誰都跟你們自己一樣,滿腦子都是你們這些幹啥啥不行的男人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只能說,這是始亂終棄男人的福報,什麼禍國殃民,這叫自己種的因,自己親嘗果。】

  許多感覺敏銳之人頓時從天幕的字裡行間品出了些什麼。

  原來在天幕看來,如夏桀一般行為這種在她們看來司空見慣的事情竟然是「始亂終棄」嗎?

  她們瞬間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不過……

  說真的,有些人確實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她們女子才不是滿腦子男人的呢!

  表現出來的樣子你們還真信啊。

  【夏朝滅亡的真相至今撲朔迷離,歷史學者就其滅亡的可能性理由也有許多猜測,無論是橫徵暴斂,還是方國叛亂,哪一個不比這荒唐的理由合理?

  只能說,某些人,直視一下那些亡國之君本身的問題和幾百年下來自己能力不濟積攢的國內矛盾吧。

  別遇事不決,禍國妖妃了。】

  被深深內涵到的那些文人們頓時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好了。

  尤其是他們之中的有些人剛剛還發表了如此這般一番子曰詩云的長篇大論,他們紛紛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略含嘲諷與鄙夷的目光。

  不過他們還是梗住了脖子,不願意露怯。

  但誰會管他們呢。

  聽天幕內涵他們不快樂嗎?

  美滋滋收聽天幕。

  【前面也說到,《吳越春秋》影響深遠。妲己和褒姒也因此成為下一輪集火對象。

  與妺喜的經歷類似,妲己與褒姒也都是因為所在部落方國不敵而被獻給敵國的美女,一個成為了商朝最後一代君王——商紂王帝辛的最後一位寵妃,而另一個,則成為了西周滅國之君——周幽王的第二任王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