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的,沒有問題,雖然封建時代是男權的時代,雖然史書之中絕大多數的女性淹沒於史冊之間,雖然許多優秀的女性政治家遠比大多數的男性封建帝王更加優秀,卻反被苛責以待,抓住一兩個問題大肆抨擊,但是論起亡國之根,那他們可一個個都不困了,說起紅顏禍水來那都是一套一套的。

  就連至今都要依靠考古發現的夏商周三代,連君王名字都沒能完全確定的這麼個堪稱是「史前時代」的王朝,誒,結果每個朝代竟然還都能搞出至少一個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還有名有姓活靈活現的,咱就是說,別太離譜了好嗎?】

  好一個「先怪紅顏禍水,再來問山河在不在」。

  可不就是那些掌權的男人最常見的套路嗎?

  已經登基的武則天聽到天幕所言,忍不住冷哼一聲。

  女子掌權即便風調雨順,也要被說是牝雞司鳴,而男子當政,便是亂相迭出,也能給他們找理由開脫。

  但那又如何?

  只要掌握住了那至高無上的權柄,那些只能匍匐在皇權腳下的人也只能聽她的號令。

  至於身後之名?

  她才不會在乎那些人如何評說。就憑他們,也配對她指指點點?

  而唐宋之後的許多文人簡直要被氣得七竅冒煙。

  什麼叫別太離譜?

  那些禍國殃民的妖妃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怎麼能說他們是憑口污人清白?

  天幕簡直是不可理喻!

  如此氣急敗壞,當然是因為他們自己也並不篤定了,但這種話他們又怎麼可能承認?

  【因為夏朝,是傳統意義上的第一個朝代,因而第一例紅顏禍水的例證,自然從這裡出發,就是這麼巧呢。

  沒錯,這便是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的妃子之一——妺喜。

  據說,妺喜喜歡聽撕裂絹帛的聲音,一聽到這個聲音就會笑,為了博美人一笑,夏桀便讓宮人在妺喜面前將華美的絹一匹匹撕裂,且不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夏朝又是從哪裡搞來的「華美的絹帛」,我尋思這絹帛也不是人妺喜讓人撕的啊。

  作為一個君王,完全不把臣民的血汗當回事,肆意暴殄天物一般破壞珍貴的絹帛,這是誰的問題?】

  好像真的是這麼個道理!

  許多之前從未讀過史書,只從說書人口中聽過那些禍國妖妃種種令人髮指的奢侈行為的普通婦人忍不住點了點頭。

  沒錯啊,這麼說來,還不是夏朝那個什麼桀自己非要在人家面前撕綢緞?

  想到那些皇帝們很有可能也背著她們在宮裡悄悄撕絹帛,這拳頭怎麼突然就有點硬了呢。

  當然,對於固執己見的人不必多言,反正在他們看來,好像沒有妺喜就

  夏桀就不會撕絹帛,夏朝就能不滅亡一樣。

  對這種完全不明白事物動態發展的人,完全沒必要多奉獻一個眼神。

  什麼loser啊,也能胡說八道了。

  【妺喜還喜歡看人們在巨大的池子裡飲酒作樂,因此夏桀建造了足以容納三千個人同時飲酒,大到可以行舟的酒池以供他與妺喜享樂。

  甚至還因此衍生出妺喜喜歡裸身嬉戲,並由此大肆抨擊妺喜奢侈無度,放浪形骸。

  就是一整個大寫的困惑。

  分明一開始記載夏桀建造供三千人飲酒,足以運舟的漢初的《韓詩外傳》之中根本沒有提到這事跟妺喜有關,怎麼之後又能成功連接上了呢?難道是發明了時空機不成?

  再者說,這麼大的酒池嘛,反正考古是沒發現的,整個夏朝有沒有可以多能裝滿這麼大酒池的酒還兩說呢。

  不過嘛,恢弘的夏都宮苑的遺址倒是發現不少。

  是誰勞民傷財營建的?反正我不說。

  哦,你要非說是夏桀為了妺喜營建的,是為了「金屋藏嬌」,那我沒話說,畢竟正常人也不會喜歡跟不帶腦子出門的人爭辯的。】

  劉徹:???

  已知金屋藏嬌的典故跟他有關後,劉徹表示風評被害(雖然好像本來就不多)。

  因為營建宮苑而亡國是從未有之的,這頂多只能算是怎麼說來著,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夏末本就已經內憂外患了,夏桀也不是什麼能力挽狂瀾的明君,還滿腦子想著享樂,搞面子工程,被商湯討伐而夏亡,並不讓人意外。

  總而言之,這不完全是建宮苑的錯!更不是金屋藏嬌的錯!是夏王自己的錯!

  不對啊,他沒有金屋藏嬌!

  【咱就是說,別有事沒事就把導火索往女人身上推,還大肆罵人家。要相信,憑這些暴君的行為,就算沒有妺喜,也會有別人的。

  畢竟能跟這些「愛好」有共鳴的,本來就不是什么正常人了吧。

  有這時間,還是多從自身找找原因吧。

  再說了,妺喜作為夏桀攻伐有施氏,有施氏不敵,而與牛羊財寶一起被獻上的俘虜與「戰利品」,難道還指望她當「大夏忠臣」不成?

  美女姐姐喜歡聽絹帛撕裂的聲音怎麼了?國破家亡了還不興有點愛好了?】

  前面聽起來還很是那麼回事,這後面是個什麼轉折啊?

  沒錯,多從自身找找原因吧,怪天怪地的,歸根到底還不都是夏朝君臣自己不行?

  如果一個妺喜就能亡國,有施氏還會被打得屁滾尿流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