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放在霸總界是要挨打的,doge。

  劉徹表示,聽不見聽不見,什麼霸總,他們老劉家就沒有這氣質。

  【事實上,漢武帝在全國推行代田法是有其自己的用意在的。

  代田法不是可以每畝比常田多一斛嗎?他就按這個進行收費。

  於是在全國推行之後,漢朝中央下令,推行代田法之地,在農田收成上來之後,要多交一斛的賦稅。

  還真是打工人打工魂,最後錢都是給別人賺的。】

  劉徹:……

  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推廣法,他們朝廷官員出的,耬車,他們朝廷的官員改良的。

  而朝廷官員的俸祿誰出?

  是朝廷出的。

  讓你們平白得了這麼多額外的收成,多交點給他去填充軍備有什麼問題嗎?

  你們就不能把自己鍛鍊成善於種地的人,從而使產量翻倍,交給朝廷一斛之餘自己不也掙得盆滿缽滿了嘛。

  劉徹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哪裡有問題,甚至可能覺得他的舉措還很大方呢。

  如果能知道他們家陛下的心聲,那些人大概要痛斥一聲,陛下你沒有心!

  你說擅長就擅長?

  天賦這種東西是嘴皮子動一下就能有的嗎?

  漢武朝官員:終於讓你們也有機會體驗一下我們的水深火熱了啊。

  沒有天賦?沒有天賦那就是你的問題呢。

  想著想著就流下了眼淚是怎麼回事。

  【漢武朝除了有趙過這個農業大拿,最終對於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之外,其對於農業上的巨大影響,還有一個王炸級別的戰略武器。

  一個稍微有點冷門的知識點,正是在漢武朝,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也正是在漢武朝,正式設立閏月。從而真正意義上奠定了我國農業文明的根基。

  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本身也是中華文化最寶貴的瑰寶之一。】

  劉邦算是看透了。

  他這個曾孫,是不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癖好啊。

  是喜歡總結歸納是嗎?

  【不過嘛,豬豬朝的每個驚喜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驚喜」在等著我們。

  《太初曆》的主要改革者,是以落下閎與唐都為首的天文學家。

  而在漢武朝,他們還有個更加容易出名的本職工作,那就是方士。

  只能說,豬豬,在方士的問題上,你永遠不會讓我們失望啊。

  這叫什麼,這叫上當受騙多了,總能瞎貓碰上死耗子撞著一兩個有用的是嗎?

  只能說,豬豬的運氣也是沒誰了。】

  始皇帝只想冷哼一聲。

  大家都是信任方士的人,怎麼就你這個把女兒嫁給方士的漢武帝竟然還能誤打誤撞整出兩個那什麼「天文學家」出來挽尊呢?

  始皇帝表示不服!

  劉徹:……

  怎麼呢,人家會算命會看星相,怎麼就不是方士了呢。

  他定然是被真才實學打動的,才不是被騙!

  反正承認是絕不可能承認的!

  第179章 武帝文治【十五】

  【《太初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曆法,其意義自然是深遠的,雖然《太初曆》原著早已失傳,但是他仍舊毋庸置疑,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

  不過嘛,由於豬豬朝實在是太過於繁忙,再加上改革在豬豬朝實在算不得什麼稀罕事,簡而言之,就是人已經麻了。因此,《太初曆》並沒有得到他應該有的重視。

  畢竟,這可是確定了正月為歲首,第一次提出了閏月,並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定製啊。

  除此之外,《太初曆》對於行星會合周期的測算不能說大差不差,只能說精確得離譜,至今都不明白兩千多年前僅憑肉眼觀測的古人是怎麼做到的。】

  不過劉徹對於什麼《太初曆》有沒有得到後人的重視其實倒也沒有太在意。

  雖然他當然非常希望自己的功績能夠被後世銘記,雖然如今的他還沒有推行太初曆,但是聽聽這名字,他也能夠明白其中的意味。

  但是他是真的沒有覺得《太初曆》是多麼了不得的功績。

  畢竟改曆法之事自漢初以來便議論不斷,他祖父內心深處對於賈誼改制的事情便已經心動不已,他不過是水到渠成地將事情都做成罷了。

  既然做都做了,那當然要儘量做到最好,什麼安排個百八十個人琢磨出十幾版曆法供他挑選出一個最合適的。

  算什麼行星算的准不也是理所當然的嘛,這種事情都要拿出去成為一朝文治的門面的話……

  其實他都嫌磕磣呢。

  當然,如果能順便好好多誇誇,他也並不介意就是了。

  劉豬豬圖窮匕見。

  【其實《太初曆》的本名並不叫《太初曆》,而是叫《漢歷》,不過正是在這一年,漢武帝宣布改元太初並且同步推行了這個最新的曆法,因此得名《太初曆》。

  由此,在「漢承秦制」了將近一百年之後,漢朝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所謂「五行」之一。

  所以有的時候不要怪我們調侃真實的秦二世劉邦,畢竟見過哪個偷家的最後跟前一個一摸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