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曾孫不錯,瞌睡了還知道給乃公我送個枕頭來呢。

  劉徹表示自己也不是很想給你們送枕頭。

  還有,什麼叫薅羊毛小能手?

  他從來不薅羊毛的。

  懷疑天幕這話中有話,但可恨自己竟然聽不明白。

  【告緡令,便是鼓勵民間百姓舉報商人對家產的不實申報,只要你舉報屬實,那麼就會得到被告發者的一半家產,至於另一半嘛……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肯定是收歸朝廷所有咯。

  被告發者除了家財散盡之外,還喜提戍邊充軍一年。

  可謂是不僅站著就把錢給掙了還順便擴充了缺乏的兵源。】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劇情怎麼看起來這麼眼熟啊。

  這不就是之前諸侯王們的同等待遇嗎?

  無論是推恩令還是白鹿幣,你如果乖乖交出買命錢,接受慢刀子割肉,那麼還能苟延殘喘一下,如果不願意嘛……

  那皇帝就「勉為其難」地全部笑納了。

  一時之間不知道究竟該大罵這個漢武帝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還是該感嘆竟然有一天他們會跟一幫平頭百姓產生惺惺相惜之感。

  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啊?

  劉徹:不客氣,平等地收割每一個有錢人是朕應該做到的,朕可從來不是厚此薄彼的人。

  再說了,沒讓你們這些諸侯王充軍已經是看在一個祖宗的份上法外開恩了,不要太不識抬舉。

  劉啟與劉恆:……

  看到自家兒子/孫子這麼不要臉,比之高祖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態,突然就覺得更加放心了是怎麼回事?

  不行,他們得成熟、穩重。

  萬萬不能讓旁人看出自己的興高采烈來。

  【算緡加上告緡,雙管齊下,漢武帝一朝中產以上工商業者幾l乎全軍覆沒,地方豪族也難以倖免,成千上萬的莊園、土地和奴僕全部被收繳國庫。

  這是典型的通過行政手段對於民間財富的強制執行,如果只是如此,那麼只能說,是平均線以上的封建帝王都有可能會想到的辦法。

  眾所周知,行政手段對於經濟的作用是具有其局限性的。算緡與告緡制度也不例外

  。

  此項制度或可在短時間內收繳大量財富,但是對於工商業是一項非常沉重的打擊。與其辛勤勞動一輩子到頭來變成別人的儲錢罐,不如就地躺平,賺個口糧錢糊弄一下就算了。】

  怎麼就眾所周知了?

  許多皇帝們紛紛感覺自己的膝蓋中了一箭。

  劉徹忍不住冷哼一聲。

  身處在他大漢,躺平什麼躺平?還不趕緊給他起來給大漢建設添磚加瓦?

  漢武朝群眾如果能聽到自家皇帝的心聲,恐怕都會忍不住哀嚎一聲,表示你還是人嗎?

  【而漢武帝之所以能夠在帝王之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他清晰地意識到,只靠一紙政令搜刮民間財產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法子。

  或許他並不懂得多麼高深先進的經濟學原理,也許只是出自於一個戰略家天生的敏感,漢武帝將目光放到了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兩項產業之上。

  被我們戲稱為最早的國企的鹽鐵專營政策應運而生。】

  瞧這話說的,什麼叫搜刮民間財產啊。

  就不能說的文雅一些嘛。

  還有……

  何為國企?

  而後世朝代中有被天幕驚醒的許多儒生文人們卻忍不住對天幕所表達出來的,隱隱對於鹽鐵政策的回護感到十分不解,並破口大罵。

  漢武帝之鹽鐵,與民爭利,是為暴君之舉,如何能得以受到推崇?

  其他百姓則反應平平。

  說的好像這錢皇帝不掙就能輪到他們這種平頭百姓掙一樣。

  不過嘛……

  價錢他們就不指望了,只是這官營的質量,當真不能再改善一下嗎?

  【漢武帝的做法也可謂是教科書一般的笑裡藏刀。首先,漢武帝十分「慷慨」地表示鹽鐵之稅,這原本應該收歸少府,屬於皇帝私產的費用他將無私奉獻給朝廷。

  解下來,就是圖窮匕見,既然我皇帝都這麼大方了,那麼你們這些鹽鐵富商的全部收入是不是也應該意思一下?

  於是一方面「以商治商」,並不剝奪鹽鐵商的經營權,但是產業所有權嘛,不好意思,收歸國有了呢。】

  這真是醒了的和還睡著的商人都要忍不住大罵一聲的存在。

  還真是「慷慨大方」啊。

  所以有直接經濟損失的,算來算去,竟然只有倒霉鬼的他們自己呢。

  但是你看他們像是敢動的樣子嗎?

  就聽聽這皇帝前面的種種行為,如果不乖乖交出產業,那他們豈不是也要邊塞一年遊了?

  還不止哦,搞不好還得把已經賺到的全部財產都吐出來呢。

  為何他們的命會如此之苦?

  產業被人拿走了就算了,他們還得幫著出人出力又出工地經營是嗎?

  【而漢武帝作為一個實權帝王,卻是一個難得懂得不要外行指導內行的領導。

  一開始負責鹽鐵政策的,正是東郭咸陽與孔僅,這兩個人一個是鹽商一

  個是鐵商,對於那些鹽鐵商的手段那是格外門清,將所有可能耍的花招全部掐滅在了萌芽狀態,可謂是事半功倍,收效頗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