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趙光義的文治能看,那是因為乍一擺出來確實很唬人。

  什麼改革制度,完善科舉,鼓勵屯田,大修書籍。

  再加上由於趙光義始終堅定不移地站在文人士大夫這一邊,對於趙光義的功績,那宋朝文人自然是要發揮一下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了,有三分,那也得拼命往三十分上吹啊。】

  趙光義很是憤慨。

  是了,你天幕都知道他於政治上改革制度,甚至於體貼入微,還改革了登聞鼓制度,體現了自己的拳拳愛民之心,選官任人唯賢,於科舉之上可謂費勁了心思,又關注民生與文化教育。

  為何還要說他的文治也平平?

  還說什麼乍一看很唬人。

  分明這些事情在他聽來,可是一番大事業呢!

  當局者迷,其他皇帝早已通過天幕慣常誇人的言語之中窺見了一絲規律。

  像這種不提成果的「誇人」,就好像雖然你幹了很多事,但啥事也沒幹成,更埋汰人了好嘛!

  【但是,當我們翻開史書仔細瞧一瞧,就會發現,雖然趙光義好像把所有文治大類能囊括的那些事都幹了一遍,但是每一項都不忍細看。

  原因無他,一看就暴露了呀。

  且不提趙光義基本照抄他親哥的作業,甚至還是個非常不高明的抄襲者,可謂是取其糟粕,自創垃圾的那種。

  以至於在評價他所有的文治的時候,如果想要誇他,屬於是看書只能看一半,沒辦法,緊接著就要轉折了呀。】

  很好,破案了,原來天幕你說話說一半就開始轉折的習慣都是從這裡來的。

  趙匡胤感覺自己的腦袋有點涼颼颼的。

  趙光義感到十分不服氣,他分明在他哥的基礎上做了這麼多的變化,你們愣是一個也看不到是嗎?

  哦,看到了,甚至還罵他自創垃圾!

  竟然評價他的政策是垃圾!

  是可忍熟不可忍。

  這都是天幕在妖言惑眾,一個字也不能信!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趙光義對中央與地方都做了一定的改革,主要方向就是以文制武。趙光義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直接文臣統兵,理由嘛也十分可笑,認為武臣不通政事,恐會誤事,於是便將一大批文臣調入軍中,領兵管轄邊疆郡縣。

  但即便是文臣掌兵也仍舊難以讓趙光義安心。

  那怎麼辦呢,在制度上多整點花活嘛,多設置一些眼花繚亂的官職來相互制衡!冗官問題開始逐步凸顯。】

  漢唐的武將們:???

  說誰不通政事,會誤事呢?

  他們上馬就得為陛下開疆拓土,下馬還得點燈熬油處理政務,一點都不比那些文官們虛!

  自己害怕駕馭不住武將就直說,扯什麼奇奇怪怪的理由呢。

  也是,就之前那種打法,真作為武將,心裡沒點怨言那是萬萬沒有可能的。

  趙匡胤:…

  …

  他不背這個鍋!

  本來他大宋的邊境就沒有什麼天險可以守,還派文臣去統兵,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冗官、冗官,既然要有這麼多蘿蔔坑,那麼要從哪裡搞來這麼多蘿蔔呢?於是,趙光義開始著手改革科舉制度。

  有一說一,在科舉制度的改革之上,趙光義還是做了一些有意義的變化的。

  什麼糊名法、禮部試鎖宿等,進一步完善了科舉制度,某種程度上保證了科舉考試的公平性,這些制度也都得以沿用。

  還確立了延續千年的貢院制度。

  大量文人被納入官僚體系之中。

  並且這些中了進士的官員立馬就能被授予京官,很快便能扶搖而上,終宋太宗一朝的進士,就有十幾個人在本朝位居宰執,要知道,宋太宗才當了一十一年的皇帝啊!】

  什麼?這玩意還當了一十一年皇帝?

  還有沒有天理啊?

  不過……

  這個什麼考試糊名,還要鎖宿,聽起來倒是有點意思。

  哪個真正有所作為的皇帝不想選拔出一些真正有才學之人呢?

  只有才學沒本事的那種還是婉拒了吧。

  【除此之外,為了增強苦讀數年方得中進士的文人的自豪感與參與感,宋太宗推出了「進士唱名賜第」的制度。

  讓時人感慨,縱使統兵數十萬,恢復幽燕之地,在太廟奏凱歌,也比不上狀元及第的榮耀。

  這給予了後人以無限的靈感,韓琦那個著名的洗腦包貶低狄青的黑料「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便是由此衍生而來,廣為流傳。】

  其實韓琦對這個天幕的興趣並不算太大,出於對於天幕說到他們宋朝太宗的尊重……

  好吧,出於同僚們看熱鬧分外積極的原因,他也被拉出來一同鑑賞天幕,聽著同僚們因為天幕好不容易提到他們宋朝的皇帝,還是太宗陛下,竟然用如此貶低之言而憤憤不平,他本人的心態倒是十分良好。

  他們宋朝的皇帝幹得怎麼樣,他心裡還是很有點是數的,他也不是很在意。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就湊個熱鬧的事,竟然還有自己的份。

  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

  什麼從東華門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兒?

  這如何可能是他會說出來的話?再說了,他也不是狀元啊?是說自己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不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