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是,要是趙光義真有本事,這麼多年了,他怎麼可能一無所察呢。

  【但很可惜,趙匡胤到底是如何想的,註定是一個千古的謎團。畢竟他在對自己的真實想法做出進一步表態之前,其生命便驟然而止了。

  趙匡胤是暴斃而亡的,這一點爭議性很小。

  雖然南宋所編纂的《續資治通鑑長編》中認為趙匡胤有酗酒的惡習,在開寶八年之後身體狀況江河日下,並認為趙匡胤九年十月不豫。不豫這個用詞比較嚴重,基本上翻譯過來可以認為皇帝是生了重病,並以此認為趙匡胤是自己自然病逝的。】

  趙匡胤聽聞天幕此言,忍不住攥緊了拳頭。

  他已經摸清了天幕的套路。

  像這種前面有什麼雖然等字眼的,其後必然有轉折。

  而且……

  之前天幕不就已經吐槽過他大宋那個文人所寫的《資治通鑑》其中錯誤百出嗎?

  他可並不覺得所謂南宋的成書可信度會好上多少。

  尤其是當時在位的皇帝有極大概率是趙光義這小子的後代,想來更是會極力為其辯駁。

  尤其是只聽這麼兩句,就已經錯漏百出了啊。

  誰有酗酒的惡習了?

  他雖然三不五時喜歡與人品酒貪心,可他從不貪杯的好吧!

  他最討厭沉溺於酒色不能自拔之徒,自己又怎麼會耽於此道呢。

  難道趙光義不僅將自己的兩個兒子皆殺了,甚至還膽大妄為到連自己也敢暗殺嗎?

  趙匡胤只是想到這種可能,驚怒之情差點難以遏制。

  當真是個不忠不悌的東西!

  若是沒有自己,哪裡來得你如今榮華富貴,權勢滔天的生活?

  【但是在北宋初期成書的史書之中,趙匡胤在開寶□□年的時候,只能說是活蹦亂跳。

  開寶九年,趙匡胤不僅頻繁外出,甚至還到西京洛陽遠巡了一番,就在駕崩的上一個月,還曾「幸綾錦院」,接見了來自高麗的使者,在駕崩的當月,又接見了吳越國使者,並沒有對於其生病的任何記載。

  並且就在暴斃的前一晚,還將趙光義召進宮中喝酒論事。

  你告訴我,大半夜喝酒論事這是一個身染重疾不久於人世的人會幹出來的事嗎?

  且趙匡胤本人雖然愛喝酒,但絕不是酗酒之人,他曾當眾表示,「沉湎於酒,何以為人」,所以說其酗酒之說應當是不太能站得住腳的。

  不過,《宋史·太|祖本紀》之中對於趙匡胤的去世記載只能說過於簡單,提了跟沒提沒有兩樣: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聽到天幕將其中疑點一一指出,莫說是風暴正中心的皇城之內,便是整個開寶年間的開封,也已熱鬧成了一團。

  什麼?

  這話的意思是說晉王原本是弒君的嗎?

  這可太不得了了啊。

  城中百姓還是以吃瓜為主,間或評價一下這等皇室秘辛真的也是我等能聽的嗎?不會要被滅口吧。

  但是身處於朝堂之中的百官卻早已凜然。

  晉王,看來是沒救了。

  原本依附於趙光義之人已經開始盤算自己到底該如何脫身,另攀個誰比較穩妥呢?

  第156章 太宗上位計【二八】

  【但是關於趙匡胤之死,還有一個流傳最廣,最讓人耳熟能詳的版本。

  宋太|祖死於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

  十九日晚,天降大雪,趙匡胤召見趙光義入宮,遣散眾人,暢懷對酌。皇帝身邊的內侍隔著窗戶,只能遙遙看見燭影之下,趙光義時不時離開酒席,謙讓行禮,頗為讓人摸不清頭腦。

  等宴飲結束,殿外已然積雪深深,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高聲呼喊:「好做,好做」,而後解衣入寢。

  待趙光義離開宮牆大內,當夜四更,趙匡胤暴斃而亡。

  次日清晨,趙光義宣布即皇帝位。

  這一充滿了戲劇性的一幕被成為「燭影斧聲」,是華夏歷史一大謎案之一。】

  這個死法這麼刺激的嗎?

  又是大雪,又是燭影的,這氛圍感倒是拉得挺滿的嘛。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宋朝之前的王侯將相們都忍不住坐直了身體,相互之間進行了一番熱鬧的討論。

  這個什麼趙匡胤心也是真夠大的。

  還遣散眾人,跟人暢飲對酌。

  果然,還是得小心駛得萬年船吶。

  趙匡胤則忍不住加重了聲音道:「暴斃而亡?前一夜還只見了你?定然是你這個賊子所為!」

  趙光義已然是兩股戰戰,只好努力為自己辯駁。

  「官家,臣冤枉吶。」

  沒聽到天幕說了嗎,分明是他走後他哥才暴斃而亡的,他根本不在現場嗎?

  那定然不可能是自己動的手。

  至少不可能是自己直接動的手。

  那就還有點迴旋的餘地。

  反正咬死是不能認的。

  【關於這個「好做」的理解,千餘年來,也是大家茶餘飯後的一大研究方向呢。

  主要的理解方向有兩個。

  一個說是你幹的好事!也就是說,趙匡胤死前已經察覺到了趙光義做的手腳,這是在斥罵他。

  另一種說法認為趙匡胤的意思是讓趙光義好好干,這豈不正說明趙匡胤想要傳位於趙光義嗎?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