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景隆一路逃跑,燕軍一路追擊,那真是一路跑一路敗,等到李景隆最終逃到濟南之時,手底剩下的十餘萬將士也死得差不多了。至此,六十萬大軍及輜重在李景隆手上揮霍一空,南北戰爭攻守形勢發生了逆轉。

  建文二年十月,朝廷召回李景隆,即便作為推薦者,黃子澄也實在遭不住這樣大的一場失敗,與群臣一起上書建文帝,表示要立斬李景隆。】

  不錯!當然要斬!不斬也得先囚起來再說吧。

  不然這種將領還留著過年嗎?

  那可是六十萬大軍啊!

  【目標是做「大明第一聖父」的建文帝自然是力排眾議,保下了李景隆,只是奪了職而已。

  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可能是希望自己以德服人吧,也可能是想收買李景隆的人心?

  如果真是這樣,只能說,建文帝可能是眼瞎,看人的眼光有點,但是只有一點點。

  僅僅只是戰場屢戰屢敗,又怎麼能讓李景隆榮登「明朝第一戰神」的寶座呢?】

  遠隔千年的劉徹吃瓜吃得很開心。

  這建文帝腦子是不是有點什麼問題?

  就這種上戰場能葬送掉六十萬大軍水平的將領,還要收買他的人心?

  讓他傾家蕩產買上一條命,都是自己仁慈好嗎?

  但那個什麼明朝,聽起來還怪有錢呢。

  建國這才第二個皇帝,竟然就能隨隨便便掏出來六十萬大軍?

  雖然對李景隆的水平很是嫌棄,但是對那六十萬大軍,劉徹還是很眼饞的。

  朱元璋:???

  他生平第一次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那麼一絲的懷疑。

  如果朱允炆是這種風格的皇帝,若標兒還是不幸早逝,自己到底還有沒有必要堅持這什麼勞子的長子繼承制了呢?

  但……

  如果連葬送六十萬大軍都算不得什麼的話,那麼李景隆到底還幹了什麼事啊!

  朱元璋簡直就是眼前一黑。

  【那當然得數兩年後金陵城喜迎王師,金川門與谷王一起開城迎燕軍,喜提南京失守的高端操作局了。

  這對得起前兩天才拒絕了方孝孺又一次上疏請誅李景隆的朱允炆嘛。

  總之,在打臉和掉坑的路上,朱允炆決不失聯。】

  李文忠:!!

  喜,喜什麼?

  李文忠一時之間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他兒子這是幹了些什麼啊?

  直接被策反了?

  建文朝更是轟的一下炸開了鍋。李景隆竟然開城迎燕軍?這簡直是妥妥的叛變啊!如何能容?

  上書,這就上書,噴死李景隆!

  【你以為堅決不殺李景隆就是朱允炆優柔寡斷,營造聖賢名聲的極限嗎?

  當然不是咯。

  如果不是因為李景隆的操作太炸裂,這勉強還能解釋為不遷怒,情緒比較穩定。

  但……

  朱允炆他一面削藩,併到處調動大軍伐燕,但一面還不下聖旨叮囑手下將士:「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只能說,別太離譜。

  總之,放在帝王界,是真的很炸裂啊。】

  此言一出,各大天幕之前的眾人都紛紛沉默了。

  啊這,他們是真的想不到哇。

  就算是洪武朝的朱棣,也忍不住探頭探腦。

  看不出來啊,他老朱家還能出這麼一個大傻冒呢?

  他哥雖然說平時比較仁德寬厚,但也不是這麼個寬厚法啊。

  但如果真有這麼傻缺的對手,朱棣只能說心花怒放。

  若對面真有這麼個聖旨的話,他不得可勁造作,可勁殿後嗎?

  嘿,反正想活捉他?那可是沒門的。

  想到說不定能看到對面一臉崩潰卻投鼠忌器的表情,朱棣就覺得世上竟還有如此美妙的事情。

  摩拳擦掌了。

  【總之,經過朱允炆一番走位之後,雖然燕軍在濟南之戰與東昌之戰之中難以攻克重兵把守的濟南與徐州等地,朱棣更是屢屢深陷險境。

  濟南之戰差點被鐵鉉的詐降之計坑死,東昌之戰更是屢次深陷險境,痛失張玉等R卡之中比較拔尖的愛將。

  但是托朱允炆這道詔書的福,南軍投鼠忌器,怕迎來事後的清算,對於朱棣完全不敢下死手。朱棣也恃此特權,時常單騎殿後,成功向半路開香檳,又一次因為東昌大捷祭告宗廟,認為徐沛山東一線固若金湯,燕軍一定無法攻克的建文朝廷展示了一下,什麼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朱元璋:……

  這個時候,真的不必向咱來祭告宗廟。

  咱真的不是被孫子這令人窒息的操作給氣活的嗎?

  朱棣:說不定就是呢。

  正好氣活了給兒子傳個位。

  當然,這話朱棣自然是只敢放在心裡說說。

  畢竟哪能上趕著去找揍呢,他又不傻。

  第150章 太宗上位計【二二】

  【建文三年,燕軍重整旗鼓,再度揮師南下,可謂戰果頗豐,三月在滹沱河打敗盛庸,隨後又在藁城打敗吳傑,重新確立了燕軍優勢的地位。

  夾河、藳城之戰使南軍遭受了很大的損失,朱允炆開始漸漸減少正面交鋒,開始採取談判的方式。

  不過嘛,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又怎麼可能肖想呢?

  朱棣反手就襲擊了德州南軍的餉道,又讓都指揮李遠穿著南軍的衣服南下,燒毀了南軍糧船,數百萬石糧食灰飛煙滅,京師大震,德州南軍頓時士氣大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