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這還不是王朝的末年,而是剛剛大定天下,正蒸蒸日上的新興帝國啊。】

  朱元璋聽得火氣是噌噌噌直冒。

  雖然上一個勸諫他不要分封的官員已經被他給砍了,而且即便如此,他也並沒有停止分封的想法。

  咱打下這偌大一個江山,不就是為了子孫後代能享福嗎?

  再說了,那些官員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不靠譜的蛀蟲,他才不放心把江山交給那些外人看管,若是如此,等他百年之後,他辛苦打下來的江山那還能是他老朱家的嗎?

  尤其是通過天幕的字裡行間判斷出這「再造社稷」的明成祖大概率就是他哪個糟心的兒子,實際上,在確定了這或許就是他兒子之一的朱元璋的惱火反而是消減了一些的。

  再怎麼說也是他的兒子嘛!

  肥水不留外人田。

  他所憤怒的點便只有哪個混蛋小子竟然敢造他寶貝好大兒標兒的反?竟然還成功了?

  是不把他這個老子的想法放在心裡了是嗎?

  不知道便算了,如今既然知道了這件事,不讓他們看看這天下誰做主他就不姓朱!

  還「奉天靖難」,奉什麼天,靖誰的難?

  朱元璋摩拳擦掌。

  而建文一朝眾人已然是驚弓之鳥。

  那,那燕王朱棣打的旗號不正是靖難嗎?

  而且今上不就是大明的第二任君王,豈非正貼合天幕所言之「新興帝國」之意?

  難道他明成祖,真是燕王朱棣不成?

  【不過嘛,作為話題中心之一的明朝。正所謂奇葩皇帝奇葩事跡朝朝有,只有明朝特別多。一想到這事發生在明朝的身上,頓時就覺得也不是那麼令人意外了。

  你大明是有點玄學在身上的。

  畢竟從開國皇帝開始就一路奔著中華歷史吉尼斯分斯去了。

  明太|祖開局一個碗,裝備全靠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南向北打江山,最終一統天下的獨苗。

  作為職業履歷最豐富沒有之一的皇帝,朱元璋本人當過乞丐放過牛,甚至連和尚的生活也沒落下,別的不說,這人生確實跌宕起伏,是華夏歷史之中的獨一檔。

  男頻逆襲爽文都不敢這麼寫啊。

  雖然其小農思想的局限性也為明朝刻上了難以磨滅的鋼印,但其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那麼虎父無犬子,作為明朝戰鬥力保二望一的明成祖,能夠跟他爹交相輝映,又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呢。】

  這話說的在理!

  永樂皇帝朱棣已經徹底放棄了掙扎。

  你燕王朱棣註定躲不過一頓胖揍關他永樂皇帝什麼事呢?

  反正這皇帝他當的很快樂,他爹也不可能從孝陵爬出來揍他。

  爬出來也不怕呢,畢竟自己可在北京,隔著上千里呢,咱就是一整個毫無畏懼呢。

  正是虎父無犬子,他就是他爹最優秀的好大兒!

  只是……

  何為奇葩?什麼叫他大明的奇葩皇帝特別多?

  雖然無論是他爹自南向北打天下還是自己成功奪取了皇位,都勉強算是能力的體現。

  但是已經對天幕十分了解的朱棣可不覺得事情有這麼簡單。

  而諸多南方政權卻忍不住目光灼灼。

  這個什麼明|太祖的創業過程就不能給他們詳細講講嗎?

  他們也想一統天下啊!

  (南宋除外)。

  開局一個碗?

  這是何意?

  難道這什麼朱元璋是拿著碗就上了戰場?

  什麼天方夜譚的玩笑話啊。

  聽到後面,他們終於理解了。

  合著人家是真·白手起家啊。

  見過白手的,沒見過這麼白的,在此之前,他們所能夠想像的極限便也只有漢高祖了。

  【更何況,他的對手菜啊!他爹為了配合對手拖後腿的菜雞水平,還親手替他減了減難度,怎麼不算是一種「父慈子孝」呢。

  強烈建議明成祖吹自己是朱元璋心頭好大兒的時候往這個方向吹一下。

  可能效果還能好上一點。】

  朱元璋:……

  這啥意思?這個明成祖還一天到晚吹噓他是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嗎?

  這能有人信,全大明誰能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兒子是……

  隨即,朱元璋便如同敏銳地察覺到什麼一般。

  天幕所說之「菜」的意思是說差嗎?

  標兒的水平他是最知道的了,在自己的弟弟面前的威信他也十分清楚,怎麼也不可能直接落得一個被天幕直言不諱批評的水平吧。

  大膽一點,簡單一點,他標兒就是最棒的!

  那照這麼說……

  朱元璋臉色一沉。難道明成祖造的不是標兒的反?

  朱元璋心頭那絲不祥的預感越發清晰。

  朱棣:……

  謝謝你,天幕,因為有你,讓原本進程就不夠順利的天命之說更加雪上加霜了呢。

  這下好了,聽過天幕的都知道那是他吹的了!

  【有些時候真的得感慨,迴旋鏢鏢鏢致命這話不是開玩笑的。明成祖為了鼓吹自己得位之正,也為了強調自己是天命之子,於是上位之後對于靖難之役的過程瘋狂貼金。

  什麼三次關鍵戰役都靠大風而取勝。

  在行至絕境之時,原本晴朗的天空烏雲密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