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鍵是,契苾何力他有事真敢上刀子啊。契苾何力割左耳自誓,以示忠唐之心,並向薛延陀部可汗高聲呼喊道:「豈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願知我心!」

  啊,多麼熱烈的剖白。

  契苾何力是完全將自己,視作了唐朝人,並接受了唐朝全部的文化。】

  雖然很感動,更為他大唐能夠徹底收復域外之人的國力和同化力感到自豪。

  只是……

  這是可以說的嗎?

  就是這個名字配上這句話莫名有點,和諧中透著些許的不和諧,有點想哭又有點想笑怎麼辦。

  他們陛下不是最喜歡給人賜姓了嗎?咋沒給契苾何力賜一個?

  【契苾何力不僅對唐朝愛的深沉,對於自己的君王也是格外忠誠。

  七年之後,唐太宗病逝。

  契苾何力與阿史那社爾請求以身殉葬。唐高宗趕緊制止了這一行為,咱是個文明的國家,不搞人殉那一遭哈。

  既然不能守衛陵墓,那就繼續捍衛大唐吧。

  永徽二年與顯慶二年,契苾何力受命討伐西突厥,最終成功滅了西突厥。

  不過作為一生致力於為父親陵墓添磚加瓦的唐高宗又怎麼會忘記契苾何力呢?

  契苾何力死後,唐高宗將其陪葬昭陵,實現了其數年之前未竟的心愿。】

  朱元璋:???

  天幕這是不是在內涵他朱某人?

  他也沒讓大臣人殉啊。

  李世民:……

  雖然但是,其實也不用這麼深沉的。

  說好了全盤吸收了他大唐的文化呢?

  人殉,那都是哪一朝的老黃曆了?從哪學來的啊。

  幸好他對這兩個人的性格十分了解,之前就想過要不要在遺詔之中專門加上一句。

  現在決定了,加,必須加。

  不然雉奴的西突厥怎麼辦?

  【說回吐谷渾之戰。其實吐谷渾之戰前前後後也只持續了兩個多月,毫不誇張地說,其中有80%的時間都在追逐伏允可汗的路上。

  所以前線的戰士自然覺得這一戰又漫長又煎熬。

  但是在後方的唐朝子民看來,那簡直就是速戰神軍的節奏。

  】

  好一個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追逐伏允可汗的路上。

  吐谷渾之前的唐朝之人大吃一驚。

  什麼?天幕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在兩個月之內發生的事情?

  果然是他大唐無往不勝的軍隊啊!

  【唐代王昌齡有詩云: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位於後方的唐人對於吐谷渾之戰全部的記憶。

  總而言之,就是還沒反應過來,吐谷渾已經無了。】

  這詩寫的好啊。

  他愛聽!多寫點。

  王昌齡聽到自己的名字,再轉頭看一看數載之前還歌舞昇平的盛世大唐如今已然千瘡百孔,只有深深的嘆息。

  昔年之金戈鐵馬的壯景,難道再也無法重現了嗎?

  【而滅東|突厥與吐谷渾這兩場太宗朝的重要戰事,其絕對統帥都是李靖。雖然每次盤點到李靖有關的戰爭,其光芒最盛的,不一定是李靖,但是只要李靖能統帥全軍,那就是穩穩的幸福,這正是李靖之才能的體現。

  無論是草原還是沙漠,無論是高原還是盆地,甚至於嶺南的叢林,就沒有李靖打不了的地貌。

  水軍他能行,騎兵他擅長,步兵好像也可以。李靖絕對是封建時代大兵團的全能型代表統帥。

  一戰滅草原霸主,拓土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一戰使高原強國從此為唐朝馳驅,李靖之戰神的稱號,名副其實。

  我們要永遠相信大唐名將列傳競爭者得主的含金量啊。

  李靖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最好的腳註,是大唐江山背後一塊堅不可摧的磐石。】

  李靖雖然不想顯得自己很驕傲,但是能聽到後世之人對自己如此至高無上的評價,他仍舊難掩激動。

  只是……

  難道熟練掌握不同地形不是一個合格將領的基本功嗎?

  你總不能一輩子只打一個地方吧。

  其他人紛紛感受到了被內涵。

  李世民則為李靖鳴不平,「什麼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難道藥師你的功績還不夠鼎立千秋嗎?怎麼就無赫赫之功了?」

  他大唐的將軍都是最棒的!

  不,他大唐的所有臣子都是最棒的!

  二鳳牌誇誇機非常熟練又自然地上場了。

  第114章 宋朝篇一

  【吐谷渾從此被徹底打垮,而取代吐谷渾成為青藏高原第二個稱霸一時的另一個王國便是漸漸興起的吐蕃。而與被輕輕鬆鬆打垮的吐谷渾不同,吐蕃才是唐朝真正意義上的宿敵。

  當然了,在我們二鳳執政期間,唐朝與吐谷渾和吐蕃之間的關係可謂是十分和諧。

  廢話,能不和諧嗎?吐谷渾直接被打垮了,從此向大唐稱臣,而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已經發展得很好,耀武揚威向大唐要了兩次公主而不得的吐蕃也被唐朝狠狠修理了一番,最終才服了軟,得文成公主入藏。】

  天幕總是強調吐蕃是他大唐的一生之敵,其實李世民很難有切實的感受。

  畢竟他無論如何看,都不覺得如今的吐蕃能成如此大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