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叫什麼大好局面,這叫除了錢其他全是問題。如果局面真的這麼好,景帝又何必強行提前給武帝加冠讓他第一時間就擁有法理上的親政權呢?

  當世之時,國內並無人才,我們不能因為接下來的十數年武帝朝人才濟濟,就倒推武帝登基之時也是群星閃爍的吧。

  最關鍵的是,在數十年的對匈作戰之中,漢從無勝跡,對於匈奴這種來去如風的騎兵作戰方式只能被動防守,國內人心渙散,畏匈奴如虎。

  馬邑之圍的破產,一方面雖然說是漢匈正式開展,斷了那些漢朝官員和親的念頭,但另一方面,卻也加深了國內對於匈奴可怕的認知,竟無大將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

  而一直卡頓至今才連上線的正在跟群臣商議馬邑誘敵圍攻大業的劉徹:……

  馬邑之圍失敗了?

  分明他們的謀劃是天衣無縫的呀。其他原本就不主張對外作戰的官員們趕緊諫言:「陛下,和親與匈奴修好才是正途啊。」

  劉徹雖然並沒有聽到前面的內容,但他的決心從來不會輕易更改。

  既然誘敵不能成功,那就直接打吧。

  既然原本的將領不願意冒這個險,那就他來冒。

  和親可以,但是是要匈奴求著漢朝來和親。

  誰占據主導權,這很重要。

  【衛青正是在這樣的局面之中,石破天驚地橫空出世。

  元光六年,衛青直接空降車騎將軍,作為四路大將之一率一萬騎兵兵出上谷。

  車騎將軍,位次上卿,或比三公。

  我們至今無從得知,他們君臣最初的那十年之間,漢武帝究竟是從自己身邊這位侍中的身上看到了怎樣逆天的天賦,才敢首戰就封車騎將軍。

  只能說,他們老劉家骨子裡是真的敢啊。

  運氣也是真的逆天。

  一個敢給,一個就敢接。】

  衛青有點疑惑。

  為什麼不敢接呢。

  他覺得自己可以勝任,而陛下當時也正是需要那樣一場勝利,那就為君分憂而已。

  難道這種事情還有什麼好三推三讓的嗎?

  【既然是四路大軍,那當然還有其他三路。

  前線戰報不斷傳來。

  從代郡而出的公孫敖大軍傷亡七千餘人;從雁門關而出的李廣被匈奴俘虜,千辛萬苦終於得以逃脫回歸;從雲中而出的公孫賀無功而返,連匈奴兵的面都沒見上。

  只有衛青那一支小分隊,不知所蹤,沒有消息。

  一時之間,漢朝國內人心惶惶。

  完蛋了,這個憑裙帶關係上位,連一次仗都沒打過的將軍果然還是不行啊,怎麼能主動出擊匈奴呢。】

  雖然年輕的劉徹早已從天幕的前一段之中推測出這場戰爭最終不會讓他失望。

  但是聽到四路大軍三路皆敗的消息,他還是忍不住攥緊了自己的拳頭。

  都不用天幕添油加醋,光聽到前半句,他漢廷之內就已經炸開了鍋了。

  他冷冷地掃視了一圈。

  純靠裙帶關係上位?

  你以為你們的子孫為什麼上不了位,不還是能力不行嗎?

  【正在漢朝廷上下焦急之時,最後一路的消息最終傳來。

  啊,知道為什麼消息遲遲不來嗎?那是因為一不小心跑得太遠了。

  衛青版大漠人肉GPS正式上線。車騎將軍孤軍深入,竟然繞後包抄,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

  首戰大捷,獲敵軍首級七百級,衛青得封關內侯。

  這當然只是一個開端。】

  劉徹:!!

  他沒聽錯吧?

  龍城!是龍城啊。

  匈奴每年三次祭拜日月,便正是在龍城,屆時單于也會親臨祭壇,是匈奴人的聖地啊。

  若是他大漢之使臣會見單于,不肯拜龍城,還要被匈奴人指責不敬單于。

  好啊!

  他使臣就先不去了,先派大軍來觀光一番!

  很可惜天幕之間不能互通有無,否則成熟穩重一些的劉徹一定會讓年輕的自己平靜一點。

  這算什麼。

  匈奴祭天之處,漢軍去過的,可不是一個兩個呢。

  【這一次大捷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從此,匈奴對於漢朝而言,再也不是一個無可戰勝的神話。漢武帝在元封元年進行年號改革之時,也高度肯定了這一次勝利。

  第二年,正式步入元朔紀年。

  元朔元年秋,衛青率三萬騎出雁門,斬首虜數千人。數千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秋啊!衛青向漢武帝證明了,秋天打匈奴,他也很在行。

  很可惜,衛青忘了告訴漢武帝,不是每個人都在行的。】

  劉徹:……

  衛青:……!

  第91章 西漢篇九

  【但匈奴人顯然也是不信這個邪,漢軍怎麼可能在秋天打敗他所向披靡的騎兵呢?元朔一年,匈奴大舉入侵漁陽、上谷等地,遼西告急,遼西太守被殺,又擊敗漁陽守將韓安國。

  眼看著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又要再一次上演,恰在此時,衛青領命從雁門出發,採取迂迴戰術,繞了一圈從匈奴的大後方切斷樓煩王與白羊王跟匈奴王庭的聯繫。

  而後大舉進攻當時被匈奴人占據的河南之地,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河套地區。這一仗,漢軍活捉匈奴數千人。

  當然,更重要的,是趕回來了匈奴在河南滯留的牛羊百萬餘頭,漢軍全甲兵而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