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信無言以對。

  你們為什麼想知道他犯了什麼罪呢?

  這是什麼十分光榮的事情嗎?

  韓信第一次發現,其實史料不全也挺好的。

  還能是什麼原因呢,沒出路他當然還是想另尋一條路的嘛,可惜被發現了就是了。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若君以連敖待我,那我以什麼報之可就說不好了。

  韓信覺得自己的邏輯沒有一點問題。

  【但這個時候,韓信的主角光環終於上線了。在刑場之上,前十三個同樣被判處死刑的刑犯已被處決,到了最後一個,終於輪到了韓信。

  不知道一直以來隱忍的信哥是不是到了生命最後的關頭,終於體現了他性格深處的英雄本色,他抬頭望向監斬官大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

  正是這種冷靜豪邁的氣魄震撼了監斬官。

  韓信遇到了

  他人生中的第一位慧眼識珠的伯樂——夏侯嬰。】

  始皇帝有些始料不及。

  怎麼這所謂漢家天下的創建者,有一個算一個,對律法都這麼兒戲的嗎?

  無所謂,反正都是亂世了,律法恐怕也沒什麼用了。

  再說了,韓信他犯的無論是楚法還是漢法,關他秦法何事?

  照用不誤。

  【有人曾戲言道:「韓信為何要到最後一刻才閃亮出場?前十三個人他們死得好倒霉。」

  事實上,前十三個人死得不冤枉。

  所以說,臉很重要這件事也是自古以來了。

  要怪就怪他們長的不行還不會說話吧。

  夏侯嬰是一路跟隨劉邦之人,深得劉邦信任,於是韓信不僅沒死,還升職了,從倉庫管理員升級成為糧庫管理員。】

  是治粟都尉!治粟都尉!

  劉邦憤慨表示,治粟都尉管理軍隊的糧餉,在他尚未看出韓信的才能之前便委派他如此重任,難道不該誇獎他用人的膽魄嗎?

  這天幕,一點兒都不會抓重點。

  他對這個天幕十分失望啊。

  【這當然仍舊不是韓信想要的。

  但在這個後勤保障的重要崗位上,他終於遇到了那個改變了他一生的男人——蕭何。

  蕭何在韓信一生中的重要性難以言喻,光憑他們二人這四個字講不明白的典故便可見一斑。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月下追韓信。」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丞相對他而言,確實是慧眼識人的知己,這話他是認可的。

  他的成就有丞相一半的功勞,這一點,他亦並不否認。

  月下追他,雖然單拎出來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但跟實際情況也沒多少差別,頂多就是藝術化了一些。

  但敗也蕭何究竟是何意思?

  還生死一知己?

  韓信不理解,但韓信不傻。

  已知他不得善終,難道說,其中竟然還有丞相的手筆嗎?

  在被貶為淮陰侯軟禁於長安之後,他昔日所真心信任之人,便也沒剩下幾個了。

  蕭何當然是其中之一。

  【因為職務的原因,蕭何與韓信有了交集。

  蕭·X光掃描儀·何再次上線,一下子就看透了韓信的本質,這個時期蕭何對韓信的評價千古流傳,無出其二——國士無雙。

  但韓信在劉邦處並未立下尺寸之功,還曾經是個罪犯,劉邦一開始並沒有採納蕭何的建議。

  韓信知道蕭何前去舉薦,但左等右等,並沒有等來劉邦的召見。

  韓信徹底失望了。畢竟如果蕭何的推薦都沒有用的話,那他在漢王這裡是徹底沒有機會了。於是韓信拍了拍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他祭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戲——跑。】

  韓信:……

  怎麼就叫跑了?還拿手好戲?

  他一直以來對自己才能的理解是十分透徹的,他所能提供的,可是能夠封王的軍功。

  治粟都尉不是他想像中的終點。

  那他另尋出路,不也很正常嘛。

  待價而沽,有錯嗎?

  【於是,一場至今活靈活現的千古話劇在史冊間上演,蕭何見韓信不在,來不及跟劉邦解釋,取了匹馬,星夜疾馳,月下追韓信。

  何等詩情畫意。

  正是史冊中這寥寥數筆卻生動詩意的短句引發後人無數深思。

  至今,月下韓信地點爭奪戰仍舊如火如荼。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史書每記載,那我立個碑,這就是歷史名勝啦。

  畢竟4A5A景點的收入,那多可觀啊。

  至於究竟在哪裡追到的,那你有本事就去問蕭何本人吧。】

  沉默是蕭何本何。

  他說的你們真的會聽嗎?

  而且急著追人呢,他又不是那些對地形十分熟悉的武將,為什麼會覺得他能記住到底在哪裡追上的啊。

  【但蕭何究竟是怎麼追上韓信的,眾說紛紜。畢竟韓信是武將,按道理講,蕭何一個文官,又比韓信晚出發,怎麼也不該能追上啊。

  於是各種猜測便紛至沓來。

  有的說,一定是因為韓信欲迎還拒,這波是極限拉扯。

  有的說,一定是因為那個非常有名的韓溪突然漲潮,攔住了韓信的去路,是上天想要成就韓信,成就四百年的漢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