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不是陛下赦免,他趙高早就被自己處以死刑了,竟然還不思報秦以效忠陛下,反而將他大秦搞得如此烏煙瘴氣,這是可恨。

  至於這個項羽……

  那就不是他這個文官可以搞定的了。

  不過想來那個叫「漢」的朝代建立者是個叫劉邦的人,項羽的下場恐怕不會太理想。

  【巨鹿之戰,成就了項羽這半個成語大師的名號,破釜沉舟,做壁上觀,也使項羽從此崛起,成為威風凌凌的諸侯國聯軍統帥。卻也敲響了秦帝國的喪鐘,王離所率軍隊全軍覆沒。

  秦將蘇角被殺,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而王離,也兵敗被俘,隨後被殺。

  不久後,被士氣正盛的楚軍追至安陽圍困的章邯投降,從此秦帝國日落西山。】

  始皇帝面色沉如水,但咸陽城中一些角落卻歡欣鼓舞起來。

  瞧,他秦國沒多少年可以蹦躂了。

  亡秦者,必楚也!說的果真是沒錯!

  【章邯,是秦國最後一位名將,俗稱,名將守門員。意思是說,贏了章邯,才能做赫赫有名的名將。

  章邯一生只有兩次慘敗,一次敗給項羽,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名,斷送秦朝國運。

  一次敗給兵仙韓信,成就一方難以複製的蜀中神話,卻陰差陽錯復活了秦制,秦制搖身一變改換了名字,卻從未變過內核,從此兩千多年,框架仍在。

  秦雖二世而亡,秦制卻得千年永生。

  只能說,章邯,一個神話背後的男人。】

  正積極調動驪山徒打咸陽保衛戰的章邯聽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

  什麼神話背後的男人,是說他成就了人家的神話是嗎?

  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壯士,他還是比較想自己成為一個神話。

  始皇帝卻微微一怔。

  秦制千年永生麼。

  這雖然跟他想像中的秦制千年不能說毫不相干,只能說天差地別吧,但聽了這麼多炸裂的消息,始皇帝竟然甚至察覺出了一絲寬慰。

  這至少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

  雖然六國餘孽反秦的初衷搞不好是為了恢復六國榮光,但很可惜,他們終究還是失望了。

  就算秦朝亡了,六國也別想復活。

  但那個搞了他江山的漢朝是怎麼做到的啊,怎麼就讓那些六國人突然接受了呢?【章邯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場戰爭,那便是戲水之戰。起因是陳勝吳廣那一聲響徹千年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揭竿而起,建立張楚政權。

  這個完全沒被秦二世放在眼裡的偏小政權卻愈演愈烈,幾成燎原之勢。

  而陳勝麾下,有一員曾在戰國四大公子——春申君門下做過門客的周文,他熟悉兵法,並曾跟項燕上過戰場。秦二世元年,在他的帶領下,張楚聯軍竟然連克洛陽,新安和澠池,一舉攻破了函谷關。】

  這下別說是始皇帝了,歷代秦君就算知道自家這個政權一統天下之後二世而亡,聽到這種消息,也忍不住拍案而起。

  那可是函谷關!沒被滅國的六個國家聯合攻秦,數百年來,函谷關可從未有失啊。

  這才什麼時候?

  元年?你小子登基不到一年就讓人打到家門口裡面來了啊?

  函谷關一入,他關中平原可謂是一馬平川,再無險阻可守啊。

  而六國國君也炸了。

  那可是函谷關。

  竟然真的有人能攻破函谷關?

  【函谷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代秦軍重兵戍守函谷關,無論被逼至如何險地,函谷關從未動過分毫,可以說,函谷關的堅守是秦國一統六國的一大寶貴助力,也是秦國歷代君王心血的結晶。

  周文攻破函谷關,舉世皆驚,是秦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失敗。

  秦朝自己也慌了,於是本就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加上士氣渙散的秦軍,周文率軍一舉打到了咸陽城郊外,位於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附近。

  而這個時候,章邯正是負責給秦始皇燒兵馬俑的少府,正在負責秦始皇陵的收尾工作。聽到如此令人震撼的消息,看著負責工作的驪山徒們,章邯靈機一動。】

  歷代秦君發現自己剛剛可能是氣早了,此刻竟然離奇地平靜了下來。

  什麼函谷關這都不是事,一路給人打到咸陽來了。

  算了,之前不還說咸陽給人燒了,付之一炬了嘛。他們要自己學會淡定才是。

  先管好自己這段時間的破事吧,先讓秦國成功一統天下,至於之後的事,他們便是鞭長莫及了。

  【在稟告秦二世之後,章邯得到了李斯的全力支持,率驪山徒迎擊周文,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咸陽首都保衛戰。章邯於戲水大敗周文軍隊。這場戰爭的意義是深遠的,張楚政權由盛轉衰,而秦軍也迅速反應過來,找回了自己的戰

  鬥力。

  章邯一戰成名,成為秦國大將,是秦國最新鮮出爐保護神。

  就是保質期短了點,問題不大。】

  始皇帝:……

  保質期短了那叫一點嗎?這也太短了吧。

  這問題還不大?

  【不過秦朝會如此輕而易舉的被攻進咸陽,除了秦二世本人的騷操作之外,秦始皇自己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責任。

  在一統天下之後,秦始皇從來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普通帝王,他沒有選擇固守關中,反而看到了周遭各族對秦帝國漸漸成型的包圍態勢,甚至秦朝如果想要發展,必須突破這一層包圍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