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翻進宮裡去表露忠心嗎?

  那不用帝王猜忌,他們已經無了。

  本來以為自家兒子短短十數年便能成功一統六合,想來定是一帆風順。秦莊襄王萬萬沒想到,怎麼一會兒有敵軍悍將李牧,一會兒怎麼還有成蟜叛亂,蘄年宮之變?

  看起來也是步步驚心。

  秦莊襄王決定自己要不要努把力撐一撐。

  但這個什麼剷出呂氏,是他想像中的那個呂氏嗎?

  【伴隨著秦王政的親政,一統六國的戰爭轟轟烈烈的展開了,不過除了秦王政十一年的精兵攻趙,王翦的下一次出場,便正是在七年之後決定李牧生死的井陘之戰,中間的七年,王翦又神隱了。

  只能說,王翦能夠穩坐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寶座,跟他的工作效率關係很大。

  出場不多,但滅國數量不少,可以說每一筆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六國表示,他們不是很想要這樣的意義。

  秦王政表示不理解。

  這有什麼好不知所蹤的。

  當然是在秦國鍛鍊軍隊了。

  這可是手裡的王牌,他怎麼能隨便揮霍呢。

  第81章 戰國篇十一

  【公元前229年,也即秦王政十八年,這是一個劃時代意義的年份,從這年開始,王翦王賁上陣父子兵,五國殲滅機徹底上場,以千里江山為圖,構築了自己轟轟烈烈的事業。

  秦王政十八年,王翦攻破邯鄲,擄趙王遷,趙國滅亡。】

  聽聞此言,始皇帝卻對天幕表揚王翦的功業之事毫不感興趣,畢竟該表彰的他都表彰過了。

  早就過了激動的時候了。

  他更關注的,顯然是天幕最開頭的那一句話。

  之前他就搞不明白天幕的紀年法,總是到處混著說,只能大致推斷到底是什麼時候的事。

  但如今,天幕卻給了一個明確的時間門。

  公元前229年就是他在位十八年的那一年,那麼其餘的時間門他便或許可以找到具體的對應時間門節點。

  妙啊,等這次天幕結束他就要好好對應一番。

  發現這一訣竅的,顯然並不止他一個。

  可問題在於……

  「陛下!咱距離那秦始皇上百年了啊!」

  這紀年表工作量著實大了一些。

  【秦王政二十年,荊軻刺秦,讓滅趙之後陡然空虛不知道到底該往哪裡打的秦王政興奮起來,立馬決定伐燕。】

  始皇帝:……

  才兩年沒打仗,怎麼就空虛了呢?

  他沒有空虛,只不過是在衡量到底該如何對付剩下的幾個國家而已,他不想如攻趙一般耗費如此多的時間門精力,不值得。

  雖然荊軻確實給了他好大一個把柄,但是他倒也不至於興奮起來吧。

  好歹是場刺殺,自然是驚懼更多一些。

  不過正好拿來用一用,荊軻也算死得其所,為秦所用了吧。

  【也許是一路上過於勢如破竹,史書甚至不願意多花什麼筆墨來描述戰爭,總之我們只知道,沒多久,秦軍便在王翦的帶領下在燕都薊城吃上燒烤了。

  燕王喜與燕太子丹逃到遼東一代。

  燕國名存實亡。

  燕王喜這個大聰明竟然還聽信了趙嘉的話,割下自己太子的頭顱獻給秦王政,妄圖保住燕國與自己的王位。

  哎,這他就不知道了吧,打你需要理由,但不過是隨便找個理由,別太將理由當回事,會變得不幸。】

  凱旋迴到咸陽城休整的秦軍們有的曾經參加過那場伐燕之戰,憤憤道:「燒烤是什麼東西?我們沒在燕國吃到啊!」

  原本只是湊熱鬧看前朝將領的漢代某武帝則深深與最後那句話非常有共鳴。

  沒錯,他漢軍都是正義之師,從來不打沒理由的仗。

  打匈奴這是復仇自不必說,打周邊小國,沒看到周邊小國先動了他們的使臣嘛,非常合理,邏輯通。

  至於人家為什麼要動他的使臣,那就不關他的事了,反正他是絕對沒有暗自叮囑他們囂張行事的哦。

  【不過咱政哥還是講信用的,竟

  然真的停手了,讓燕王喜在遼東繼續當他的燕王。

  但善良這個詞可從來跟秦始皇扯不上什麼關係,因為打殘了燕國之後,秦國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南邊的楚國。

  也可能是燕國剩下的地太小,專門為了這點地浪費糧食,咱政哥看不上。】

  燕王喜:……

  算了,多當一年燕王是一年吧,反正天幕之前早已說過他是亡國之君了。

  至於兒子……為了燕國獻出生命,想來他不會有意見的吧。

  有意見也沒用。

  關於天幕剛剛內涵他的大聰明,他就全然當作聽不到好了。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國先派出王賁打算試探一下楚國,發現楚國還挺好打的,王賁一舉便攻占了楚國十餘座城池,這給了秦始皇極大的自信。

  簡而言之,咱政哥他high了,覺得自己太可以了,秦國壯士一個頂百個!

  於是面對王翦所說的要六十萬大軍才能攻下楚國,秦王政遲疑了。他選擇相信更加年輕氣盛的李信,畢竟二十萬打下楚國聽起來好像更加靠譜與熱血。】

  秦王政沉默了。

  雖然不明白那四個奇怪符號代表的意思是什麼,也知道大概這句話不是什麼好話,畢竟他已經在前面的天幕里知道自己信任李信滅楚首戰不利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