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始皇帝沉默了。

  剷除嫪毐便可以算得上是生死考驗了嗎?當時感覺還挺輕鬆的啊。

  後世之人的定義著實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而且他深刻懷疑,天幕所言的情誼深厚與他理解的,好似不是一個意思。

  但他已經是個成熟的始皇帝了,這等區區引人遐想的字眼已經不會讓他困擾了。

  【一統天下之後,蒙恬北逐戎狄,收復河南之地,威

  震匈奴。而後更是在邊關苦寒之地親守長城十數年,與始皇陛下終生未得再見一面。】

  始皇帝有些困惑。

  聽天幕之言,莫非蒙恬其實很想見朕?

  要不給他去個書信問問。

  想回來面聖就回來嘛,又不是什麼大事,說的好像他有多絕情似的。

  【秦始皇對於蒙恬的信任和倚重是毫無挑剔的。將三十萬大軍交給蒙恬,十幾年來從未有過一絲懷疑。後來甚至於將扶蘇送到蒙恬處去歷練,將繼承人送到手握重兵的將軍處,這是何等的倚重,儼然是將蒙恬視作自己手中最重要的底牌。

  蒙恬也以自己的一腔忠心回報秦始皇。在前線殺敵為大秦出生入死,始皇駕崩後,秦二世忌憚其兵權,下令其自殺,蒙恬雖知以自己之軍權,足以反攻咸陽,卻因不願忘卻先主之恩寵,以死示忠,妄圖秦二世可以醒悟成為明君。

  還非常貼心地進行了自我反省,認為一定是因為自己修長城,挖壕溝挖斷了大地的脈絡,其罪當死。總之與皇帝無關。這是何等的一片赤誠丹心啊。】

  始皇帝覺得自己心有點累。

  他的這些臣子怎麼沒有一個是讓他省心的。

  背叛的呢,背叛的如此決然。

  忠誠的呢,忠誠的如此深沉。

  作為君主的他,實在是有些沉默以對。

  難道蒙恬就看不出來,他將扶蘇送到他那裡,就是為了讓他輔佐扶蘇,待扶蘇繼位,他便是輔政大臣。不然他吃飽了沒事做嗎?

  你都決定要以死效忠大秦了,就不能先打回咸陽看看情況再做定奪嗎?

  始皇帝氣得想要撅過去。

  他顫手指向蒙毅,「你兄長敦厚,你也敦厚嗎?你怎麼也不同你兄長說?」

  蒙毅很茫然,蒙毅他也不知道啊。【蒙恬與秦始皇,同年生,同年死。生則見證秦始皇六合一統,死則死在大秦風雨飄搖的前夕,不用面對心血毀於一旦的悲愴。

  這樣玄妙的緣分歷史上可不好找啊。】

  始皇帝:???

  這樣的緣分給你你要不要啊?

  【但蒙恬雖好,卻遠在天邊呀。畢竟異地嘛,還是比不得眼前的日日陪伴。而近在眼前的呢,則是這個稍小一些的小竹馬蒙毅。蒙毅是蒙恬的弟弟,蒙家雙驕,一文一武,好一對並蒂兄弟花啊。】

  蒙毅:???

  這什麼形容。

  何況,陛下他日日批閱竹簡到夜半,他這個內侍自然也得辛勞工作,不陪伴還能怎麼辦。

  他倒也想早點下班回府休息啊!

  問題不是陛下不讓嗎?

  他兄長若是想要這殊榮,他願雙手奉上。

  後代其他帝王也覺得這個笑話未免有些太地獄了。

  這對兄弟可以被稱作兄弟花?什麼花?霸王花嗎?

  【蒙毅比之哥哥蒙恬,得到了始皇陛下更多的寵任。年紀輕輕,官拜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

  ,與秦始皇日日朝夕相對。此等感情自然非比尋常,畢竟正經人誰天天一起坐小破車出遊啊。】

  始皇帝:說誰不正經呢?

  出入參乘不是慣例嗎?

  再者說了,蒙毅與他政見相同,在路上還可多多規劃一下大秦未來的方向,何樂不為。

  【當然了,每段故事的結尾都相似,與哥哥蒙恬一樣,蒙毅死於秦二世與趙高之手。】

  始皇帝終於忍不住了。

  「胡亥!」

  既然都已經矯詔登基了,那就好好治理國家啊,這是殺光了他半個朝堂嗎?

  蒙恬蒙毅他知道,若是不知詔書真相,就算是他立了頭豬在皇位上,他們也會忠心輔佐的,胡亥又何必無故斬殺?

  而且他的這些臣子,有一個算一個,這也都死得太乾脆了吧。

  就沒有一個人覺得胡亥登基不太對勁嗎?

  難道自己在他們眼裡,就是這麼一個立儲隨意之人嗎?

  【除卻蒙家兄弟,我們還有一個秦始皇早期的人員不得不提,那就是尉繚。尉繚來自戰國著名人才培育學院——魏國。而秦國嘛,自然是戰國出了名的人才出口接收地。

  而他之所以能夠占據一席之地呢,主要是因為他對秦始皇的評價太過出名,說他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並因其過于謙下,平易近人而認為他不可與久游,便想要逃離咸陽。】

  劉徹有些無語。

  這天幕怎麼還自相矛盾吶,那始皇帝到底長什麼樣啊。

  據說他太爺爺曾見過,說真的,高祖怎麼也沒留幅畫來看看呢。

  他對於始皇帝既佩服又好奇。

  可惜秦末戰亂,秦之史料,大多殘缺。

  七十多年過去了,始皇帝也只留下了些許似是而非的傳說。

  秦王政表示,果然!他就知道那尉繚說什麼自己只是去咸陽閒逛是假的。

  果不其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