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北衙最後一刻才倒向李旦,為了立功,贏得新君的信任,他們必須沖在最前頭。
刀上一旦沾了鮮血,只能接著往下走,事成,升官加爵,事敗,全家滅門,沒有回頭路。
北衙的人下手比南衙的人更狠。
女皇皺眉,並不是惱怒,而是淡淡的失望,“北衙也暗中投靠旦兒了?”
裴英娘捲起袖子,重新斟滿茶盞,緩緩道:“母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們是暗中投靠也好,還是被逼順從也罷,有什麼區別麼?”
遠處的喊殺聲此起彼伏,兵器撞擊,駿馬嘶鳴,隔得太遠,怒吼慘嚎聲聽起來有些失真,仿佛隔著水霧看百戲雜耍,有種事不關己的淡漠。
女皇陷入沉默之中。
※
仙居殿。
李顯哆嗦著擦掉臉上的血絲。
一具屍身躺在他腳下,相貌端正,五官清秀,正是剛才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和他密謀怎麼除掉李旦的張昌宗。
他一大早進宮,主動和二張攀談,張昌宗大喜過望,帶著他到仙居殿來詳談,這裡是張昌宗的地盤。
剛說了沒幾句,李旦就領著精兵趕過來了,一句話不說,袍袖一掃,他身後的精兵們立刻飛撲進涼亭,切瓜砍菜一樣,把張昌宗剁得鮮血淋漓。
阿弟實在是太可怕了!李顯心有餘悸,連連後退,他以後一定老老實實聽阿弟的話!
護衛們大手一張,拖走張昌宗的屍體,留下一道蜿蜒的血跡。
“哐當”幾聲,幾隻披頭散髮的人頭滾落到李顯的長靴旁邊,那是張昌宗的貼身侍從。
“嘔——”李顯捂住嘴巴,腸胃裡一陣翻湧,踉蹌著推開身邊的親衛,衝到花池子前,吐得稀里嘩啦。
李旦眉心輕擰,叫住剛才埋伏在仙居殿的薛紹,“三郎,你護送英王出去,帶他去政事堂。”
發動計劃的時候,五品以上的官員全被盧雪照找了個藉口帶到政事堂,由裴明潤和阿祿看守起來,那裡很安全。
薛紹答應一聲,他性子老實,不嫌棄李顯滿身髒污,攙著他的胳膊,架起他就走,奈何李顯太胖,他一個人攙不住,只能暗道一聲得罪,把吐得暈暈乎乎的李顯拖出去。
仙居殿的騷亂很快平息,甲士清點屍身,算清人數,朗聲道:“殿下,張昌宗的侍從已全部伏誅。”
李旦淡淡掃一眼張昌宗血肉模糊的屍身,一字字道:“北衙軍士退回玄武門,隨執失都督守衛宮城。南衙戍衛兵分三路,一路隨薛將軍接管洛陽城門,沿南北要道布置警戒;一路隨秦都督守衛皇城,任何人不得離開皇城一步,最後一路隨張相公前去武氏宅邸,抓捕武氏族人。”
眾人齊聲應喏,渾身熱血沸騰。
就要變天了!
這一次,他們站在勝利者這一方!
第238章
張家大宅內, 血流成河。
甲士們將二張的所有家人堵在正堂里, 按著張昌宗的一位兄長提供的名單,一個接個甄選出張家族人。
刀光劍影中, 昔日橫行霸道、不可一世的張家人抖如篩糠,痛哭流涕。
到處是求饒和哭泣聲,楊知恩不為所動, 揪出幾個換上粗布衣裳,想趁亂鑽進僕從群里的張家人,厲聲道:“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夥同親信謀反,罪當萬死, 膽敢包庇張氏族人者, 和他們同罪!若你們能指認出張氏族人, 重重有賞!”
話音剛落, 僕從群里跳出幾個漢子,渾身瑟瑟,指著人群最後面,“他們也是張家人!”
那幾個蓬頭垢面的青年臉色慘白, 喉嚨里發出猛獸似的嘶吼,推開身邊的人,轉身欲逃。
守衛里三層外三層,將張家圍得密不透風,連只蒼蠅都飛不過去,他們怎麼可能逃脫?剛跑出幾步,就被兵士們三下五除二擊倒在地, 捆住手腳,往牆角一扔。
楊知恩輕哼兩聲:“我們這可是秉公執法,絕不濫殺無辜,也不會錯放一個。”
與此同時,武家大宅內同樣風聲鶴唳,鮮血四濺。
知道一旦聖上失勢,太子絕對不會輕易放過武家人,武家男丁孤注一擲,誓死反抗。
窗外慘呼聲不絕,刀槍相擊,武家兒郎接連倒地。
鄭六娘抱緊一雙兒女,躲入屏風後,渾身發顫。
武攸暨臉色蒼白,淚流滿面,他知道自己的族人飛揚跋扈,罪有應得,但眼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他還是忍不住愴然淚下,他摟著鄭六娘,顫聲安慰她:“沒事,太子不會取你我的性命。”
鄭六娘嗚咽一聲,努力壓抑恐懼,不讓自己尖叫出來,牙齒幾乎要把櫻唇咬破。
使女、僕婦們圍在他們身邊,女眷們跪坐在氈毯上,哭得死去活來,她們沒有性命之憂,但她們的丈夫、兒子、兄弟都死在甲士們的刀下,而她們前途叵測,下場也不會太好,過慣了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她們如何放下架子,給人當奴僕?
砰的一聲,有人撞開房門,七八個甲士一擁而入,抓起武攸暨,拖他出去。
一個形容猥瑣的僕從指著武攸暨,“就是他!他是官爺們要抓的人!”
女眷們驚懼之下,慘嚎不已。
鄭六娘大驚失色,將兒女們往使女懷裡一塞,衝上前阻止甲士,“放開郎君!他是當朝尚書!”
甲士們並不理會她,慢慢舉起手中長刀。
這一刻性命攸關,鄭六娘顧不上世家女的身份,咬咬牙,和甲士們廝打在一起。
甲士只負責抓捕男人,看她打扮衣著與眾不同,肯定是個貴婦人,一時不好扯開她,只能硬著頭皮任她打。
混亂中,一道清亮的聲音飄進房裡,“你們抓錯人了,他是武尚書,太子有命,不得對武尚書無禮。”
甲士們聽到來人吩咐,立刻放開武攸暨。
鄭六娘撲進丈夫懷裡,緊緊抓著他的衣襟,手指用力到發白。
武攸暨長舒一口氣,望著走進房的男人,“多謝。”
男人微微頷首,目光在鄭六娘身上停留了一會兒。
三人相對無言。
男人對武攸暨笑了一下,移開視線,轉身出去了。
過了很久之後,鄭六娘還在發抖。
武攸暨送她回房休息,強笑著道:“你剛才也聽王侍郎說了,太子不會要我的命,別擔心,我們一家人一定能好好的。”
鄭六娘抱著武攸暨不放,下巴枕著他的肩膀,緩緩閉上眼睛。
或許是因緣巧合,或許是孽緣,救下武攸暨的人,竟然是王洵。
她當年曾說過,和王洵死生不復相見。
這些年她做到了,哪怕同在一場宴席上,她也會找機會迴避,倒不是因為她對王洵余情未了,仍然懷恨在心,而是成了習慣。
她有丈夫,有兒女,她的人生或許不圓滿,但她過得很幸福,年少時驕縱任性,曾妄想靠兩人之間的情意消弭橫亘在家族之間的仇恨,和愛慕的情郎雙宿雙棲,後來回頭再看,那時的她確實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刀上一旦沾了鮮血,只能接著往下走,事成,升官加爵,事敗,全家滅門,沒有回頭路。
北衙的人下手比南衙的人更狠。
女皇皺眉,並不是惱怒,而是淡淡的失望,“北衙也暗中投靠旦兒了?”
裴英娘捲起袖子,重新斟滿茶盞,緩緩道:“母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們是暗中投靠也好,還是被逼順從也罷,有什麼區別麼?”
遠處的喊殺聲此起彼伏,兵器撞擊,駿馬嘶鳴,隔得太遠,怒吼慘嚎聲聽起來有些失真,仿佛隔著水霧看百戲雜耍,有種事不關己的淡漠。
女皇陷入沉默之中。
※
仙居殿。
李顯哆嗦著擦掉臉上的血絲。
一具屍身躺在他腳下,相貌端正,五官清秀,正是剛才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和他密謀怎麼除掉李旦的張昌宗。
他一大早進宮,主動和二張攀談,張昌宗大喜過望,帶著他到仙居殿來詳談,這裡是張昌宗的地盤。
剛說了沒幾句,李旦就領著精兵趕過來了,一句話不說,袍袖一掃,他身後的精兵們立刻飛撲進涼亭,切瓜砍菜一樣,把張昌宗剁得鮮血淋漓。
阿弟實在是太可怕了!李顯心有餘悸,連連後退,他以後一定老老實實聽阿弟的話!
護衛們大手一張,拖走張昌宗的屍體,留下一道蜿蜒的血跡。
“哐當”幾聲,幾隻披頭散髮的人頭滾落到李顯的長靴旁邊,那是張昌宗的貼身侍從。
“嘔——”李顯捂住嘴巴,腸胃裡一陣翻湧,踉蹌著推開身邊的親衛,衝到花池子前,吐得稀里嘩啦。
李旦眉心輕擰,叫住剛才埋伏在仙居殿的薛紹,“三郎,你護送英王出去,帶他去政事堂。”
發動計劃的時候,五品以上的官員全被盧雪照找了個藉口帶到政事堂,由裴明潤和阿祿看守起來,那裡很安全。
薛紹答應一聲,他性子老實,不嫌棄李顯滿身髒污,攙著他的胳膊,架起他就走,奈何李顯太胖,他一個人攙不住,只能暗道一聲得罪,把吐得暈暈乎乎的李顯拖出去。
仙居殿的騷亂很快平息,甲士清點屍身,算清人數,朗聲道:“殿下,張昌宗的侍從已全部伏誅。”
李旦淡淡掃一眼張昌宗血肉模糊的屍身,一字字道:“北衙軍士退回玄武門,隨執失都督守衛宮城。南衙戍衛兵分三路,一路隨薛將軍接管洛陽城門,沿南北要道布置警戒;一路隨秦都督守衛皇城,任何人不得離開皇城一步,最後一路隨張相公前去武氏宅邸,抓捕武氏族人。”
眾人齊聲應喏,渾身熱血沸騰。
就要變天了!
這一次,他們站在勝利者這一方!
第238章
張家大宅內, 血流成河。
甲士們將二張的所有家人堵在正堂里, 按著張昌宗的一位兄長提供的名單,一個接個甄選出張家族人。
刀光劍影中, 昔日橫行霸道、不可一世的張家人抖如篩糠,痛哭流涕。
到處是求饒和哭泣聲,楊知恩不為所動, 揪出幾個換上粗布衣裳,想趁亂鑽進僕從群里的張家人,厲聲道:“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夥同親信謀反,罪當萬死, 膽敢包庇張氏族人者, 和他們同罪!若你們能指認出張氏族人, 重重有賞!”
話音剛落, 僕從群里跳出幾個漢子,渾身瑟瑟,指著人群最後面,“他們也是張家人!”
那幾個蓬頭垢面的青年臉色慘白, 喉嚨里發出猛獸似的嘶吼,推開身邊的人,轉身欲逃。
守衛里三層外三層,將張家圍得密不透風,連只蒼蠅都飛不過去,他們怎麼可能逃脫?剛跑出幾步,就被兵士們三下五除二擊倒在地, 捆住手腳,往牆角一扔。
楊知恩輕哼兩聲:“我們這可是秉公執法,絕不濫殺無辜,也不會錯放一個。”
與此同時,武家大宅內同樣風聲鶴唳,鮮血四濺。
知道一旦聖上失勢,太子絕對不會輕易放過武家人,武家男丁孤注一擲,誓死反抗。
窗外慘呼聲不絕,刀槍相擊,武家兒郎接連倒地。
鄭六娘抱緊一雙兒女,躲入屏風後,渾身發顫。
武攸暨臉色蒼白,淚流滿面,他知道自己的族人飛揚跋扈,罪有應得,但眼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他還是忍不住愴然淚下,他摟著鄭六娘,顫聲安慰她:“沒事,太子不會取你我的性命。”
鄭六娘嗚咽一聲,努力壓抑恐懼,不讓自己尖叫出來,牙齒幾乎要把櫻唇咬破。
使女、僕婦們圍在他們身邊,女眷們跪坐在氈毯上,哭得死去活來,她們沒有性命之憂,但她們的丈夫、兒子、兄弟都死在甲士們的刀下,而她們前途叵測,下場也不會太好,過慣了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她們如何放下架子,給人當奴僕?
砰的一聲,有人撞開房門,七八個甲士一擁而入,抓起武攸暨,拖他出去。
一個形容猥瑣的僕從指著武攸暨,“就是他!他是官爺們要抓的人!”
女眷們驚懼之下,慘嚎不已。
鄭六娘大驚失色,將兒女們往使女懷裡一塞,衝上前阻止甲士,“放開郎君!他是當朝尚書!”
甲士們並不理會她,慢慢舉起手中長刀。
這一刻性命攸關,鄭六娘顧不上世家女的身份,咬咬牙,和甲士們廝打在一起。
甲士只負責抓捕男人,看她打扮衣著與眾不同,肯定是個貴婦人,一時不好扯開她,只能硬著頭皮任她打。
混亂中,一道清亮的聲音飄進房裡,“你們抓錯人了,他是武尚書,太子有命,不得對武尚書無禮。”
甲士們聽到來人吩咐,立刻放開武攸暨。
鄭六娘撲進丈夫懷裡,緊緊抓著他的衣襟,手指用力到發白。
武攸暨長舒一口氣,望著走進房的男人,“多謝。”
男人微微頷首,目光在鄭六娘身上停留了一會兒。
三人相對無言。
男人對武攸暨笑了一下,移開視線,轉身出去了。
過了很久之後,鄭六娘還在發抖。
武攸暨送她回房休息,強笑著道:“你剛才也聽王侍郎說了,太子不會要我的命,別擔心,我們一家人一定能好好的。”
鄭六娘抱著武攸暨不放,下巴枕著他的肩膀,緩緩閉上眼睛。
或許是因緣巧合,或許是孽緣,救下武攸暨的人,竟然是王洵。
她當年曾說過,和王洵死生不復相見。
這些年她做到了,哪怕同在一場宴席上,她也會找機會迴避,倒不是因為她對王洵余情未了,仍然懷恨在心,而是成了習慣。
她有丈夫,有兒女,她的人生或許不圓滿,但她過得很幸福,年少時驕縱任性,曾妄想靠兩人之間的情意消弭橫亘在家族之間的仇恨,和愛慕的情郎雙宿雙棲,後來回頭再看,那時的她確實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