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年開春,先帝臥病,漸漸沉疴難起,朝中事務,由一班老臣輔佐太子打理。又過了一年時間,那首《十八子》的童謠,開始在敦煌流傳。”

  恍若陰冷冬風襲入室中,蓮生驀然打了個寒顫。

  【📢作者有話說】

  霍奶娘不負眾望~~

  第135章 東宮之變

  ◎長兄殺弟喪倫常。◎

  這首童謠,她自幼聽得慣了。

  只當是村言野語,一向不以為然,但是在這種情形下出現,其陰森可怖,縱使隔著遙遠的時空都清晰感受得到。李重耳明白她的心思,只點了點頭,視線飄向暮色四合的窗外,低聲吟道:

  “十八子,骨肉涼,

  長兄殺弟喪倫常。

  金玉身,一朝滅,

  先下手者自為強。”

  歌聲低沉而平淡,卻是字字如冰如刀。

  “那一年裡,這首童謠到處都在唱,屢禁不止,漸漸地人人都當了真。歌中所指,再明白不過,就是預言著李氏長子將與兄弟們有生死之爭。”

  “聖上當時還是惠王,戰功卓著,在朝中甚有威望。太子一向就對他有些猜忌,惠王以下四位親王,也是各有所長,童謠一起,人人都疑心是針對自己。”

  “朝中文武百官,有的支持太子,有的支持惠王,也有的支持其他親王,其中有兩個關鍵人物,始終忠於太子,在動盪局勢中保證了東宮平安:一個是光祿勛,掌一萬曜鋒騎,護衛天子;一個是衛尉,掌一萬昭銳騎,護衛皇宮。”

  “庚子二十二年四月八日,光祿勛澹臺詠遇害身亡。”

  蓮生的心頭,早已緊繃如弓弦,聽到此處,猛然跳起:

  “澹臺詠?《香音變》里唱的那個龍驤將軍嗎?難道他是因為立儲之爭而遇害的?”

  李重耳也微微一顫,目光移向窗外,望著越來越濃重的暮色:

  “沒人知道。按說他武功蓋世,又娶了天神為妻,誰能暗害他呢?死得那樣蹊蹺,至今都是謎案。自他去世之後,城中接連出了幾樁大案,死的都是皇親,重臣,就像……就像這次一般。”

  “八月,太子聲稱有親王謀反,抓捕了六弟勖王,以謀反罪名絞決。依阿娘對我講,當時勖王與惠王往來甚密,私下裡都蓄養家兵,其實……其實真的有反心。但如此一來,更合了《十八子》的讖言。”

  “八月十五日夜,惠王與靖王、熹王、譽王四兄弟聯手,率兵攻入玉宸宮,圍困東宮,太子畏罪自殺,史稱東宮之變。”

  簡單平淡的敘述,卻蘊含無數血雨腥風。一時間眼前刀光霍霍,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令蓮生遍體冰涼,寒意浸透骨髓:

  “難道東宮之變,只因兄弟間的猜忌而起?”

  李重耳沉默良久,啞聲開言:“我……不能確定。”

  恍若又回到明霞宮中,妹子李可兒終於安睡,外廂客堂里,唯有陰鳳儀與他母子二人。

  “……阿娘身為女流,所知有限,能告訴你的只有這些。”

  峨髻雲鬢下的那張面容,不復有往日的慈愛微笑,重重焦慮牽掛,如陰雲遮蔽了所有日光:

  “真正的內-幕,阿娘並不清楚,阿娘知道的,就是一首童謠,將原本敦睦的兄弟,變成了你死我活的仇人。”

  李重耳早已聽得駭然:“不對吧,阿娘,太子為什麼要自盡?他有曜鋒騎和昭銳騎二萬禁軍護衛,怎會落敗?接替澹臺詠出任光祿勛的是裴放吧,他……他……”

  “沒錯,裴放在東宮之變中倒戈,站到了聖上一邊。率曜鋒騎與昭銳騎對決,昭銳騎不是對手,一千多昭銳騎精兵死在東宮。”陰鳳儀慘然一笑:“不然你以為為何裴放現在是三公之首?”

  “然後呢?”

  “然後還能怎樣?先帝在東宮之變後第三天病故,聖上登基為帝啊。”

  “……病故?”

  陰鳳儀雙手合十,緩緩閉上了眼睛。“但願是。”

  宛如一道閃電凌空擊下,將李重耳的身心劈為兩半,撕裂的傷口劇痛難忍,血淋淋觸目驚心。

  這不是他所知的歷史。不是他所知的父親。

  在他心目中,父親一直是個力挽狂瀾的大英雄,沉默而果敢,正直又英明。

  他心目中的父親,是那個忠心追隨先帝,勇敢守護國家的惠王,在太子叛亂的千鈞一剎,挺身而出,救國家於水火,而不像此刻聽到的,是在一場早有預謀的兄弟相殘中,以一些不可知的手段奪取了帝位。

  “你總是覺得使手段有錯,阿五,世間為人,怎可以不使手段,你行軍打仗,不也要講戰術?自古以來,宮闈就是中心,你生在帝王之家,若不害人,就要被害於人。”

  “你父親的選擇,並沒有錯。當時那情形,果真如童謠所說:‘先下手者自為強’。他若不爭得裴放效忠,若不果斷率兵圍攻東宮,若不逼死太子自立,最後死的就是他自己。”

  “當時你才兩歲,為娘只是個弱不禁風的女子,如何在動亂中存活?你父親用他的手段,破了那個讖語,保得合家平安,也保住了其他三個兄弟的性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