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步走上殿來的,是一位紫袍玉冠的老者。

  鬚髮皆已雪白,滿臉皺紋垂疊,年紀足有七旬以上,然而精神矍鑠,浩氣賁張,人尚在殿外,雄渾的氣場卻已籠罩了整個齊光殿。群臣悚然俯首,李信也連忙起身離座:

  “大將軍許久不見,一向安好?”

  “拜見聖上,”老者口中說著,卻沒有跪拜下去,只以懷裡抱著的一枝金鐧向李信點了三點:“老臣安好得很,勞聖上掛懷。”

  “如此深夜前來,所為何事?”

  “還不是為了隴安哪。”老者身軀已有不便,費力地在宦官為他鋪設的坐席上坐下:“如此緊急軍情,卻不喚老臣前來商議,真是嫌我太老,已經是無用之人了。”

  “大將軍錯怪了。”李信仍然恭恭敬敬,看著老者坐穩,自己才坐下:“朕是擔心深夜傳召,於將軍身體有礙,所以只是報將軍知曉,不勞將軍前來。沒想到將軍如此關切,還是自行前來,倒是朕多慮了。”

  這位老者,名喚賀朝宗,官封大將軍,位列一品三公之上,是最有威望的老臣。

  三十年前秦國犯境,先帝李浩陷入秦軍埋伏,賀朝宗將李浩負於背上,浴血殺出重圍,自身負傷無數,回營後僅從身上拔箭就拔了有二十餘枝。李浩感此救命之恩,當即賜他金鐧一支,可免一切刑罪,上殿見君可以不拜,只以金鐧點動代替。

  李信在這位大將軍面前算是後輩,只能畢恭畢敬以禮相待,見面甚至還要離座,不自在得很,但是先帝遺命又不能違反,也只好這樣沿襲下來。適逢賀朝宗年事已高,早已不能征戰,近年更是連上朝也難,李信樂得不見他面,卻不料此君脾氣硬朗,一聽得軍情緊急,竟然連夜奔入朝中。

  “要保天下平安,當拼死一戰!”賀朝宗聲若洪鐘,震得人人耳膜嗡嗡作響:

  “夏軍固然強悍,但我大涼亦有驍勇男兒。年初八萬夏軍圍城,隴安只靠五千將士,不也守住了?往年大涼之敗,一在軍力,二在軍心,此番退無可退,當破釜沉舟,顯示我大涼保家衛國之志,絕夏國狼子野心!”

  御史大夫章琮謹慎進言:“老將軍,此一戰與年初一戰,情勢又有不同。那赫連阿利是名揚天下的良將,我大涼沒有可堪匹敵的人。老將軍你已經年過七旬,體力難以支撐戰事,趙將軍與范將軍都已在姑射一戰中陣亡……”

  “依老臣所見,陛下應當再度親征。軍心必然大振,對夏軍是莫大的威懾!”

  龍案前燈火搖動,映得李信面色忽黑忽白,階下群臣鴉雀無聲。

  上次御駕親徵結果慘敗,人人皆知是聖上心頭一根刺,如此沉痛心事,也唯有賀朝宗敢當面提起。

  司空宋昀覷著李信神色,急忙開言:“大將軍,這如何使得。此一戰兇險至極,全無勝算,還教聖上深入險地?天威自然懾人,然而聖上龍體……”

  “臣願代聖上親征!”

  一個嘹亮的聲音壓過眾人爭論,群臣紛紛住口,種種神情各異的目光,投向挺身而出的韶王李重耳。

  那少年頭頸高昂,唇角桀驁地抿起,白皙面容上泛著朝陽般的血色,眸中光彩,粲然勝過滿殿燈火:“懇請聖上允准臣以聖上旗號出征,保衛大涼疆土,揚我李氏雄威!”

  賀朝宗手捋銀須,讚賞地點了點頭:“不錯,韶王少年勇武,可以領兵。”

  莊麟趾卻是搖頭不迭:“沙場非兒戲。年未弱冠的少年郎,只做過一個小小牙門將,怎能當此重任。”

  “難道要他一生只做個牙門將麼?萬里鴻途,須從足下始。”賀朝宗白眉挑動,眼眸精光閃爍,雄壯的氣概,籠罩在整個齊光殿上:

  “老臣願親自監軍,鼓餘生之力,扶持殿下代父親征!”

  ——————

  深秋的玉宸宮,金風颯颯。

  一隻雀鳥飛近西北角的若英宮,起伏數次,終於沒有落下來,弱弱鳴叫兩聲,向另一方向飛去。

  雕梁彩棟的宮殿,在這暖陽之下,似乎也瀰漫著絲絲寒意,教人輕易不敢接近。

  所有房間都帷幕低垂,連邊邊角角,也都用氈條塞嚴。偌大一座宮殿,一絲兒陽光和微風都透不進,白晝黑夜,都只用燭火照明。

  整個玉宸宮城,沒人願意涉足這裡,只有肅王李重華是唯一的例外。因為這裡居住的是他的母親,貴妃容春靄。

  “……聖上已經下詔,命五弟掛帥,大將軍賀朝宗監軍,統率敦煌郡援兵五千,會合東境兵力,死保隴安。”

  李重華恭敬稟報。四下里燃點的燭火,將他的身影映向四面八方,在重重帷幕上印出奇詭的畫面。

  “哦。”他對面的容春靄,悽然一笑:“怎麼忽然有這樣的決心了。”

  李重華猶豫一下,微微抬頭,望向母親。

  容春靄如以往一樣,孤身端坐案前。一身玄色衫裙,一直裹過手腳,連臉上也都嚴嚴實實地裹了黑紗,整個人唯一的裝飾,就是簡單綰就的髮髻上,插了一把碧綠的玉梳,此外全部漆黑一片,沒人能看清她半點姿容。但此刻那身體正在微微顫動,帶得衣袂簌簌作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