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韶王府風燈高展,門戶大開,碧玉驄一道閃電般飛馳而出。

  全仗著那苦水井的神童精心調製的澡豆,終於洗脫了一臉紅鬍子,李重耳一邊縱馬飛馳一邊整裝束帶,總算片時不誤,衣冠嚴整地衝進了玉宸宮。

  平素就莊嚴肅穆的齊光殿裡,此刻更是肅殺一片,人人臉上都帶著沉重的神情。

  “赫連阿利親率十萬大軍,圍困隴安!”

  且不用聽那長篇大論的軍情急報,單是赫連阿利這個名字,就足以讓在座的每個人悚然心驚。

  夏國乃是遊牧民族,本來只仗軍士勇武、馬匹強健,偶爾在邊境劫掠百姓和財物,並不足以構成大患。自從六年前國主赫連勃勃任命赫連阿利為大將軍,夏軍卻如脫胎換骨,一躍成為足以稱雄天下的強師。六年前的濡水之戰,就是由他統率,橫掃大涼軍隊,連奪雄川、霸川兩座重鎮。

  去年新國主赫連安昌繼位,一度與赫連阿利不睦,削奪了他的軍權,故此年初姑射之戰,沒有赫連阿利參與。而如今,他,他東山再起,大軍壓境……

  “不如與夏國議和,割讓隴安,保得一方安定。”

  司空宋昀於階下跪倒,恭敬稟奏。他是婕妤宋小桃的長兄,一品重臣中最年輕的一位,轄宗正寺、司農寺、太府寺,堪稱是天子與百姓的生計皆在他一肩之上,極得李信信任:

  “為戰之道,當知己知彼。赫連阿利的威名天下皆知,我大涼近年名將凋零,軍力疲憊,並沒有實力與他對抗,與其白白勞損軍力,不如暫時求和,以圖休養生息。”

  “萬萬不可,聖上明察!”太尉裴放焦切萬分,飛快奏道:“隴安如再失陷,整個慶陽郡全部淪為夏國所有,東南邊境再也無險可守,前方一片坦途,夏軍可長驅直入,直取敦煌。年初萬千將士浴血奮戰才保住隴安城池,怎可以一朝拱手相讓!”……

  李信默然不語。齊光殿中,死一樣的靜寂,四下燈火,都要被這沉重的空氣壓熄。

  “阿二?”

  二皇子李重盛連忙挪動肥壯的身軀,恭恭敬敬施下禮去:“裴太尉說得是,隴安絕不可失。宋司空說得也是,夏軍兵力強大,我大涼沒有必勝的把握。”

  李信蹙起了雙眉:“那麼你的意思呢?”

  “臣以為,治標不如治本。夏國之所以對我大涼敵意如此之深,或許與我國背約不守有關……”

  李信虎睛微眯,語聲陡然變得寒冽:“背約不守,是說朕了。”

  “不不不,不不不,”李重盛趕緊搖手,嚇得一身冷汗直冒,整個身體都向後退去:“臣的意思是,我國六年前與夏國訂下濡水之盟,以四弟入質,換取兩國交好,但是貴妃娘娘與四弟中途逃走,此後夏國對我國的進犯,就一刻都沒停止過……”

  在他下首低眉順眼靜坐的四皇子李重華,聞言猛地抬頭。

  秀美如仕女一般的少年,平素已經溫文柔弱,少言寡語,眸中始終濕漉漉地,帶點小鹿般馴服的神情,此時聽得兄長提到自己的往事,更是霎時間面白如紙,僅有的一點血色也褪光了。

  “阿兄……”

  “四弟啊。”李重盛轉向他,語氣中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惋惜:

  “聖上遣你入質,本是信任你善良本分,能信守盟約,換取全境平安,誰想到你自私膽怯,只顧自己安危,居然不得聖上詔令,擅自逃回國來。做兒女,要為父親分憂,做臣子,要為國家獻身,你看你做了什麼?陷父親於不義,陷國家於水火。今日隴安之險,依我看來,要著落在你的身上。”

  階下群臣面面相覷,一時間鴉雀無聲。李重盛環顧四周,略微抬高了聲音,字字緩慢沉重,直刺人心:

  “聖上,夏國屢次入侵,無非是憤恨我國未守盟約,只要遣送四弟與貴妃娘娘回去,定當取得夏國原宥,兩國恢復通好,隴安之險,自然可解!”

  殿中一片靜寂。只聽見李重盛沉重的喘息聲。

  “聖上……”李重華膝行向前,跪拜於地。

  李信低頭望著這個文弱的兒子,輕輕擺了擺手:“講。”

  “聖上,”李重華抬起頭,一雙充滿悽怨的黑眼睛鑲嵌在皓白如玉的面上,尤其顯得又大又深:

  “臣與貴妃娘娘擅自逃回,已向聖上請罪。夏國大單于赫連勃勃兇殘暴虐,天下皆知,我二人在夏國五年,受盡折磨,貴妃娘娘被他強逼試藥以致身殘,聖上親眼得見……”

  李信閉上了眼睛,一言不發。

  殿中似有淒寒冷風颳過,人人都凜了心胸。階下的李重華望著父親,聲音微顫,幽深黑眸中全是淚光轉動:

  “去年我二人身中劇毒,已瀕垂危之境,天可憐見,正逢赫連勃勃病重身死,統萬城中大亂,我二人才有機會逃出,歷經千難萬險,回到敦煌……”他見李信始終不語,顫抖的聲音中,帶了越來越多的絕望之意:“聖上……”

  李信睜開雙眼,緩緩嘆了口氣。

  “朕也知道,所以沒有追究你們的過失。不過……唉,後患無窮啊。”

  “如有背約棄盟之罪,還請聖上……不要牽連貴妃娘娘。”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